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鲸鱼护行 (第2/3页)
朱隶精疲力竭的爬回船上,躺在船板上喘着气说道:“丫的这两条庞然大物太有力气了,我若不是运功护着身体,能被它们拍碎了。” 燕飞笑着蹲在朱隶的身旁,一手握着朱隶的脉门将真气缓缓输入:“你当随便什么人都能跟鲸鱼玩吗?!” 休息了一会,朱隶站起来对着鲸鱼挥挥手:“回去吧,再见了!” 然而两条鲸鱼似乎也玩累了,横在船队的前面,一动不动,看样子睡着了。 朱隶无奈地望着燕飞。燕飞笑道:“算了,天色也晚了,就在这里停泊一夜吧,明早在走。” 朱隶点点头,也只好如此了,两条庞然大物横在海里,船队想过也过不去。 当天夜里,海面上突然刮起了风暴,巨大的狂风将好几个船的桅杆都刮断了,船队随着海狼摇摆不定,好在船队早已抛锚,一夜的风狼对于船队并未造成任何损失。 清晨,当风狼平息的时候,两条鲸鱼已经不见了,然而大家都明白了两条鲸鱼的目的,台湾海峡一向风高狼急,平时无风也会三尺狼,如果不是鲸鱼阻止船队行进,昨夜xian起巨大的风狼时,船队正在台湾海峡内,峡口外的风狼都那么大,可是想象台湾海峡内的风狼会是什么样。即使宝船能安然无恙,船队的其他船只少说也会折损近半。 鲸鱼救了船队的故事,在以后的很多年,一直在两岸的渔民口中流传。 两个月后,永乐五年九月,航行了两年零三个月的巨大船队,终于回到了江苏太仓刘家港。 永乐帝带领群臣亲自到码头迎接。 两年多不见,永乐帝明显的苍老了,lou在皇冠下的青发泛起了白霜,身体还是那么消瘦,面容虽然比靖难那几年白皙了很多,却布满了丝丝的皱纹,一双眼睛装满了激动,但掩饰不住眼底的疲惫。 看着朱隶的永乐帝,一脸快乐的笑容。 两年的海上生活,朱隶黑了,却更结实了,还是那么年轻,充满了活力。 自从永乐帝对说朱隶这是最后一次对他下跪后,七、八年了,望着永乐帝,朱隶又缓缓地跪了下去,永乐帝却没有阻拦,只是将大手放在朱隶的肩膀上,越捏越用力,将这两年的担心和思念,都化作手指的力道传给了朱隶。当初派朱隶下西洋,永乐帝担心的是朱隶会遇到危险,也会很辛苦,却没想到真正辛苦的是自己,从朱隶离开国门的那一刻,两年来永乐帝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朱隶,以前分开的时间再长,永乐帝总能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朱隶的情况,而此时航行,朱隶常常几个月甚至半年没有一点消息,那种担心的感觉,始终围绕着永乐帝,永乐帝明白,终他一生,他不会再让朱隶做这种事情了。 跟在永乐帝身后群臣和燕飞、郑和等默默地感受着永乐帝与朱隶之间感情的交流,一个感觉越来越清晰,在永乐帝心中,朱隶绝不是臣,虽然他跪着,却像跪自己的兄长,父亲,而不是君王。 回京城的马车里,朱隶和永乐帝面对面坐着,轻声讲述着此番下西洋的种种事情,有一部分朱隶已经在陆续送回来的奏折里说过了,永乐帝饶有兴趣地听着,一张脸始终挂着柔和的微笑。 跟在马车外的太监王彦知道,自从收到朱隶的密函后,永乐帝再没有笑过,因为就在第二天,徐皇后的病情突然恶化,而且一天重过一天,小芸衣不解带地天天陪伴在病榻前,徐皇后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句,总是问:“京王爷回来了吗?” 小芸和宫女们都知道,徐皇后在等着朱隶。 见徐皇后和小芸没来接他,朱隶也曾问过缘由,永乐帝只是说:“你jiejie这两天受了风寒,小芸在陪着她。” 朱隶没注意到永乐帝这样说的时候,正端着一杯热茶,头低得很低,让氤氲的茶雾笼罩在脸上。 已经是九月了,徐皇后早上醒来,精神非常的好,让宫女为她穿好衣服,说要到院子里走一走。 小芸和宫女们心中都非常高兴,徐皇后已经快一个月没有离开寝宫了,永乐帝三天前带领群臣去码头接朱隶的船队,徐皇后知道后,病情似乎一下好了很多,早餐端上来的燕窝,也比平时多吃了一小碗。 “京王爷到!” “京王爷到!” 内官们都知道徐皇后在等着京王爷,看到京王爷的身影一出现,拼了命了喊。 马车一进宫门,永乐帝道:“你先去看看皇后吧,朕一会过去。”朱隶点点头,转身下了车,不顾皇宫那众侍卫惊讶的目光,施展轻功向坤宁宫奔去。 一路上永乐帝闭口没谈徐皇后一个字,朱隶却越来越觉得心中不安,他知道jiejie的性格,只是小小的风寒不会不来接他的,况且jiejie一向善解人意,就算自己不去,也一定会劝小芸去的。 朱隶越走步子越急,在内宫虽然不好施展轻功,但高呼的内官们也只是觉得眼前人影一晃,已经听到前面的高呼声。 徐皇后挂着一脸的喜悦,站在宫门前,看着日夜思念的身影迅速接近,只是一刹那,就在自己的眼睛站住了。 阳光下,徐皇后的脸色看起来哪么苍白,手工精巧华丽的锦衣穿在徐皇后的身上,愈发显得徐皇后单薄,薄薄的嘴唇上翘着,含着一抹亲切的笑,眉头却微微皱着,显出一份病容。 “姐。” 朱隶的一声呼唤,叫得徐皇后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朱隶犹豫了一下,终于举起手,轻轻地擦掉徐皇后脸上的泪水:“姐,你瘦了很多,皇上说你病了,好些了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