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四十四章姗姗 (第1/2页)
第一百六四十四章 姗姗 第一百六十四章姗姗 纪咏当然不知道自己伯父和父亲为自己事cao碎了心。他既然决定入仕途,从前种种倦怠自然都要放下。去吏部备过到,他立刻去拜访了师座——这次会试总裁官,礼部侍郎杨森。 杨森是淞江人,和纪咏伯父纪颂是好友,早纪咏关家里纠结着要不要入仕时候,纪颂已亲自上门向杨森解释,说纪咏受了风寒,卧床不起,待人能起床,即刻就来拜会恩师。杨森虽然早年进京游宦,但纪咏是他们江南数得着天才,多多少少听说过纪咏事,知道他三天两头常常“生病”,因而并没有放心上,看纪、杨两家面子上,还差人送了些药材去探望。因而他见到纪咏第一句话就是问他病好利落了没有。 纪咏下决心做一件,就会把它做到好。 感激涕零地向杨森道谢,谈着杨森感兴趣稼穑之事,杨森突然觉得这个学生不仅博学多才,而且语词恳切,虽有青涩之处,却不失青年人锐气,让他十分喜欢。纪咏告辞时候,他破天荒地将纪咏送到了书房门外,还叮嘱纪咏:“没事时候就来我这里坐坐。” 纪咏再三作揖道谢,这才上了马车。 之后他又一一宴请那些同科。 不过几日功夫,就和今年科进士们混了个脸熟,等到他去翰林院上任时,几乎是一路被人拍着肩膀称着“贤侄”走到掌院学士面前,让和他一起上任状元蔡固元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纪咏全当没看见,那些老翰林面前低眉顺目,很就博得了个“谦逊慎谨”评价,让纪颂和纪颀不由得目瞪口呆,纪颀是擦着额头汗道:“见明这是怎么了?仿佛变了个人似?” 纪颂却想到了窦昭。 他叫了子息来问:“之后见明给窦家四小姐回信了吗?” “回了。”子息悄声道“少爷说窦家四小姐话很有道理。说不管皇上是看着他年轻还是看着他文章写好才点了他做探花,这也是因为他有这个本钱和实力,实不应该拘泥于是什么花!” 纪颂不由暗暗点头,吩咐他:“以后见明和窦家四小姐事,你要多多留心。” 就是让他当耳报神嘛! 子息心里嘀咕,哪里敢露出丝毫不悦,连连应“是” 正此时,纪老太爷信到了。 纪颂把信递给纪颀看,苦笑道:“让我们不要大惊小怪,见明虽然喜欢奇之事,但只要是他答应事,却从不半途而废,这次既然入仕,就不会丢下来到处乱跑了。他和窦家四小姐一个京都,一个真定,时间长了,也就淡了,让人悄悄地注意一下就行了。至于见明婚事,他老人家自有主张,让我们不要自作主张。” 纪颀已匆匆将信看了一遍,闻言叹道:“也只有如此了!”语气颇为沮丧。 纪颂想到纪咏这些日子像变了个人似,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和纪颀商量,又写了封信给纪老太爷,又叫了人注意问纪咏行踪,得知窦启俊来向纪咏辞行,纪咏因为入职翰林院而没办法履行前喏和窦启俊一起回真定时候,纪颂还是长长地松了口气,和纪颀感慨道:“姜还是老辣。难怪只有祖父能管得住见明了。” 纪颀不住地点头。 纪咏却写信向窦昭抱怨:“…本想去找你玩,结果却去不成了。也不知道这事什么时候是个头。” 窦昭笑得不行,回信给他:“听说越是大官越不容易致仕。你不如想办法找点趣子,不然真会被闷死。” 纪咏很给她回信:“翰林院素位裹尸多,却也不乏真才实学之非。我近日跟着杜加年学制古琴,到时候送你一张。” 杜加年名轮,擅琴,是当朝有制琴大师,又因出身翰林,所制之琴万金难求。 窦昭道:“你不如帮我求一张杜加年亲手制作古琴好了!” 纪咏勃然大怒:“定要叫你后悔今日狂言。” 可没几日,纪咏就从京都给她送了张杜加年制作古琴,还琴尾落了“桑林”款。 窦昭大爱,请了江南大家家里教自己抚琴。 纪咏又给她找了几本古琴谱。 两人书信来往,很就到了秋天。 田庄里养伤徐青求见:“世子爷就住东城门口那家高升客栈,想来拜访小姐,不知道小姐何时方便?” 窦昭大吃一惊,失声道:“出了什么事?” 谄害宋墨事已经过去大半年了,按理说,宋墨应该正和宋宜春斗得正欢,怎么会跑到她这里来? 徐青则被窦昭目露惊恐样子吓了一大跳。 他忙道:“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