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普陀惊变 (第5/7页)
默祷道:“佛祖有灵,请恕弟子为使禅宗不致灭绝,并为天下生灵着想,再开杀戒。” 原来自智旭大师为他把戾煞之气尽数消除后,心中一片祥和,不愿轻启杀戒,故他虽知北海双奇难当天龙禅功一击,却直到这生死关头始行施出。 说时迟,那时快,古沛双掌微扬,北海双奇蓦觉一股无可抗拒的大力自古沛掌心发出,迎向自己发出的掌力。 方暗道一声不好,那股大力迅疾地击败北海双奇的掌风,袭向二人身上。 无恒老尼惊异地道出一声:“天龙禅功!” 北海双奇已是尸横就地。 古沛缓缓转身,面呈疲惫之色,对着无名大师,俯身拜倒,道:“大敌已戮,弟子心意已尽,就此去了。” 说完话,起身向山下行去,走了没多远,又倏地转身回来,自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双手呈上,道: “这是天龙禅功口诀,乃智旭大师遗赠我的,天龙禅功本系禅宗绝学,弟子焉能将之据为己有?” 转身欲行,无名大师倏激动地叫道:“沛儿,慢行。” 古沛闻声止步,回身问道:“掌门人,何事相唤?” 无名大师道:“你虽犯了禅功重律,罪仍不至于逐出门墙,我适才之所以不认你作本门弟子,实因不愿你同遭杀戮,使古门宗嗣断绝之故,现你击败北海双奇,保全了禅宗,又寻回了几已失传的禅功秘技‘天龙禅功’。” “于我禅宗可说是恩重如山,功莫大焉,功过足以相抵而有余,我决意收回成命,让你复归师门。” 古沛闻言大喜过望,欣然拜倒,道:“待罪弟子古沛叩谢掌门人鸿恩。” 无名大师慌忙双手将他扶起。 无恒老尼道:“沛儿,你是在何处遇见你智旭叔祖?” 古沛恭谨地道:“我自那日在西湖与莽头陀分手后,在金陵遇见家外祖,他老人家携我往青灵峪寻青灵上人,求他为我消解体中所蕴先天戾煞之气。 青灵上人也束手无策,却指点我到峪后雪峰寻智旭大师,求他施天龙禅功为我化解,因是得见。” 无恒老尼点了点头,道:“那你现在戾煞之气是已然尽除了?” 古沛点头应是。又转身对莽头陀谢道:“头陀,请你恕我那日顶撞之罪。” 莽头陀手抚乌木鱼,豪爽地笑道:“沛儿,我见到你欢喜都来不及,怎会怪你。” 在山中住了几天以后,古沛又告辞欲行。 无名大师笑问其故,古沛道: “弟子返山时,在途中闻得有人冒我‘天网少年’之名,在江浙一带肆行杀戮,因时机迫促,未及追查。 现此间事已了,我留在山上反正无事,想去看看究系何人所为?” 无名大师寻思有顷,颔首道: “这事有关你的声誉,我自不好阻拦,不过你要切记,此行万勿再事杀戮,以免有干天和。” 时莽头陀因离峨嵋日久,想回去探望昔日同门,也就一并同行。 日薄西山,暮色笼罩了大地,太湖上一片凄迷。 一叶扁舟,突自岸边的芦苇丛中轻巧地滑出,立刻在平静的湖面上,划出一条长长的狼花。 扁舟上坐着的是琵琶老人和聂氏兄妹。 琵琶老人端坐舟首,闭目不语。 聂燕荪双手握桨,一个劲地用力划着,似乎是要把满腔不快的情绪,尽情发泄在湖水中。 “义父,你说他今夜会不会对无极岛主下手?” 原来那日聂氏兄妹在天柱峰和公孙子颜恩断义绝后,就随着琵琶老人和青衣医隐齐赴管涔山枯木教总坛。 时枯木修罗正率众追踪古沛,不在山中,四人扑了个空,青衣医隐与三人作别,自返莫干山天风庐。 琵琶老人因古沛曾嘱托自己照拂聂燕玲,又正好没有什么事情,遂伴着聂氏兄妹在江湖上闲游。 不觉已是一年,这期间琵琶老人因聂燕玲生性柔婉,甚觉喜爱,自己又是孤身一人,遂把聂燕玲收为义女。 琵琶老人睁目道: “他前日在吴兴杀了七步追魂沈济远,附近除了无极岛主以外,再无参与落英峪歃血为盟之人,我想他总不会舍近求远吧。” 聂燕玲又沉默无语。 划着,划着,天色不觉已是大黑,前面的湖面上蓦现出一个庞大的黑影。 琵琶老人道:“燕荪,划得轻一点,小心勿发出声音,以免被岛上的人听见。” 聂燕荪颔首示意,暗将真力贯注在两臂上,船向前进去的速度虽然加快,却是再无桨击水的声音。 不多时,船已近岸,琵琶老人倏地飘身而起,轻轻地落在岸边的草丛中,张望了一刻,确定四周别无人踪后,一招手,聂氏兄妹跟着弃舟登陆。 三人小心地藉着道边的树身草丛隐蔽身形,向岛内纵去。 聂燕玲似是发现了什么,蓦然一惊,轻轻地说:“义父,你看!” 琵琶老人循声望去,只见路边的矮树丛中倒卧着一个彪形大汉,头盖骨尽碎,脑浆流出,死状甚惨。 显系被人以内家掌力震毙,不由惊疑地道:“难道他已经来了?” 聂燕荪面现愤恨之色,道:“等下见了面,我倒要问问他,是否仗着高深的武功就任意杀人?” 突然,十余丈外的一株大树下“哗啦”一声,一条熟悉的身影急掠而起,迅疾地向岛内奔去。 聂燕荪看着他的背影,恨恨地道:“果然是他!” 前面蓦然灯光齐明,人声鼎沸,间杂着兵刃相撞之声以及呼叱声不住地传来。 琵琶老人道:“他已动手了,我们快去,迟恐无及。” 语声未完,人已凌空掠起,再也顾不得隐蔽身形,大鸟也似地向前扑去。 只见在路的尽头的广场之上,正有十余个身着白衣的汉子,刀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