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展香阁玉勒雕鞍 (第2/3页)
王子书接着说道:“两位大人说的极是,建造城堡意在为了解决百姓饮水难的问题,如果太过铺张浪费,就不免使百姓觉得国王陛下是在借此讨好公主,而百姓对公主人品也会有所猜忌,这样反而会得不偿失。” “好!子书说的好。”赤松德赞在旁拍手叫好。 众人不由笑了起来,赤德祖赞问道:“王子,你倒说说子书说的哪里好了?” 赤松德赞努着嘴想了想,低着头说道:“孩儿觉得子书说的在理,自然就好!生为一国之王,不就是要处处为百姓着想吗?而且,子书和孩儿一般大年纪,就能说出这凡道理,孩儿心中佩服,不免就喊了出来,有不适之处,还望父王恕罪。” 明海合十行礼道:“没想到王子小小年纪就这般爱民如子,实在是我吐蕃之福啊!”看到僧相夸奖自己儿子,赤德祖赞心中也十分高兴。赤桑雅拉笑着说道:“僧相说的极是,子书和王子都只是少年,但却天生聪颖,心存善念,一个是王子,一个是大唐天朝使节,小小年纪已有这等成绩已属不易,何不请陛下让王子和子书结为安达,互相勉励,更增大唐和吐蕃之间清议。” 金城公主看见王子书这么短时间就被吐蕃王臣认可,觉得自己脸上也增光不少,遂笑道:“大相和金城想法不谋而合,想必不久将来,子书和王子殿下定能为两国富强竭尽余力。” 赤德祖赞大笑道:“哈哈…好的很。”又对身旁赤松德赞说道:“王子,你愿意和子书结为安达吗?” 赤松德赞欢喜道:“当然愿意,子书,你说呢?” 王子书自然不会拒绝,这可是未来吐蕃之主,就算来吐蕃旅游,也会非同寻常的待遇,说道:“能和王子结为安达是子书的福气,哪还有不同意之理。”王子书一脸正气,却定到江采萍在一旁小声娇笑。 吐蕃结义之礼,和内蒙无异,都称兄弟为“安达”因为两国相距不远,所以文化礼仪相应也比较统一。赤德祖赞给二人主持了结义之礼之后,众人又议论起建造城堡之事。王子书之前就有一些构思,但还不算完善,既然各位吐蕃大儒都在这里,而且现在气氛十分融洽,不如就索性说了出来:“国王陛下,关于城堡该如何修建,子书倒有一些想法。” 赤德祖赞说道:“哦?那你说说看。” 王子书说道:“吐蕃国所处地势颇高,温度相应也会很低,要想使百姓住着舒适,就要解决这一问题。而建造城堡就是为了能让百姓看着公主住着舒适,然后加以模仿。所以,子书认为,城堡之样,就是百姓房舍之样,城堡大体应该为四方形,房内分为内、中、外三室,墙壁之上开着美观而又实用的窗户,屋顶修有屋檐,下雨之时,可以防止雨水渗入,地上铺有水泥地板,以免地下寒气上溢。这样就可以摆脱帐篷弊端,从外形上看也更加美观大方,至于房舍之内的细致布置,就看百姓各自喜好而定。” 赤松德赞搂着王子书肩膀笑道:“安达果然厉害,这样的房屋在吐蕃的确还没出现,我从史书知道,汉内房舍多以方形而建,一间挨着一间,坚固防寒,持久耐用,而且格局不缕,看起来更象一个国家。” 赤松德赞这个人实际比较内向,不苟言笑,但今天和王子书却甚是投机,赤德祖赞心里也十分高兴,一个国家的国王,不仅要有爱民如子之心,还有雄霸四方之才。赤德祖赞看王子书少年博学,赤松德赞跟他定会受益匪浅,或许还能改变其性格。 赤德祖赞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道:“僧相和大相,你们以为如何?” 明海说道:“老衲认为子书的建造思路甚好,以大唐居所外形为蓝本,内里又不失我吐蕃生活风情,既能显示出我吐蕃虔诚和大唐交好,还能使百姓住上舒适房舍,一举两得。” 赤桑雅拉附和道:“国王陛下,现在我国大部分百姓还以帐篷为家,确实有些寒冷,而且一到下雨之天,夜晚更是难熬,子书的办法正好解决了防寒问题,臣也同意子书的办法。” 赤德祖赞又问道:“公主以为呢?” 金城公主笑道:“金城住在哪里都是一样,最主要就是百姓住着舒适就好,而且,子书的观点,一举解决多处难题,金城以为城堡建造,百姓定会接受。” 赤德祖赞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本王就立刻下达意旨,明日就开工修建城堡。”又对赤松德赞说道:“王子,现在父王要和两位大臣议论一些国事,你就和子书先出去。” 赤松德赞早就想走了,这时父亲发话,兴奋道:“父亲,我想和子书去骑马,行吗?” 赤德祖赞笑道:“哈哈…当然可以,只是千万不可摔着。” “父王就放心吧!”赤松德赞说完,拉起王子书的手就向宫殿外跑去。江采萍一愣,自个儿杵在这里,左右望望,红着脸说道:“国王陛下,奴婢也告退了。” 赤德祖赞看着三个活泼可爱的少年,不仅笑道:“这下宫里热闹多了,哈哈…”… 出了宫殿,赤松德赞就把王子书带到皇家草原。这里分为两个大区,一个是随意骑马区,就是练习区,而另一处就是赛马区和马球区。两个大区由一跟很粗的木棍分开,现在正有一群青年,奔驰在草原上击打马球。 王子书不免问道:“王子,那是马球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