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入耳 (第1/2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入耳 英国公府旁边顺天府学胡同,是因为顺天府府学落址于此而得名,剪子巷里也因此挨挨挤挤全是卖各种小食摊子和铺面,其中有家叫卯记馄饨铺子,馄饨做得皮薄馅大,配上小鱼小虾,汤汁又十分鲜美,甚合陶器重这个江南人口味。他偶尔会去卯记吃一碗,再和同是江南老乡卯记铺子老板闲聊几句,思乡愁绪顿时就会烟消云散,心中畅不少。 从樨香院出来,已是灯火初上之时。 陶器重略一犹豫,去了卯记馄饨铺子。 铺子里生意照例很好,座无虚席。 昏黄灯光下,嘈杂说话声,氤氲腾腾热气,让人面孔都模糊起来。 但卯记铺子老板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陶器重。 他笑着边用围裙擦着手边走了过来:“陶先生,还是照老规矩,我后门给您支张桌子吧?” 陶器重笑着说了声“多谢” 卯记老板亲自去收拾了桌子,端了碗馄饨放了陶器重面前。 陶器重喝了口汤。 邻座传来两个男子低声议论。 “…真?那窦家可是读书人,怎么就会答应了姐妹易嫁事?” “我骗你做什么?窦家四小姐和五小姐是同父异母。据说当时来不及准备,用四小姐陪嫁嫁五小姐。现五小姐代四小姐嫁到济宁侯府做了侯夫人,四小姐自然要把陪嫁要回来了。还是我去帮着抬嫁妆,我还不知道!” “我听说窦家嫁女儿有两万两银子陪嫁。把嫁妆要回来,那济宁侯岂不是亏了?” “亏什么亏啊?!两万两银子,那是公中给。四小姐不过是把她自己生母留给她东西要了回来。我看满打满算,也就一、两千两银子样子。而五小姐外祖外是云南巡抚王又省,就是那个走哪里就一路胜仗打到哪里王又省,你知道吧?现四小姐把自己生母留给自己东西要了回来,五小姐生母和王家肯定都会给她一大笔添箱银子。算起来,济宁侯府还赚了呢!” 听到这里,陶器重忍不住扭头望过去。 说话是两个穿着粗布短褐男子,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两个人面相虽然一个忠厚,一个机敏,但双手都满是茧子,指甲缝时也残留着污物,一看就是靠体力活谋生人。 他不由朝着两人拱了拱手,喊了声“两位仁兄”,道:“你们说,可是北直隶窦家?窦文华窦大人府上?” 窦世枢因任文华殿大学士,又吏部为堂官多年,得他照顾人不少数,士林中为表示尊敬,多称他窦文华而不称其字号。 两个说话男子见陶器重一副文士打扮,知道遇到了读书人,忙站了起来,躬身还礼,连称“不敢”,道:“正是刑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窦阁老家。” 陶器重见两人穿着粗陋,谈吐举止却颇知规矩,想到刚才话,知道两人是惯接豪门大户外活人,态度又和蔼了不少,笑道:“寒夜无事,听两位仁兄说得有趣,不免有些失态,还请两位不要放心上。” “哪里,哪里!”两人忙恭声道,那个面相机敏是道“听先生口气,和那窦家熟识。不知道先生想知道什么?我们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 那面相忠厚却面露不虞,踢了那面相机敏一脚,偏偏那面相机敏却装作不知道似,殷勤地请陶器重同桌而坐。 陶器重看得明白,笑道:“还是你们到我这边来坐吧!我这边清静点。” 面相忠厚那个有些犹豫,面相机敏那个听了却喜出望外,端着还没有吃完半碗馄饨就坐到了陶器重身边。忠厚那个眼底流露出几分无奈,只好也跟着坐了过去。 陶器重就笑道:“我们坐一起,老板正好空出张桌子来,也好招待别人,多赚几文钱。” 机敏那个就连声称“是”,面相忠厚那个闻言表情也跟着忪懈下来。 陶器重大多数时候和那忠厚说话:“你说你帮窦家那位四小姐搬嫁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个就老老实实地道:“出了件这样事,大家颜面上总归是有些过不去,娘子回门认了亲之后,窦家就趁着天黑把四小姐生母留给四小姐做陪嫁东西搬了回去。因人手不够,我又常帮着窦家做些粗重活,就把我叫去搭了把手,除了工钱,还每人赏了一两银子。这不,我刚刚忙完活,就请我这兄弟到这里来吃碗馄饨。” 卯记馄饨虽然便宜,但对他们这些做苦力人来说,能像这样吃碗馄饨,也算得上是件享受事了。 陶器重点了点头,笑着问起姐妹易嫁事来。 那机敏倒是问一句能说出十句来,可他不过是听面相忠厚之人转述,想说却说不出什么来;那忠厚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