红处方_第二十九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节 (第4/4页)

,我之所以破釜沉舟地回城,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创下一个锦绣前程。小镇子里的孩子,上大学的比例是多少?几十分之一。大城市的孩子呢?二分之一。这是谁都会算的账。几个孩子差不多大,脚前脚后的都要上高中大学读书。不能让他们成了高玉宝。

    我媳妇回来就没了工作,或者说是有了新的工作。这就是每天在垃圾楼上,支一口大锅,煮破烂。

    垃圾真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城里的垃圾。里面什么都有,既有大便纸、用过的避孕套、带血的绷带和死耗子,也有进口的玩具、漂亮的假古董、不时髦的衣服和鞋,根本没坏的罐头和补药…研究家说,从垃圾里,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真是千真万确。不管整个国家是不是小康,我那个垃圾站附近,已经初级阶段了,是没问题的。孩子们穿的衣服,都是从垃圾里拣来的。我也没到了连给孩子买件衣服都舍不得的地步,但他们宁可穿高贵的旧衣服.不愿穿便宜的新衣服。他们虚荣,想当上等人。孩子她妈虽是个乡下人,对穿别人穿过的衣服这件事,一百个不能忍。可她拧不过孩子,只得在家里煮这些拣来的东西。

    煮衣服,煮帽子,煮胶鞋,煮围巾,煮锅碗瓢勺,煮花瓶和塑料花…煮我们拣来的一切东西。每种东西的气味都是不一样的,加上原有主人的味道,还有楼底下垃圾的气味,我们家成天笼罩在古里古怪的有毒空气里,让人想把脾胃都吐出来。

    旧衣服有一种海边咸鱼的味道。帽子的味道近似走了油的猪皮。皮鞋像是用大火烧着了轮胎,纯毛围巾的味道比较不错,像一群山羊慢慢迎着落日走来…最好闻的要数煮塑料花,像小时候用两块有机玻璃对着摩擦,有一种香蕉的味道飘出来…常有人写小说,说是某人给领导送的礼物,比如点心匣子什么的,被原封不动地扔进了垃圾箱,里面藏着金项链或是成千上万钞票,让某个拣垃圾的发了大财。我看,这些写小说的,都是些穷人,而且从来没人给他送过像样的礼物,他才躺在那里,想入非非。自己发不了财,就编一个根本没影的美梦,送给一个拣破烂的老头。

    依我的经验,垃圾最大的用处,除了养活我们以外,是让我们知道了别人怎么活法。你平常不能趴人家窗户,看人家是怎么过日子的。但你看了人家扔出来的东西,你就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有多大!

    垃圾是世界上最不会撒谎的东西。它虽然臭气熏天,却是老老实实的。

    垃圾每天都是新的,川流不息地从我们眼前经过,教导着我们,嘲笑着我们。没有人愿意永远过我们现在这种日子。孩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需要学费。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家,一个远离垃圾站的家。

    我的媳妇唯一没煮就保留下来的东西,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小瓶。它几乎就是一块整个的玻璃,打磨得非常精致,好像钻石雕的。里面有一个很小的空腔,盛过名贵香水。当然我媳妇拣到它的时候,已经空了。可它仍然散发着非常强烈诱人的香味,好像那个瓶子本身是香料制成的。儿子翻着字典,读了那上面的英文标签,说里面装的是给贵夫人用的高级化妆品,以幼嫩的玫瑰香为基础,混合了含羞草、紫罗兰、郁金香…构成延续不断的魅力。采天地精华,抹在脸上永葆青春美丽…

    还不是屁话,外国女人老了,比中国女人难看多了,像妖婆。我媳妇舍不得煮,说一煮那瓶就不香了。我看她一天摩挲,劝她说,这种外国东西,说不定有艾滋病在上头、丢了吧。她说,人家那么贵重的命,都敢用,咱这贱命还怕?我看着媳妇以前美丽非凡现在像败草一样的脸吼道,我们不是贱命!

    过去说知识就是力量,我看现在知识就是权势,就是钱财,就是美人家产…我这一辈子是完了,但我的后人,得受最好的教育,成为有钱有势的人。

    垃圾可以养我一家不死,但不能让我一家发达,我需要钱,我又是最没钱的人。终于有一天,人家跟我说,你知道怎么弄钱最快吗?

    我说,不知道。卖原子弹吧?

    那人说,也差不多。卖白粉。

    卖粉有一个严密的组织,不是他们认为可靠的人,绝不发展。觉得被人信任挺荣幸,可我胆小,风险太大不能干。经过长期的慢慢摸索,我才找到了现在这种活法。

    我的家境已经大为改观,有了自己的房子,带拐弯楼梯那种。其实我们都不喜欢那种楼梯,太占地方,一点不实用。可我媳妇坚持要买这种样式,说是只有每无慢慢地从上面走下来,扶着栏杆往下看,才能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像以前印度电影堆的阔人一样。

    我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人家都说他们是大款的后代,说是这种人的孩子,一般都不学无术,你们是一个例外。

    我一年几乎不在家中生活,都住在医院里。

    一是为了挣钱。虽然我给他们挣的钱,已经足够他们花的了,但穷惯了的人,就像干惯了活的老农一样,挣钱的手停不下来。

    主要是为了让他们习惯我不在家的日子。因为总有一天,我会住到铁房子里去。平常锻炼出来了,到时候,不会太难过。

    未雨绸缪。这一点,是不是像老三届?

    老三届这一帮人里面,将来能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企业家,大经理…也能出大匪大患,大阴谋家,大野心家,枭雄。

    不信,你等着看。你能说谁像还是不像?

    范青稞听得冷汗涔涔。

    今天在这里耽搁的时间太长,简方宁已经下班,情报是汇报不上去了。

    范青稞临走的时候,对三大伯说,谢谢您。电话我虽没打,您这一席话,却是我从来没听过的,大开眼界。您要是信得过我,我也送您一句肺腑之言——把东西收拾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