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阅尽人间盛衰草 (第2/4页)
,兵败身亡,其妻张恒贞也在军中,被不分情由的军民诬为魔巫,火焚而死。 文家乃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我父亲文恺之系前朝状元,官至兵部尚书,力保先帝而故。我母亲当时已故,皇封晋国夫人亦被追夺。 宗家世代皇商,与新朝作对,从而被削去皇商。但宗家控管河运,掌握了整个江南的商业命脉,政治、军事上处于强制地位的新朝,却在经济上无法抑制或取代宗家遍布南北的事业。 清云本身号称天下第一帮,与这些家族命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僵持十年,你固然是元气大伤,朝廷从各个角度来讲,亦是急于修好,从而使其他错综复杂之关联亦恢复正常。 这是我来清云之前,所知全部讯息。 “德宗皇帝陛下先后立两位皇后,计有十七位皇子六位公主。” 在我以为谢帮主将要提起那拥有玉和璧的女孩时,她的思绪却飘落到很远很远。 “大离朝血统高贵,皇帝选定皇后,程序之繁琐为各国罕见,需择定吉日良辰,求天和觅时机,开宗庙祭祀天地归认血缘,以使出身本就高贵的皇后成为皇室血统所承认的一员。择定皇后大选之时机往往数年才有一次,可归认血缘并非每人都能成功,每次认血如不成功,那一次就不能再接着认一个预选皇后。鉴此,一朝帝王后位悬空的现象并不罕见。大离立朝迄今有十帝无后,太子只得单亲归认血统。当皇帝无子,便不得不在帝王血缘最近的宗室子中择定人选。” 谢帮主所讲的这些,离国子民无不尽知,但文焕从小随高人入山学艺,外间之事极少听说,很感兴趣,问道:“选宗室子,是否同样需要归认血缘?” 帮主肯定地点头“无论皇子抑或其他被选出的宗室子,只有单亲通过验证的话,并不表明其血统是最纯正的,唯有通过归认血缘这一关,才被视为被皇室血统所承认。通常为避免这种情况生,如立了皇后,而皇后数年未育,这位皇后就会被废。由于皇后本身立而不易,不育几乎是废立皇后的唯一理由。” 文焕迷惑地道:“既是如此,德宗皇帝的杨皇后何以会被废?――现在的皇帝可不就是她的儿子?” 谢帮主微微一笑,道:“杨皇后被废,至今是个悬案。离朝帝君不拘男女,但总以子裔为先,如皇后只生女儿,也确有可能被废。可杨皇后育有三位皇子,实在毫无被废的理由。那位陛下…那位陛下啊…”她沉思着说:“德宗陛下特立独行,出人意料之举甚多。尽管如此,废后一举仍然是他一生行事中最为荒诞离奇之举。上面提到的种种,可想而知,皇后如要被废,必定是为了维持血统。无故废黜皇后,往往引起极大风波,因为在皇后有子女的情况下,废黜皇后不但意味着血统分散,也意味着独一无二的权威被转移、削弱。 “事实上,历代更换皇后之例少之又少。德宗以上,足有七代,未尝有过此举。在皇后与太子并没有能够召诸天下之重大过犯的情况下,德宗下旨废黜皇后,原因――只不过是宫内传言蛊患。陛下向来心思慎密敏锐,而这一回,却因这不足凭信的一鳞半爪,雷霆大动,废黜杨皇后并贬太子为庶人。任朝臣进谏无效。其后三年多不设中宫,直至十二皇子颉王立为太子,莫贵妃才母凭子贵,母仪天下。 “莫皇后有二子一女,长子颉王即为玉成帝,次子显亲王于倾朝之难护驾身亡。 “先前被废的杨皇后有三子,太子贬为庶人自刎以死,十皇子亦被牵连,不数年逝于横祸,所余唯有三皇子,德宗陛下在时,三皇子贬在外地,玉成帝怜其无辜遭殃,即位后即调入京师并还他敕封。宇亲王逐步掌握京师兵权,连积战功,终于…生了破璧之祸,宇亲王即位。” 在提到十年前的倾朝之变时,谢帮主语气亦不激愤,只轻描淡写的一句带过,无疑是承认了清云与朝廷真心和好的事实。 我隐隐猜到她将要提到何事,深为不安起来。 室内寂静,谢帮主陷入沉思,其他人无意开口,连文焕也想不出要问什么。 半晌,谢帮主方接道:“今上唯有一子,未成年而夭。这十年来,并无所出。朝中大臣纷纷上谏议立承继之人,意见分为两派。一派大臣以为,以血统而论,如今当立的只有玉成先帝之后,冰衍公主。另一派则认为,玉成帝有罪于宗庙,不能以其后人为裔,不妨从宗室子中遴选佳儿,无非是程序麻烦一些,可召天地精华以证其血缘。――虽然,显亲王也有一女,于宫倾时下落不明,很多人怀疑其并未身亡。但是由于莫皇后仅是母凭子贵,本身并未另开宗庙归认血统,因此此说不能令人信服。” 我试探着道:“那么,帮主以为,清云园站在哪一边?” 谢帮主并不再绕圈子,说道:“先皇唯有一女,册为冰衍公主,并把传国玉璧赐予公主。这也意味着,先皇在位之时,已选定公主以嫡长女身份,作为皇室继承人。而这位冰衍公主,目下已在我清云园内。” “啊?!”全不知情的文焕,听到此处,忍不住轻呼。谢帮主向他轻轻颔,不加解释,但又不容置疑地说道:“先皇与清云渊源颇深,且有知遇之恩,无论在公在私,都当力主送冰衍公主回朝!” 我慢慢问道:“如今这位公主,皇上肯认么?” 谢帮主道:“今上登基前有一子未成年而夭,直到此时,再无子女。这样,杨皇后那一系已无直接后人。论血统,最有资格继任皇位的,仍然是玉成帝后之女冰衍公主。且大离丢失玉和璧,无法再行开宗庙认血统,找回玉和璧,公主还朝,正是两全其美之事。” 最后这点轻描淡写带过,却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丢失玉和璧,连当今皇帝,也不曾开过宗庙认过血统,因此在某些门阀看来,当今成宣帝始终是名不正言不顺。虽以强权压下,可是这祸端的种子却不能不认为是一直掩埋着的,遇火即。清云之意甚明,若是不迎公主还朝,玉和璧势将留野,两必须兼美。 然而,那也许是举世瞩目的功勋之下同样也可能隐藏天大祸事,有言匹夫无罪怀璧有罪,更何况清云怀璧,谅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