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债_第一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 (第3/4页)

哥的观尘就此沾了弟弟的光,分配在当时的无线电厂现在的电视机厂工作。因此两兄弟的关系和一般的姐妹弟兄又不一样,格外亲了一层。

    果然,听到楼梯响,四十已出头的观尘迎到前楼门口:

    "啥大事?我要去上班,接到传呼条子,马上打电话到厂里调休半天。"

    "出事了。"若尘走上去,从衣兜里掏出谢家雨的信,递给哥哥,"到屋里去读。"

    这是一间用五夹板一分为二的前楼,本来是十六平方米大间,观尘、若尘分别结婚之后,分割成两间,一家八平方米。观尘是工人,在厂里分房子无望。这次若尘分配到新公房搬出去,等于给他大大改善了住房条件,他对若尘感恩不尽。本想把两间房子打通,恢复成原先像像样样的一大间房子;转念一想,观尘的女儿沈艺已十五六岁,也该分房睡了;再说,出嫁没几年的meimei洁尘,时常同丈夫闹矛盾,不时还要住回家来。隔板就此没有拆。

    住进了新村公房,再回到原来居住的小窝,沈若尘确实感到居室的逼仄了。

    观尘的目光从展开的信笺移到若尘脸上,眉头皱紧了:

    "你跟云清讲了么?"

    "没有。"若尘烦躁地端过小椅子,和坐床沿的观尘面面相觑。在家人面前,若尘一点没啥难堪,他同韦秋月的婚姻全家都知道。当年下定决心与秋月离婚,还是家人们出的主意。

    "应该讲,若尘。"观尘丢一支烟过来,自己点燃抽一口,微眯着眼道,"如果小美霞来了,一个大活人,瞒是瞒不过去的。"

    若尘燃起烟,狠狠地连续抽几口,两眼似乎是被烟气熏着了,闪着泪光烦恼地道:

    "我晓得。可是…可是你知道,这话哪儿那么容易启口!"

    "是啊。"观尘同情地叹了口气。

    若尘瞅哥哥一眼,是啊,他是老实人,除了陪着你叹息,他还能想出什么点子!他甚至看不出兄弟找上门来,是为了在这里留条后路。爸爸mama不在,若尘只有直话直说了。

    他把半截烟在烟灰缸沿上掐灭,从哥哥手里接过谢家雨的来信,揣进衣兜,说:

    "我来,本想找你和爹爹姆妈商量,怎么跟云清讲,如何不伤害她的自尊心。我晓得,讲,早晚总是要讲的。不过,我…我怕…怕、怕还没等我对云清讲,美霞已经来了。"

    若尘看了一眼手表,八点过了。如果美霞到了上海,她多半是到单位去找他的。她的手里只有《人生》杂志编辑部的地址,她不可能找到别处去。

    观尘的眼睛瞪大了:"你怎么知道?"

    "一封信,从西双版纳到上海,都十来天了。"若尘拍拍茄克衫的衣兜,"而旅途只需七天。她若要来,不是该到了吗?"

    观尘猛吸一口烟,点了一下头:"她真要出其不意地来了,怎么办?"

    "我…我想让她在这里呆几天。"若尘终于还是把来此的目的讲出来了,"等我对云清讲了,再接她过去。你看…"

    "住几天总是可以的,再说,她总是爹爹姆妈的孙女儿。

    两个老人,只怕疼都疼不过来呢,他们平时不总在盼个孙女吗?"

    "哥哥…"沈若尘含泪叫道。

    "别说了。"观尘挥挥手,把抽得很短的烟蒂小心翼翼丢进烟灰缸,"若尘,这辈子,该我吃的苦,你替我吃了。

    你快走吧,万一小女孩真找到单位,你不在…"

    "那好。我现在就赶去。爹爹姆妈那里,你先替我讲一声。"

    "好。姆妈买菜一回来,我先同她讲。"观尘站起身道,"反正已经调休半天,我哪里都不去,单等姆妈回来。"

    下楼推着自行车出弄堂的时候,若尘忖度着,观尘真能体谅他。平时,家人和邻居们总说观尘太老实,太憨厚,太戆,没啥"花头",一辈子只能当个技术工人,没多大出息。不像上海滩上一些兜得转的男子汉,头子活络,啥事都能办得到。若尘没这么贬过哥哥,但人们议论时,他多少有点同感。现在看来,他是错看了哥哥。人,还是老实忠厚好啊!若是个个都那么精明盘算,斤斤计较,他今天这件事,能同哥哥商量得通吗?

    《人生》杂志社照官本位的谱系排列,只能算个"科"级单位。

    但如按她的社会影响和发行量来说,比起一般的"处"级甚至于"厅局"级的大得多。

    谁能想象这家杂志的编辑部竟然是在一条弄堂里,弄口还有一家卖生煎馒头的小摊;谁又能想象所谓编辑部只不过是两又四分之一间屋。主编、副主编占一间小屋兼堆栈,除却

    正副主编两张办公桌之外,屋内的其余地方,全堆着过期的杂志、当月刚印出的新杂志,以及与《人生》杂志月月交换寄来的杂志,编辑部自费印制以赠送作者和协作单位的塑面笔记本和通讯录。整间屋子只留下中央一个仅够转身的空间。四个编辑和一个兼编务的美术编辑占据着大房间。放下五张办公桌和几只上锁的书柜,房间里也仅剩一条窄窄的过道了。另外那间小小屋,位于一进底楼的过厅旁边,原先是编辑部堆放杂物的,只因来了客人,一来无处坐,二来即使勉强坐下了,客人和主人一讲话,其余的人就别想工作了,所以主编、副主编下了决心,把小小屋里的杂物清出来。需要的堆在他俩的办公室里,不需要的统统处理掉,还请房管所给小小屋开了扇四四方方的小窗子,在里面置上一张三抽桌,两把木椅子,一盘茶杯,两只热水瓶,成为紧凑小巧的会客室。没访客时,哪位编辑要个清静地方,也可以躲在里面专心致志编个急稿。

    沈若尘推着自行车穿过生煎馒头摊子,进入弄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