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温柔之乡多情趣 (第3/6页)
你这样形容鸳鸯金锁实在太难令人相信了,究竟有什么稀奇,总得举个实例来听听?” 碧眼老君见众人被金锁的神秘所迷,不停向自己发问探究,他觉得无比光荣,于是傲然而笑,说:“别的不讲,就拿金锁本身在来说吧,这是由泰山之顶的纯金所铸,且上面都刻有三招武功,若把这三招练成,老子敢说他天下无敌。” 此话一出,古珠珠和张三娘心中大震,就是程胜听了,也禁不住诱惑想一窥真相。 程胜不在乎的道:“除此之外,我还听说,在大戈壁中,有一座神秘的砂城,砂城中堆满了奇珍异宝,可惜那砂城太古怪了,它不定时出现,出现之后光华灿烂,但仅仅只有两个时辰,必须用金锁才能开启,城的大门,不知道是否真的这样?” 碧眼老君脸一崩,紧张是道:“确实有此事,你怎么也知道这件事?” 程胜道:“哇拷,我只听到传说,如今既承你证实,可见这传说就没错了。” “桀桀——”碧眼老君狞笑道:“传说虽然没错,但是他们都找错了对象。据老子所知,当今武林之中,至少有三件是冒牌货。” 程胜暗想:“这样说来,麦祖荣身上的金锁也是假罗?可笑他还当命一般的护着。” 张三娘插嘴道:“不要再说废话,你把痴头陀的事,继续说下去吧!” 碧眼老君一笑,问:“老子刚才说到什么地方?” 张三娘眼一翻,生气的道:“你刚刚说到那痴头陀走,遍天下,都没有碰到一个足以信赖的人。哼,那个头陀的眼界也未免太高了。” 碧眼老君摇头笑道:“这绝不是他眼界太高,而是他走遍天下;就没碰到能在他手上,走过两招的人,他怎么能放心,把金锁托付给那些脓包?所以干脆不声不响,远离了中土往西域而去。” 张三娘急问:“他是以鸳鸯金锁上的武功,和人相斗吗?” 碧眼老君颔首道:“一点也不错。” 程胜怀疑的道:“如果真像你所说,天下武林应该大为震憾才对,为什么知道此事的人似乎不多。” 因为,他不相信世上武功还有比他师父高的。 因为,程胜在随金城宇习艺之时,师徒两人若有闲暇,金城宇都告诉他些天下豪杰的事。 可是就不曾听师父提起过头陀这个人,所以他才会说,知道这件事的人仿佛不多。 碧眼老君道:“老实说的话,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太多,可是事实上也有不少的人知道此事。” 张三娘微怒道:“你这话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碧眼老君笑道:“老子说一点也没有矛盾,因那痴头陀所拜访过的人,都是些有名的人物,他们连人家二招,都挡不住就落败,此事如果传出了去,岂不丢脸了,所以他们都通通闭咀,不肯把这件事对外面的人说。” 程胜忍不住道:“后来,这个痴头陀又到那里去了?” 碧眼老君想了一会儿,才道:“听说去了天竺,那儿有很多高僧,精研瑜珈,武功非凡,没想到路经泥婆罗,受到帕拉国王热忱的款待,于是就没定留下。” 张三娘回忆的道:“嗯,后来他不告而别,我们都很怀念他,纷纷谈论他去了何处?但却只有国王一人不闻不问。” 碧眼老君咧咀笑问:“你知道他不闻不问是什么原因吗?” 张三娘茫然道:“我当然莫宰羊,现在知道了。他必是见国王热忱款待无以为报,才把金锁赠予国王,虽然国王表面镇定,其实心里也非常的难过。” 碧眼老君道:“我们也是这样判断,并且预料鸳鸯金锁已落这到宫中。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帕拉国王已把宝物送给了公主。” 张三娘骂道:“你们这些人尖耳长嘴,倒蛮会打听人。” 碧眼老君苦笑道:“为了这件事,我们几个穷尽了毕生心血,没有一日得到安宁,在三十年的悠悠岁月中,好不容易才探出这一点结果。” 他说到这里,脸上不禁泛起了一阵痛苦的神色。顿了顿,又道:“可是,当我们正准备要到王宫找公主时,忽然又爆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说是公主被打入了冷宫,消息传出不久后,又听到公主神秘失踪了。” 张三娘皱眉头,暗忖:“这一切都是那个痴头陀安排的,真想不到却这么凑巧,现在看来,那时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了。” 碧眼老君叹了口气道:“一切变化都出人意料之外,有一次夜探冷宫,果然发现公主已经不在,当我们正在抽身退出之际,忽见一个喇嘛鬼魅似的出现了。” 张三娘脸现笑意,心中立时有数。 碧眼老君继续的说:“那喇嘛身手之高,当真天下罕见,他抬手轻轻一挥,我们便倒下四个,当时我死命挡了五招,才逃了出来。” 张三娘道:“你遇到的-定是巴特国师了!” 碧眼老君点点头道:“不错,我曾听见宫中的人,称他为巴特国师,想不到在泥婆罗那样的小国,居然也有武功那么高强的人。” 古珠珠一直没有说话,这时却向程胜望了一眼。 程胜已经会意,转脸对碧眼老君说:“哇拷,这么说,你是夹着尾巴逃的命的罗!” 碧眼老君点头道:“不怕你们见笑,就是这样。谁知塞翁失马,回到这里竟然发现公主已成了我的人客,哈哈,老天爷真是安排的太妙太妙了。” 他目光一扫,脸上突现傲慢之色。 张三娘直接了断的问:“你究竟想要怎样?” 碧眼老君伸出两个指头道:“简单的很,你们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把住处让出来;第二,献出鸳鸯金锁,随便你们选择那一条!” 张三娘冷笑道:“假使两条路我们都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