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0章终别离 (第1/2页)
第90章 终别离 顺利越过美墨边界进入墨西哥境内后,突击队员们将各自的长枪收入骡马背驮的行囊中,只随身携带了手枪和匕首。马队由印第安向导头目“长枪”指派的骑手引导,这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长年风吹日晒使得他面部肌肤黝黑干燥。这人能说英语,但除非旁人询问,从不主动开口。自从越过边境开始,即以一种十分警愧的神情走在马队的最前列。 国境线两侧的地形皆是荒芜的戈壁山岩,只看环境根本辨别不出美国的富裕与墨西哥的贫穷。实际上,越穷困、动荡和落后的地区越容易开展情报工作和安排潜伏人员,何况这墨西哥早期是西班牙殖民地,如今仍有大量欧洪移民后裔,金发碧眼的白人在这里并不特别惹眼:骑着黑骡子走在马队后部,林恩问德语小声询问旁边的突击队员:“知道这边安排来接应的是什么人吗?” 近处的两名突击队员并非布拉兹手下伏击美军车队、突袭原子弹试验基地的那一批,而是追随瓦尔德斯上校在印第安村落驻守的。林恩本以为他们会掌握一些重要信息,然而得到的却是古今中外最常用的回答:“不知道” 好吧,也许斯佩尔曼中厨才是那个掌握钥匙的人,可他却不得不留在后面阻击美军,林恩遗憾地想着了就这样前行了不到两公里,印第安骑手突然靠旁策马并举起右臂,前面的突击队员遂以德语低声传令“停止前进” 等口令传到林恩这里,马队实际上已经停了下来。作为队伍中军阶最高的长官,林恩鞭策他的黑骡子加速前行,时隔一夜,终于又回到了马队前列:此时天色大亮,只见前方的土路上远远声来两骑,像是身穿军服、携带长枪的士兵。林恩这时候并不惊慌,如多名美军士兵都收拾掉了,两个墨西哥军人简直还不够塞牙缝的,只是好不容易逃出美国,一进墨西哥就惹事生非可不妥。抱着这样的念头,他谨慎地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荒凉萧瑟无处可藏人,便让突击队员们依次传令“戒备待命” 不多会儿,两骑来到跟前,圆筒军帽下的面孔应是属于白人和当地人的混血后代,他们隔着两三米策马而立,虽有武器却并不拿在手里,口中所说的是林恩听不懂的西班牙语。 出门在外,会一门外语是何其重要。林恩若是早知今日,大学时那些泡妞侃山的功夫肯定都会用来学习钻研各国语言。无奈,他这会儿只好求助地回望身旁的突击队员们,好在立即有一人上前为他解难。 “长官,他问我们是不是巴赫将军的朋友。” 难怪洲测隐约从对方的发音中葬出了“巴赫。”看来这就是接应人员了。 “对他们说‘是”林恩吩咐道。 遵照长官的直接指令,这名突击队员用西班牙语做出了答话。两位穿着蓝色军服的墨西哥骑兵相互看了看,小声交流了一下,其中一人扬鞭策马沿原路返回,另一人驭马往前一步,用生涩的英语说道:“请跟我来!” 先是印第安土著,现在是墨西哥军人,劳伦茨巴赫和瓦尔德斯这一路的安排已让林恩大开眼界:若是早期派来北美的德国情报人员有这等功力,岂会被美**方清理干净,害得第三帝国的决策者们对美国国内的舆论、美国政府的倾向等等重要情况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结果一半猜测一半臆想,空有图霸谈际的野心却缺乏相应的眼光和判断:见接头人员已经出现,随队的印第安便向林恩告辞,急匆匆地调头往美国方向奔去了。 到了这个时候,林恩心想,斯佩尔曼那边的战斗应该已经结束了,美军方面或许损失了好几十人,残余人员正苦等支援部队的抵达。只是此战之后,己方人员就必须要另觅路线越过美墨边境了,若是奥本海默不突然“抽风”该有多好…。 马队沿着蜿蜒的小径又走了一个多小时,行程已有十多公里。随着旭日的升起,空气中热感渐渐明显起来,视线中仍没有茂盛的植被,人烟却多了起来,远处有农舍、村庄,山间还能看到勤快的劳动者:因为在美国那边必须时庶保持警惧,林恩的思维状态一时难以逆转,总觉得这些旁观者可能泄露了马队行踪,可看领路的墨西哥骑兵全然一赢无所谓的神情,也就平静地接受了这种状况。 弯过一块偌大的山岩,简陋的小径汇入一条可供行车的沙土路,前一阵似乎刚刚下过雨,这土路留着深深的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