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元夜飞星紫玉成烟金吾 (第2/4页)
刚才那一番宣读耗光了力气,女祭司颓然跌坐于地,背部深深佝偻,虚弱的答“哥哥,我尽力照您吩咐去做。一直以来,我都如此。” “呵呵…国易政、国易政…”御茗帝独自默念着这一个个可怕的字眼“浑蛋,那浑蛋,你可知你在做什么?你亲手养大了一头会吞噬掉自己、吞噬掉我们整个国家的老虎哪!” “启奏陛下,大公请见!”内侍在外禀报。惊醒御茗帝无边瞑想,一张老脸上五官顿时挤到一处,幽冷道: “夜半三更,他来作甚?――传朕旨意,不见。” 话音未落,一个沉着稳定的声音在咫尺间响起:“事情紧急,臣不及候驾,冒死闯宫求见。” 这个声音如此之近,御茗帝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有种错觉那个阴骛之人已到了眼前,定下神才现大公其实还照着规矩立于侧殿以外,道:“进来吧。福安进来点灯。” 一阵脚步响,内侍福安抢先于大公跑了进来,一阵忙乱亮起灯烛。大公已掀开衣袍跪倒在地。 “平身。”御茗帝端坐于龙椅之中“大公夤夜求见,不知有何急事?” 大公随随便便这么一站,投射于地下的巨大阴影便遮住大半好容易点亮的满室烛火,线条刚毅的脸上表情冷凝,道:“陛下居于深宫以内,难道未曾听见、看见一刻之前流星坠天,意示不祥?” “哦?”御茗帝茫然反问“流星现象常见不奇,谁告诉你有不祥之兆?” 大公冷然道:“臣已问过星象师。” “呵…”御茗帝凝神思忖片刻,逐字问道“星象师认为是?” “星象师认为,子时三刻流星坠天,征兆极端不详,即将生惊天动地之大事,流祸无穷。因此臣急进宫来,意欲保护陛下,不出意外。” 御茗帝道:“朕问过苍溟塔,却是无妨。” 大公鹰隼般眼睛里流露出一丝笑意:“是么?陛下原来也很关心天象之变。” 他明确无误地看到御座中老嘴角受惊的牵动,心下感到满足。――这个早就老得应该进棺材,却犹自霸占皇帝宝座不肯退让的老混蛋,只有每次将他弄得一惊一乍,惶恐掩都掩不住的流露于外,这个时候,大公心里,才会略略得到满足。这已成为他一种残忍而淋漓的酷好。 他问道:“但不知苍溟塔又传了什么样的神谕?” 御茗帝怒气冲冲地欲言又止,枯瘦的老脸此刻皱纹倍添,道:“星坠不详,然西方另有自上而降,晖光夺天,吉凶相抵,所以不妨。” 大公并不正面回答:“星象师就在外面,等候陛下传见。” “什么?!”御茗帝怒道“宫中星官,你竟敢――” 星象师算是受朝廷供奉的宫中官员,专职观星相、预测吉凶、祀风祈雨等事,遇有特别情况,唯有皇帝,或在朝堂之上方能启用,皇族官员等虽也可私下就问,但象这样事关宫廷,大公根本无权过问,更遑论将其私自传带了。这么做越权已极,浑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御茗帝震怒也有理,大公跪下道:“臣关心陛下安危,此乃应急之措,恳请陛下恕罪。” 清冷偏殿里只闻虚弱的老人声声粗重呼吸,半晌道:“传。” 人是早就安排在门外的,说了一个字,连福安传话都没有必要,便听得一个声音异常清晰的道:“遵旨。” 御茗帝瞪着那个二十几岁的青袍男子跪倒于地下行礼。 星象师石原秀纪,这人自小生长行走于宫禁。往日也喜他口齿伶俐,一言一语无不动听,而且他几乎没有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总以为这个人是保得住的,不料还是错了。御茗帝手心一阵阵冷汗,试图安慰自己“此人在此时露了原形,总也不是全无益处。”――但是从小在宫廷长大的与世无争的星象师会被人收买,放眼深宫,还有几人可信?御茗帝听见自己恍惚无力的嗓子在说:“你夜观天象,看到了什么?” 石原秀纪跪着,道:“微臣斗胆禀告陛下,此次天象凶险不已,稍一不慎,流患遍地,祸难穷计。” “继续说。” 石原秀纪猛然抬头,御茗帝只见他一双浅色水银般流动的眸子凛然生寒:“星坠,阴星欺宫,不详!有弑君!” 他口齿异常响亮而清楚,使得御茗帝即使想假装老迈耳聋都没有可能,不是女祭司告诉他的那句卜辞,然而居心险恶尤其可见。年迈的老人大怒站起,指着石原秀纪,半晌方惊天动地的吼了出来:“胡说!这是造谣!石原秀纪你竟敢诬议国事,真是…真是罪不可恕!” 石原秀纪冷静得极,在地下叩头不语。大公道:“陛下,星象师从小学习观星术,在此之前,预测吉凶未有大错…” “胡说!”御茗帝咆哮道“他根本一窍不通,这和苍溟塔卜辞截然相反。” 石原秀纪这才道:“陛下,此次天象繁复非常,然凶象甚明,请陛下不得轻视。” 御茗帝嘶声吼道:“难道你的占星术,还胜过了苍溟塔?!” “苍溟塔神谕向来不虚。”青衣男子不慌不忙,回答“不过天象之学深不可测,微臣一片忠心,明知不吉之辞犯讳,也不敢不将所见所闻禀知陛下。” “如此说来,陛下非但不应怪罪星象师,还应夸奖你的忠心。”大公笑微微地插口,转向御茗帝“陛下,石原秀纪既说天象复杂莫测,未必全无道理,况且事关龙体,非同小可。臣以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倘若真有弑君入京,幸好此刻洞察先机,应当及早防范于未然,方可免除大祸。” 几乎瘫在龙椅里的老人低头不语,大公含着笑,不紧不慢加上一句:“陛下已派武宁侯出京,可见也并不信其全无啊!”御茗帝一凛,眯起昏花老眼,盯住大公良久,缓缓笑道:“大公的消息真是灵敏。” “臣负陛下厚望,负以社稷重责,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甚好。卿之忠心,必将名镌旌表。”御茗帝冷笑“依卿之见如何?” 大公道:“阴星自西来,只要其没有机会入侵中宫,则弑君之行难成。臣认为先擒获这一入境女子为要。” “擒获这么简单吗?”御茗帝狠狠道“该当一见此人,立即将之碎尸万段!” “这个嘛…”大公阴沉的眼色里流露出一丝犹豫不定,隐隐感到哪里不妥,面前毕竟是只八十多岁的老狐狸了,一时之间,他无法断定哪一方面才是那老狐狸的真意“陛下,臣唯知阴星自西来,却不知详情,总不能见人就杀。” “这有何难,只消是今夜子时自大离潜入瑞芒的女子,都可见之立斩!”御茗帝老缩得一点点大的身躯募然放大起来,呵呵的笑“那是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