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学者高官拿钱不办事 (第2/4页)
得到宽大处理。 丁力的交代从海南某饲料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某公司)谈起。 2002年2月的一个晚上,丁力接到农业部原来一位调到外地的同事电话说:"有几个朋友聚会,你来参加一下吧,一起吃个晚饭。"丁力盛情难却,当晚来到朋友预定的饭店。除了早已认识的熟人之外,通过交换名片,丁力认识了海南某公司的总经理林先生。林总经理简单向丁力介绍说:"我们公司是搞饲料科技的,在海南的规模比较大,希望丁局长多多关照,有机会到我们海南去视察工作。" 林总经理当然是客套话,但丁力却认了真。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丁力的女朋友没有去过海南,一直向往那里的海岛风情。他兴奋地说:"有机会我一定去你们海南的公司看一看。" 这次聚会之后,林总经理经常打电话盛情邀请,丁力也一直想着去海南的事情,但单位没有安排到海南出差的机会。直到2002年国庆长假前夕,丁力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他给林总经理打了个电话:"我要去海南考察,希望你们能够接待一下。"林总经理爽快地答应下来。 哪有什么考察?丁力是陪自己的女朋友到海南游玩,为了省钱才让林总经理接待的。这里说一句题外话,丁力的婚姻并不顺利,他曾经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而这位女友是他离婚后找到的新女友。 丁力带着女友一下飞机,就被等候在机场的林总经理用专车接到了五星级的海口文华大酒店。 当晚,海南某公司的崔董事长请丁力在一家民族风情的大饭店共进晚餐。这位崔董事长对丁力说:"我们公司正在申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丁局长在农业部正好分管这项工作,希望您能多多关照,给我们帮帮忙。" 丁力兼任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的确分管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工作。但不为人知的是丁力并不是决策者,只是负责材料的审核报送。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只负责汇总专家组审查意见,然后报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不过,按照这几年申报龙头企业的经验,只要企业进入省级向农业部申报的规定名额之内,一般都能顺利审批。所以丁力问崔董事长说:"你们进入海南省的规定名单了吗?" "进入名单了。"崔董事长连忙说。 "成,我回北京了解一下,争取帮你们办成。"丁力很实在地说。 饭后,林总经理把丁力送回了饭店,将一个装有3万元人民币的纸包塞进了丁力的包里。第二天,丁力带着女友去海南某公司象征性地转了一圈儿,就去了旅游景点。当晚,崔董事长设宴送行时,丁力明确表态说:"你们放心,我会尽力帮忙的。" 第二天,丁力带着女友离开海南去了西北。那里还有一家要申报龙头企业的公司在等着他的"视察"。 后来,海南某公司获准成为龙头企业,丁力并没有帮什么忙,却得到了3万元报酬。 丁力真正帮过忙的是山东某生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某集团),这家集团得知山东老乡丁力分管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集团的牛董事长就安排驻京办主任通过关系找到丁力。丁力一听是老家的企业向他这位专家咨询农业产业化情况,爽快地答应下来。 200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丁力专程考察了山东某集团,牛董事长向丁力介绍了集团的情况,并表示集团正在申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希望丁力能够帮忙。但是,丁力在答应帮忙的同时,明确告诉牛董事长说:"你们集团的名字不在山东省的规定名单之内,被评上的难度很大,但我会帮着争取争取。"牛董事长很豪爽地说:"评不上也没关系,我们能认识您这样的专家就是荣幸啊!" 此后,牛董事长让驻京办主任到丁力的办公室送来10万元现金。丁力觉得对自己的老乡不能不够意思,就介绍了一位领导帮忙。但是那位领导也没起什么作用,因为山东省参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具体名单,要拿到省里进行平衡,山东某集团最后落选。 从2001年到2004年5月间,丁力利用担任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承办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评审工作的职务之便,接受海南、陕西、江苏、山东等6家企业的请托,承诺为这6家企业申报、评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提供帮助,先后6次收受上述企业给予的贿赂款共计人民币50万元。 为什么众多企业都希望评上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呢?这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在全国选择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的精神,由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八部门联合认定和扶持的,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后,企业可以在税收、银行贷款方面获得优惠,所以很多农业企业竞相申报。 下一步要讲到的是跟丁力有关的一个传奇人物,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 说梁希森传奇,是因为据说他是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民,却拥有北京最好最贵的别墅群玫瑰园。梁希森从小家境贫寒,10岁讨饭,13岁打铁,17岁离家谋生,23岁闯关东,有着丰富而艰辛的人生经历。 梁希森头脑聪明性格坚毅,在家乡创办了多家企业之后,1996年他带着自己的施工队来到北京,承揽了玫瑰园别墅项目的装修工程。当时梁希森作为施工方被拖欠施工费用,1997年8月,梁希森同另一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玫瑰园破产申请,同时申请了财产保全。1999年7月16日,在拍卖会上梁希森以3。98亿元竞拍下玫瑰园,不久后北京不再审批别墅,加之2000年后房地产市场回暖,玫瑰园别墅变得炙手可热,梁希森的个人资产翻了几番。在"2005年胡润富豪榜"中,梁希森以20亿元的身价排名第66位。 梁希森一战成名,而他功成名就后的"乡村乌托邦"试验却更是外人无法想象的。他决定投资10亿元,把家乡山东乐陵市黄夹镇所有农民改造成工人。在把自己的村舍改造成别墅之后,梁希森的山东希森集团下属的鲁西牛业公司,成为农民变成工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