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四章突然 (第2/2页)
,你也早点歇了吧!睡一觉起来,精神好,头脑也清醒,说不定就有了好主意。” 宋墨点头,上了床,靠床头继续想着心思。 再也没有了刚才旖旎。 窦昭又不由心里叹了口气。 这种矛盾心情,恐怕只有两世为人人才能明白。 ※※※※※ 翌日丑时刚过,宋墨和窦昭就起了床,按品着装后,两人去给宋宜春问安。 宋宜春目光他们两人脸上逗留了好一会,仿佛要从他们神色间发生些什么就好,终却一无所获,不由锁着眉头,挥手让他们退下。 并没有送他们进宫意思。 这样好! 窦昭和宋墨坐车往宫里去。 一路上不时遇到上早朝马车和轿子。 三品以上官员马车前和轿子旁都有随从提着写了姓氏气死风灯笼,三品以下官员则提着光秃秃气死风灯笼,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谁马车和轿子,大家按品回避,秩序井然。 窦昭看着有趣,心情大好。人群中想找到伯父或是父亲马车,可惜没看到。 等进了宫,他们才知道皇上已经去上早朝了。 宋墨笑道:“我们这里等会儿。” 不等难道还能回去不成? 窦昭抿了嘴笑。 宋墨看着她情绪还好,心中略定。 左右都是宫女,两人也不好说什么,枯坐那儿喝了几杯茶,眼看着天色大亮,才有内侍匆匆跑了过来。 “世子爷,皇后娘娘去了慈宁宫。让您去慈宁宫叩见。” 窦昭和宋墨又往慈宁宫去。 上一世她虽然每逢大小朝见也进宫,可都是顺着那些朝见内、外命妇一起,大家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偶尔抽空小声说上两句话。好像很就到了。不像现,一路上全是耸立高墙、寂寥无人夹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去都是一样,只听得见自己脚步声,好像永远没有头似。 她这才深刻地体会到,宫里当值,也是件苦差事。难怪魏廷珍不愿意魏廷瑜出来领差事了。 宋墨见窦昭额头沁出几滴汗珠来,掏出块帕子递给她:“擦擦汗,马上就到了。” 领他们去慈宁宫内侍不由回头看了窦昭一眼。 窦昭正朝着宋墨微笑,并没有注意到。 内侍领着他们进了慈宁宫。直接往后面偏殿去。 窦昭知道,那里才是太后娘娘寝宫。 上一世,她多只到过正殿,路上不免左右打量了几眼。 一个相貌娟秀。正值花信年纪宫女正站偏殿前等。 宋墨朝她拱了拱手,称着“兰姑姑” 窦昭则上前曲膝行礼。跟着喊了声“兰姑姑” 兰姑姑笑着点头,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窦昭,目光柔和,对她颇为友善,转身领着他们进了偏殿。 偏殿里只有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 太后娘娘穿着家常丁香色妆花褙子坐罗汉床上,乌黑头发整整齐齐地绾着个纂儿,只手上戴了枚鸽子蛋大小祖母绿戒指,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样子,实际上五年前已过了六十大寿。 皇后娘娘坐太后娘娘下首,皮肤白皙细腻,容长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非常明亮。她眼角虽然已经有了细细皱纹,却并不让人觉得她憔悴,反而让人觉得她非常和蔼可亲。 这两位,窦昭上一世都曾不止一次见到过,可那时候,两人给她印象却和此时完全相反。 太后娘娘和蔼可亲,皇后娘娘肃穆端庄。 特别是太后娘娘,她后一次见到太后娘娘时候,皇上已经殡天,辽王封太后娘娘为太皇太后,她们这些外命妇奉命进宫朝贺。太后娘娘形容枯槁,如同八十岁老妪,由人搀扶着,没有完成授命仪式就晕了过去,没过两天,就病逝了。 她至今还记得太后娘娘那骷髅般僵硬面孔。 窦昭低了头,和宋墨给两位娘娘行了叩拜之礼。 然后她听到皇后娘娘声音温柔地对太后娘娘道:“虽说是乡野长大,可这礼仪却觉得不错,可见是个聪明伶俐孩子。” 窦昭想到这位皇后娘娘升格为太后娘娘之后,竟然敢杖毙了辽王宠妃,而已贵为天子辽王却大气也不敢吭一声,就觉得有些紧张。 她垂着眼睑,恭敬地垂手肃立一旁,听到太后娘娘略有些不悦地道:“北楼窦氏,乃是诗书礼仪传世之家,教养出来姑娘,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窦昭就听见皇后娘娘忙笑着应了一声“是”,声音显得格外温驯。 这样皇后娘娘,并不是她前世所了解那个皇后娘娘。 太后娘娘朝着窦昭招手:“你走过来,让我仔细瞧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