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流沙谷遇救习得玄天功 (第4/6页)
子’的江明川吧?”锦衣青年打量了姑娘一眼,惊为天人,暗道:“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姑娘,”口中笑容可掬的道:“姑娘好广博的见闻,区区正是江明川。”语音一顿,百毒公子江明川接着又道:“如果在下没有看走眼,姑娘适才所施展的应是‘七巧掌’?”“没错,看来,江公子也是识货的行家。”“彼此,请教南海神僧是姑娘的什么人?”“是家师。”“江某可有得知姑娘尊姓芳名的荣幸么?”“我姓林,单名一个玲字。”“林姑娘此来太原是探亲?抑是访友?”“都不是。”“那是…”“与江兄的目的相同,咱们就心照不宣吧。”“令师无心大师现在何处?”“大概很快就到了,你最好将那些毒徒撤走,家师他老人家最是嫉恶如仇。”“林姑娘言重了,神僧大人大度,据闻素来不与后生晚辈较斤两。”“百毒尊者则大异其趣,听说专门爱找末学后进的麻烦。”林玲已长大成人,不仅貌美如花,学得一身绝技,尤其口齿犀利如刀,令百毒公子江明川几乎无法招架,讪讪然苦笑道:“道听途说,不足为凭,其实家师对后进晚辈同样提携有加。”“那为何要在此设桩置卡,滥杀无辜呢?”“设桩置卡,纯是出于一片善意,希望那些无力争夺真经的人知难而退,勿作冤死鬼,死者则是他们自寻死路,咎由自取。”“江兄的意思是说,这是他们不听劝告,强行闯关的结果?”“可以这样说。”“姑娘我不自量力,也想入城去瞧一瞧,看来你我之间,免不了会有一场恶战吧?”此乃意料中事,却得到意外的答覆,百毒公子江明川满脸谀笑的道:“姑娘美若天仙,江某巴不得多见你的几次面,岂敢出手冒犯。”林玲脸上一热,暗骂了一句:“癞蛤蟆!”一本正经的道:“这样说,我随时可以自由入城?”百毒公子江明川笑笑道:“当然!当然!”林玲不愿意和他再磨蹭,道了一声:“再见!”随即转入官道,放步而去。约莫行出去五六里地,已至太原南城门前,林玲又遇上了麻烦,城门被人群阻住,有三名捕快,十余名官兵把守着,正在检查入城的行人。城门上面悬着一张酷似方少飞的画像,正是捉拿他的布告文书,五十万两白银的赏格,不论死活等字样,系以朱笔写成,特别醒目。在捕快、官兵的后面,坐着一个宦官模样的人,胸前绣着一个斗大的“六”字,是万贞儿的三十六侦缉手之一。入城的人并不很多,检查重点集中在十八九岁的男子身上,最重要的是头部,遇有秃发者,轻则询长问短,重则留置不放。林玲睹此情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心上人至今并未落入魔掌,忧的是万贞儿权倾天下,方少飞逃得过今天,是否能逃得过明天。更令她担忧的是,自从她艺成出师,踏入中原后,就始终不曾与方少飞照过面,近数月来,甚至连一点消息也没有,她儿时游伴,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如今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是否已另结新欢?林玲经常为此牵肠挂肚,难以释怀。依序而进,慢慢的便轮到了她,六号侦缉手突然冲着她招招手,说道:“你过来。”林玲愕然一愣,从捕快一旁擦身而过,停在六号侦缉手的桌前。侦缉手双目如电,上上下下的看了一个够,神气十足的盘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林玲临时杜撰了一个名字,道:“李阿兰。”“打那儿来?”“南方。”“入城去做什么?”“探亲。”“看你神采奕奕,华光内敛,分明是内家好手,对‘玄天真经’,难道没有一点兴趣?”“‘玄天真经’乃武林第一奇书,人人梦寐以求,说没有兴趣那是自欺欺人,只是太原城高手云集,能轮得到我?”“知道就好,太原府已在贵妃娘娘掌握之中,你最好别作非份之想。”传言业经证实,万贞儿果然坐镇太原,林玲心头一震,没有答腔。侦缉手指指城门上方少飞的画像,道:“这个人你认识吗?”林玲故意仔细瞧一瞧,猛摇着头道:“不认识。”“他叫方少飞,头顶心有一块杯口大的秃发,年约十八九岁,乃钦命要犯,谁要是捉到下他,便可获得五十万两白银的赏金,而且不论死活,通风报讯得以逮捕者减半。”“五十万两?这么多?”林玲故作讶异状,借以探听一下万贞儿对方少飞的行踪究竟知道多少,道:“假如碰上这姓方的,一定报告官府,但不知方少飞目前的行踪如何?”“方少飞拜神州四杰为师,曾匿居姥山五六年,万太师破姥山后,方逆在逃,一度在三河镇附近发现他的踪迹,此后便告行踪不明。”“那就应该到南方去找,张网太原府岂不白费?”“王大人判断,‘玄天真经’的事已轰动武林,方小子可能北来太原。”“嗯!有道理,只要遇上鞋方的,任何人都不会放过这个发财的好机会。”侦缉手不疑有他,林玲顺利入城,她的心中却蒙上了一层矛盾的阴影。她渴望在太原城能遇上他,以便重温旧梦,这也是林玲此来的主要目的。可是,她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万贞儿必已布下了天罗地网,现在却反而又希望他不要来。太原城万家灯火,正值晚膳时分,林玲信步走进南大街一家叫“聚福楼”的饭庄。这饭庄规模不小,占有三间店面,生意尤其鼎盛,几已座无虚席,林玲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空位。赫!聚福楼的食客十之八九都是携刀带剑的武林人物,话题全集中在争夺“玄天真经”一事上,大家添油加醋,绘声绘影,将未来的这一场争夺战,装点得波涛汹涌,险恶万分。只有墙角上的一位朋友,面壁而坐,正悠哉闲哉的自酌自饮,对周遭之事漠不关心,好像完全是一个局外人。头上还戴着一顶呢帽,帽沿拉得很低,看不清他的面貌,自然也瞧不出他的年纪,透着几许神秘与古怪。“小姐,要吃点什么?”小二就立在面前,将她的视线挡住,林玲“哦”了声,道:“随便。”开馆子最怕客人叫“随便”一个小不心,调配的菜式不合顾客胃口,常常会吃排头,小二哥正自为难时,突闻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