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醉太平 (第1/16页)
第五章 醉太平 39 军区少将参谋长,将胖乎乎身体束在闪闪发亮的戎装内,握紧两只戴白手套的拳头,向刘达司令员跑来。他跑得跟一个少尉那样精神,而且离刘达越近就越精神。他在距刘达三米处站定,立正敬礼:“报告司令员,各部队全部准备完毕,请指示。” 刘达伫立不动,也不举手还礼,兀自注视前方。少将把报告词重复一遍,刘达仍无任何表示。这使少将参谋长在庄严场面下感到尴尬,他那只举在额头边上的手不能放下,于是他就保持敬礼的姿态,纹丝不动地等待司令员指示。时间炙人地流逝着,刘达根本不看他一眼,固执地沉默。他面前有一张行军桌,金属支架插进土里。桌面上铺着一比五万军用地图,各种红蓝铅笔标注的符号如小兽嵌在地貌上,它们都象征敌我双方师、旅、团战斗集群。桌子太小,两个校级军官在他面前弯着腰,用手掌平托着地图让刘达审阅。刚才他发现了一个标图失误:战场设定的与标定的不一致,参谋竟将一个炮兵阵地画到湖泊中去了。这个失误是如此低级,却发生在如此高级的司令部,气得他朝错讹处重击一掌,那气势已将画在图上的战役集群们震到半空中。少将参谋长跑来报告,两个校官知趣地退开,以便让刘达处于视野中心。他们站在很近的地方目击司令员没费一点劲儿,就公然使军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参谋长骇然僵立,下不了台。而且是在万众目睹之中,在总攻击即将发起之际。这事件给两位校官以镂骨难消的震撼,他们后半辈子都会对此事津津乐道,并作为军人生涯中的一种资历炫耀。此刻348。7高地上,聚集的将军比树还多,校以下军官比草还多。整座山头的上半截都搭起了简易观礼台,观礼台前两排坐满来自全国全军各地的将军们。初秋下午三时的阳光,已不太灼热但亮度极佳,照在他们的帽徽军衔上,搞得整个山头都金灿灿的,即使在三公里以外,用rou眼也能看见这座山头上宝石般隐隐毫光。他们面前长条桌上都铺着雪白的台布,军区为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一架八倍军用望远镜,和一副浅色墨镜。他们戴上墨镜看面前的战役说明,再摘下墨镜举起望远镜观察远方战场。后几排是地方党政官员,除了墨镜和望远镜外每人还有一罐饮料,他们是客人,应当比军人多一点礼遇。将军们要是坐在战场边上喝椰奶,那就太儿戏了。邀请地方领导来此“指导”是为使他们更了解军队,以赢得父母官们的支持、亲情和军费。地方领导们表现出超常的兴奋,放不下那只望远镜。能坐在这里,被军队当贵宾,目击一场既火爆又安全的厮杀,不花钱便买到一次战争恐吓,使他们感到无上光荣。当少将参谋长朝刘达跑去时,所有人都意识到攻击即将开始,大幕即将拉开,所有目光都注视他俩,盯着他们的口型猜想那一句最动人的军语。他们看见了那尴尬场面,要时一片静默。整个山头闷进水里。 少将参谋长仍然举定那只敬礼的手,纹丝不动。体内的血几乎涨破皮肤,满面紫红,汗水从额头滚滚而下。在这把年纪和这种场合,让他跟士兵似的高举手臂不动,这非常累人。就是对士兵来讲,一动不动也比搬炮弹还累,因为这是将活人锁死在某个姿态里。比rou体酸累更要他命的是难堪。他早已不光是承受而是在一分一秒地忍受着。他不明白司令员为什么迟迟不予答复,他不敢询问,场合与素养也不允许他询问。他只能用目光一遍遍捅司令员:时间快到啦!这么多人都看着我们哪!别出洋相啊!…刘达阴沉地凝视远方,固执地沉默着。 这次战役演习由于政治和形势多方面原因,被延迟数年之久,直到春天军委才批准。凭感觉,刘达知道这是他军人生涯中最后一次大动作,从开始筹备就暗含悲凉,以致于对每个细节都充满爱意。在表面上他显得更加强硬和更加严谨,像头一次干这种活计似的。在实施过程中,他召见过那么多军长师长旅长——谁也不知道其中隐藏告别的意思,他亲自将他们安排到战役各波次当中去,相隔千里也栩栩如生地感觉到他们替他开展战役动作。在他这一级指挥位置,任何一个战争都最少要进行两次:一次在图版里脑海里,一次在现地实施。这两次永远不会一致,而两次之间的差异,就是指挥员独享的苦难,是指挥员预见性与创造力的伸展,正是这些东西造成将帅的神秘。他从这一意图扑到下一意图,像狼扑自己的影子,其扑跃的幅度越大他也就越伟大。在他半个世纪以来的军人生涯中,却没有哪一次战役像这次这样被惨遭歪曲,他推进这次战役如同在水里推进纸船,前进的同时也给融化掉了。他只想在没化尽之前到达岸边。演习不过是战争躯壳。而这场战役连躯壳也够不上,刚出生就成了残骸…火炮一出城就遗失了路,虽地图上有路,但这些路早被山民瓜分殆尽,他们不错眼地盯着炮轮,一见压着他承包的青苗,就吵吵嚷嚷甚至满心窃喜地拥上来,要求赔偿,把一整年的收成都算在你一个辙印里。他们知道你不是国民党也没有真敌情,所以根本不怕你。政府不让摩托化部队白天通过城镇,以免堵塞交通。给予做靶场的旷野又那么小,逼你的坦克大炮萎缩成钥匙链上的挂件,逼你把战役叠手帕那样,折叠成“迷你”式“便携”式自娱玩物。轰隆隆的声音不再引起人们的兴奋而只令人讨厌,在码头弄不到泊位,铁路方面调不出车皮,后勤采购不上给养,炸翻一棵小树要赔几十元,碰断一根电杆——那官司非打到师部不可。总之,每行进一步,都必须拿钱垫在轮底下,否则整支大军都会打滑。地方官员劝说军队:别闹啦,规模越小越好,最好呆在军营里别出来,现在是什么年月?要跟上改革形势嘛!…师团长们被他们说的“年月”碾磨得那么琐屑,原本可怜的军事才华纷纷变质,指挥员堕落成管理员式的行政动物。这些,还只是愤慨不是悲哀。悲哀的是,师团长们渐渐适应了这种堕落,越来越熟练、越来越精明地应付各种琐屑纠纷了。像狼犬变成玲珑的哈巴狗,灵灵动动地从原先不可能钻过去的项圈里钻过去。甚至随随便便就替以前的狼犬喊出个价格,拍卖掉阉割掉,暗中为以前自己的丑样害臊…这些,还只是悲哀而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睁眼看着却万般无奈,是你以为他悲哀了,他却满足得不行…整整一个山头坐满了来看戏的人,都是省军级要员。山谷间停满高级轿车,挤得山都窄小了。竟然还有带老伴儿媳一道来观摩的,脖子上挂个照相机,合家出动,欣欣然如踏春野游,他们怎么不把尿罐子一块带来呢。刘达认出一位退下去多年的老战友,刚刚寒暄两句,老战友就抓紧时间告诉他,自己腰不行了心脏也老出问题,要他帮忙在军区总院安排一个套间,让老伴和自己一道住进去治治…刘达立刻叫“来人哪”对老战友说:“你现在就下山,马上住院去。”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