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章乐蕃游罗帐惜水 (第2/3页)
笑道:“想不到小施主小小年纪不仅能成为大唐使节,对佛法还有研究,老衲佩服。”老和尚欠身说道。 “大师言重了。”王子书回礼道:“这些都是家师所授,佛法博大精深,子书只略知一二,说不上研究。” 老和尚心想:传言果然非虚,此少年言行举止得体大方,的确有过人之才。问道:“不知小施主师承何处?” 王子书说道:“家师是义净大师。” 老和尚一惊,说道:“义净大师是小施主的师父?果然是名师高徒啊!”王子书万万没有想到义净名号如此响亮,就是吐蕃高僧都知晓,说道:“大师认识家师?” 老和尚好像想起了老朋友,笑道:“呵呵…老衲在印度求经之时,有幸和义净大师有过一面之缘!” 王子书恭身道:“还不知大师法号!” “老衲明海。” 王子书和江采萍一一行礼,明海看着王子书说道:“义净大师收了一个好徒弟啊!”“大师过奖了。”王子书说道。 明海打量王子书一番,问道:“小施主,老衲有一事相问,你是怎么知道茶叶也治吐蕃人民隐疾的?” 王子书心想:是个现代人就知道茶叶的功效,我就知道你们现在不饮茶,只喝畜奶,多食rou品,肯定会消化不良。想了一会儿,说道:“这只是子书偶尔翻看史书知道的。” 明海说道:“不愧是义净大师弟子,你这无意之间,真给吐蕃人民带来不少益处啊!”江采萍从旁站了出来,笑道:“大师有所不知,子书是大唐公认的天下第一神童,一岁能言能跑,五岁便可立书作诗,而且还在义净大师帮助之下,未卜先知,救助了四方百姓之苦。所以才被皇上封为安国小郎将,有机会和金城公主随行。” “哈哈…关于小施主的种种传说,老衲也有耳闻。”明海笑道。 王子书心想:我这么牛比?外国人都已知道我干的那些事?问道:“大师是怎么知道的?” “我寺僧徒每年都会有一批到各处求法,也包括长安,他们回来之时就说长安城出了一个救苦救难的小神童,还写了一本关于玄奘大师西天求经的传奇故事。僧徒也拿回一本,老衲也看了这本书,之前始终不相信是少年所著,但今日得见小施主,方才解开老衲心中疑窦。”明海笑道。 王子书这时感到了一种做世界名人的骄傲,但言语上却谦虚道:“那只是子书信手涂鸦而已,倒让大师见笑了。” “哈哈…小施主天生聪颖,降其大任,还忘小施主能多为百姓做事才好。”明海现在心中也很激动,怎么也不敢相信,世间能有如此了得的少年。 “子书必定铭记于心。”王子书还有计划,不能在这儿耽误太久,恭身道:“大师,那子书就拜退了,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和大师再见。” 明海轻轻点了点头,临走之时,王子书和江采萍跪在佛像面前,虔诚供奉香火,行礼过后,便起身而出。明海看着王子书背影,自言自语道:“小施主,后会有期了。” … 王子书和江采萍从大昭寺出来,看看天色还早,又逛了一会儿八廊街,买了一个皮囊,把所有物品都放在其中,甚是方便。 “采萍jiejie,宫里太闷,我们不如去吐蕃民屋看看。”王子书没来过吐蕃,却知道吐蕃人民现在大部分还在睡帐篷,在现代,有了高楼大厦,人们就开始向往自然生活,一有机会就野炊睡罩棚,王子书还真想看看这吐蕃帐篷是个什么模样。 江采萍今天玩的十分开心,抬头看着透亮的天空,和煦耀眼的阳光,的确比起宫中心情舒畅了很多,而且还有王子书在身旁相陪,自然答应。 两人来到草原之上,放眼望去,大小不一的帐篷好像和蓝蓝的天空连在了一起。吐蕃人一日四餐,第三餐就是在这个时候。 王子书和江采萍走着走着,远处远来一个妇女的声音,两人扭头一看,那个妇女大约有三十岁,头上裹着一块蓝色毛巾,身上穿着一见黑色大袄,脚穿皮毛靴,身材略胖,她看见王子书发现了自己,又叫了起来,说道:“唐朝朋友,唐朝朋友,请过来和我们一起吃吃饭吧!” 王子书和江采萍双相视一笑,并肩向那妇女走去。这时,帐篷中又走出一个大汉,看样子定是那妇女的丈夫,一脸大胡子,满脸挂着笑容。 吐蕃夫妇看着王子书和江采萍的打扮,笑着说道:“这就是唐朝的衣料吧!可真是好看,你们就是那两个小使节吧!” 王子书笑道:“大婶说的对,就是我们。” 那个大汉拉开帐篷的布门,笑道:“快请进,快请进。” 江采萍向夫妇一一行礼,微笑道:“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王子书和江采萍进了帐篷,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奶味,帐篷里面陈放着各色刀具和一些生活日品,地上有一张很大的藏毯和一个大方桌,方桌上摆放着许多食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