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三二万事皆明末风暴易三 (第2/2页)
襄安镇的重建资金。另有十万,则用于自内河水路从襄安到钦州的沿途打点。这样下来,他还有三十万两银子可以动用,对于他的计划,虽然少了些,但只要使用得当,还是能够实现他的目的。 就在这时,一个重大的消息传来。 温体仁终于致仕了。 “温体仁果然致仕了?内阁大学士如今是谁?” 在金陵城中,周延儒霍然站起,向着前来报信的人问道。问这句话时,他心情很激动,双拳微握,只盼着来人口中吐出他的名字。 “文文起。” “竟然是他!”周延儒听得这个名字,又坐回了椅中,思忖良久,怅然若失。 文文起即是文震孟,此人也是东林巨擘,而且,他还是当今天子的讲师,为人严肃方正,即使是天子,也有几分畏他。 此人为首辅,正合东林之意,这也意味着一件事情,周延儒想要复出,便又不可能了。 “啧啧!”他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然后才问道:“经过究竟如何?” 那使者嘿嘿笑了两声:“却是上回张天如遣人入京送信…” 在无`为退敌之后,张溥与石电便回到了南`京,但张溥留在南`京,石敬岩却不畏艰险,连夜北上,仅用了八日时间,便进了京城。 他一入京之后,便依着张溥的交待,先是寻了关系见到被系于狱中的钱谦益,在得了钱谦益手书之后,便去重金求见曹化淳。他这举动,自然被一直盯着钱谦益的目耳传到了温体仁耳中,温体仁以为曹化淳欲救钱谦益,便抢先下手,指使人控告曹化淳收受钱谦益贿赂。 温体仁之所以会如此,也是迫于形势,中都凤`阳祖陵被焚,必须有人为此负责。当初周延儒被罢相,直接原因是孙元化失了登莱,如今失去祖陵的罪责可比失登莱要大得多,若他温体仁不挑起风波,转移崇祯皇帝的怒火,那板子免不了敲打到他的头上。 而石敬岩奔走于诏狱和曹化淳处之举,在温体仁眼中,便是一个转移天子之怒的借口。 但温体仁还是低估了崇祯对曹化淳的信任,崇祯当朝召曹化淳前来对质,曹化淳闻言之后,汗流浃背,乃呈上一封书信。…,却是一封指控凤`阳巡按御史吴振缨的状纸,指责正是他不理百姓控告,致使不愤之民引贼来占凤`阳。 当时俞国振已经连续胜了“巢`县之战”、“无`为之战”俘虏中便有被裹挟来的中都百姓,这样的状纸,他可以要多少有多少! 曹化淳辩解说石敬岩来此是为了投寄这封状纸,因为京中言路塞堵,故此只能问计于尚在狱中的钱谦益,而钱谦益便指点他来寻自己。自己因为事关重大,一面之辞,不敢立刻惊扰天子,所以尚未禀报。 此语一出,崇祯自然是大怒,失了凤`阳之后,文震孟甚至上奏折要他下罪己诏,他口中虽是赞许,心里并不以为失凤`阳是自己的责任,现在好了,真正的责任人来了,他如何能不深究! 而这个时候,温体仁方知中计! 原因无他,这个吴振缨,正是他所举荐任用,也算得上是他的心腹! 朝廷当中,顿时有御史吴履中弹劾温体仁,结党营私任用非人,诬陷忠良蒙蔽圣听。 此前在凤`阳失守的消息初入朝廷时,兵部职方主事贺王圣便已经为此弹劾过温体仁,只是当时崇祯偏袒温体仁,反将贺王圣贬谪,如今吴履中乘机发难,紧跟着一群与温体仁不和的官员纷纷弹劾,而温体仁一党在面对此事时却噤若寒蝉,就是温体仁自己也辩无可辩。 崇祯也需要一个人来替他背负丢失祖陵的罪责,一个区区守陵太监加上一个凤`阳知府,还不够,中枢之中,一个兵部尚书,也不够,至少得下一个内阁学士。 现在好了,温体仁被劾,在让崇祯略有些不忍的同时,也让他舒了口气。 “经过便是如此,家主人令小人前来报信,只说了这么多。” 周延儒点了点头,然后他微眯着眼:“既然东林已经大获全胜…令主人为何还要给我送这信?” 那信使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家主人说了,老爷心中自知。” “好,好,好…回复令主人,这份情,老夫记下了。”周延儒道。 他知道,这个使者的主人会明白他言下之意的,就是这么简短的话,他与身为复社核心之一的吴昌时,又达成了一个交易。 此前的交易是共同对付温体仁,现在这个交易,要共同对付的又是谁? #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