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窃古囊子书五具 (第2/4页)
雪灾带来的不足。”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恩!你是户部侍郎,本应管理这些事情,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全当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好了,你也别逗***了,有什么想法,给朕说说看,朕今天倒要看看,你王子书到底有多大能耐。” 王子书先前走了一步,笑着说道:“陛下,咱们就先从这肥料说起,想必现在大唐均是用的单向肥吧?” 李隆基皱眉道:“什么单向肥,双向肥的,肥料就是肥料,还分那么多道道儿?” 王子书心中一冷,也对,这个时候他们可没听过肥料种类,他接着说道:“陛下,臣这个肥料名叫复合肥,其配料虽显烦琐,但却可使农庄良田的收成翻上一翻,更加具有成效。” “复合肥?”李隆基转身问道:“力士,你听说过吗?” 高立士一愣,笑道:“奴才没听过,想必这是王大人发明出来的吧!就如之前奴才听说,王大人为减缓疫情而发明的什么口罩一样。” 王子书笑道:“高公公说的不错。现在我大唐使用的肥料基本取材于草木灰、石灰、动物骨粉和人便四样原料,但因原料分配比例不均,制作方法不序,使用起来成效自然不大,所以,陛下,臣下说的这个肥料,不仅材料更为具体,其比例和制作方法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李隆基看了王子书一眼,笑道:“呵呵…王子书,小心牛皮吹破了呀!”他又对高力士说道:“力士,你去拿文房四宝来,王子书说什么,你就写什么,然后送至工本坊,让他们进行制作,朕倒要看看你王子书说的这些到底对是不对。” 王子书再怎么说也是个博士,在中国万恶的应试教育之下,他不得不在中学刻苦学习化学和生物这两门学科,为了取得高分,王子书自然要下一凡功夫,而这肥料的配制,王子书也在空闲时候有所涉猎,现在看来,正好派上了用场。 高力士拿过纸笔,坐在王子书身旁,对王子书笑道:“王大人,您说,奴才写!” 王子书欠身道:“那就劳烦高公公了。”他又对李隆基说道:“陛下,那咱们就先说这肥料的原料分配。先取草木灰和软水,其比例为一比十,然后倒入锅中煮沸,滤去杂质之后,可获碱水。再取牛骨粉和软水,其比例则是一比七,也倒入锅内煮沸,滤去杂质之后,可取滤液;接下来,就取食盐和清水,其比例为一比三,加以混合;最后所需原料就是石膏,先高温进行煅烧,然后打碎成粉,放在一旁,以备之后之用。” 李隆基看着侃侃而谈的王子书,笑道:“呵呵…爱卿说的不错,朕对这肥料也是略知一二,虽然和你稍有出入,但是大致相同,这只是所需原料,那制作方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朕可不希望爱卿是在虚张声势啊!”王子书拱身道:“臣下不敢!陛下,虽说您听起来没有什么大致上的区别,但是所配比例差之分毫,最后出来的效果就会大相径庭。而这制作方法就更是要严谨。” 李隆基笑了笑,说道:“恩!朕知道了,朕会告诉力士,吩咐他们在研制的时候,完全按照你所说的去办,不会差之分毫,爱卿继续说吧!” 王子书说道:“谢陛下。”他继续说道:“接下来将其滤出的碱水先放入锅中煮沸,然后将牛骨水、石膏粉和食盐水一同倒入锅中,与其已沸的碱水均匀搅拌。这个时候,再准备生石灰些余,放在地上,等所有原料煮沸之后,端下火炉,四分之一时辰之后,将其溶液尽数倒在生石灰之上,直至生石灰呈粉末状即可。陛下,这样就制造出了臣下所说的复合肥料,使用之时,只要记着平洒均匀就好。” 李隆基对高力士说道:“力士,记清楚了吗?” 高力士起身说道:“回禀陛下,奴才已把王大人所说记了下来,一字不差。” 李隆基说道:“好!爱卿,现在肥料说完了,你再给朕说说,农具又该怎么改进呢?” 王子书接着说道:“陛下,这农具就更加烦琐了。之前臣下就知道,这农家耕作一般有五道工序,分别是耕田、播种、耘地、灌溉和收成。所以,要想使其农庄收成大翻,就要对其五道工序所需的农具尽数改进才行,这样才能最大提高粮食的收成。” 李隆基大笑道:“哈哈…王子书,口气不小啊!朕知道你天资聪颖,天文地理,琴棋书画,舞文弄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就算是对待战场局势,都有独道之见解。朕就不相信你能神奇到改良肥料,精装农具,一下子还是五个农具。” 王子书苦笑道:“陛下,这些都是臣下闲下来之时,做的一些研究,究竟有没有用途,臣下还不可知,但是事到如今,陛下也只能试上一试。如果没有什么成效,臣下自当领罪,如果可以的话…” 李隆基好象看透了王子书心事,撇嘴笑道:“能成的话怎么样?王子书,朕可看你有点不对劲啊!怎么?莫非还想和朕赌上一把不成?” “正是!”王子书一听,急忙说道。 李隆基就是这么随口一说,不料王子书还是这般想的,他先愣了一下,打趣笑:“哈哈…好啊!王子书,有一套,算计起朕来了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