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江边鱼市 (第2/2页)
几条小黄斑。 如今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只有一些老人还出来打打鱼挣点钱花,或许等这老一辈的人身故后,后来的人都不会再下去大鱼了。 其实,这也是一种传承,断了,他也就消失了。 老人的摊位前,摆着的江蚌,大的有巴掌大,小的只有食指长,大约十多个。 宋文自从后院的水沟挖好后就一直想养些东西,现在看到江蚌就想买回去养养看,若是能活,以后可就有江蚌吃了。 江蚌的rou质鲜美,特别是炒葱和青辣椒,味道更是绝好。 ?看了下,宋文对老人问道:“阿伯,这江蚌怎么卖?” 南州人一般称呼年老的老人为阿伯,年轻的没人会称呼,一般点点头,老妇女叫阿婆,稍微年轻一点的就叫阿姨。 “两块五。”老人笑着说道。 出乎意料的便宜,宋文就把所有江蚌买了下来。 买完江蚌,宋文和老人继续逛了起来。 老人看到宋文买了江蚌,心中也有点痒,看到旁边有一个卖鳝鱼的,感觉个头挺大,不错,就想买。 宋文连忙拉住他要上前的身子,向他使了个眼色。 老人活到这么老,也是个贼精般的人物,看到宋文这样,知道这鳝鱼一定有问题,连忙跟着宋文走开。 “怎么回事?”走到一边,老人才开口疑惑的问道。 “假的。” “假的?怎么说?”老人心头奇怪。 “那不是野生的鳝鱼,而是养的。”宋文耐心的解释道。 有些人以为野生的鳝鱼跟养的分不出来,其实是大错特错,仔细一看还是有区别的。养的鳝鱼色泽稍呈黯淡,看起来也没那么活泼;野生的鳝鱼,色明黄,还带着一丝微红,而且喜欢到处乱钻,这就是养的和野生的最基本区别。并且养的鳝鱼和野生的鳝鱼吃起来味道也是天差地别,野生的吃起来一般比较清甜,汤头很好,rou质也比较紧密;养的就比较松散,没那么甜,有时还会有一股味道。 不用说鳝鱼,人也一样,娇生惯养的女人和粗生粗养的女人谁看了,一眼都能认出来,看野生的和养的东西,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老了听了,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又对宋文看重了几分,要是换一个人,对素不相识的人哪会这样? 又走过几摊,宋文看到一个卖泥鳅的,就蹲了下来。 卖泥鳅的也是个老人,用塑料盆随便装着,一堆泥鳅在那钻来钻去,不是很多,但都是野生的,这点宋文还是能看得出来的。他家附近的溪里就有不少泥鳅,只是这天气冷,泥鳅都钻土里去不好抓。倒不如花点钱买一些回去,他打算把泥鳅也放在水沟里养,等养大了再慢慢吃。 买下泥鳅,看到盆子里还有鳝鱼,就对旁边的老人说:“你不是想买鳝鱼吗?这些就不错。” 卖泥鳅的老头一听,顿时裂嘴笑道:“刚抓的,生猛得很,当然不错,这边谁不知道我卖的东西都是现抓的。” 老人听了,就蹲了下来,看了一下,也没问价钱,就都买了下来。 买完东西,两人又逛了一下。宋文就带老人来到江边的一个小吃店,店中有专门帮人加工处理买来的鱼鲜,价格也很公道。 进去跟小吃店老板说了一下,怕老板宰客,宋文顺便替老人付了钱,然后就向老人告辞。 “我得走了,要不然回去天都黑了,祝你玩得愉快。” “谢谢。”老人真诚的感谢道。也不知道是在谢宋文卖给他书,还是谢他带他出来逛了一圈。 宋文招了辆的士,对他摆了摆手,走了。 这时,老人才发现自己连他的姓名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的电话,更不知道他家的地址。 愣了半天,摇头苦笑,说了一句“相逢何必曾相识”,就往小吃店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