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是敌是友 (第1/2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是敌是友 “这次那边下手快,若是我们这风没有及时往回吹,如今也不知是怎样的情形。”陶齐勇抿了口酒,只觉得心有余悸。 阮成渊却是微微一笑,如之前在殿上那般的胸有成竹。 “不只是为了拉你下水。”阮成渊沉声道。 “此话怎讲?”陶齐勇忙问道,挥手让屋里服侍的下人都下去。 “老狐狸想做的是放长线钓大鱼。”阮成渊说着眯起了眼,陶齐勇听得模模糊糊不得要领,但也能知晓确实是平宁侯那方做的‘好事’。 “还好你和五妹及时发觉了,又连日赶制了些东西应急,不然这关还真不好混过去。”陶齐勇说着抚了抚胸口,他是头一遭见到皇上发怒,只觉得龙威确实是谁都无法触犯的,一旦触犯了,后果便真真是不堪设想。 再是旁人使计,皇上也没那个闲心去听人喊冤,他要的只是结果。 刚刚阮成渊提起过,皇上要的是能为国效力的人,而不是面打面与平宁侯直接对抗的人。 平宁侯带着些怒意坐到正位上,下人端了热茶上来,平宁侯端起来,刚入口便立即吐了出来,震怒地踹了下人一脚“是不是想烫死本侯爷?!” 下人立马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半天,只连声求饶。 “侯爷,皇后娘娘派人过来了。”这时候服侍的婆子在外头通报着,隔着屏风和帘子,声音却是尤为的清楚。 “仁孝皇后有何事?”平宁侯语气缓和了些。皇后娘娘不常主动找他。既然这次是主动。那大抵还不是什么小事儿。 仁孝皇后身边的嬷嬷进来,低声说了几句,平宁侯猛地瞪大眼“太子如今在哪里?” … 齐眉正在磨着墨,阮成渊上任已然好几日,比想象中的要风平狼静得多,只因得仁孝皇后和平宁侯爷正被太子的事情弄得有些心浮气躁。 原先太子去到柳城平息匪兵作乱,在柳城所待的那段时日一直都是百姓们交口陈赞一类的好消息。听得皇上心中些微地满意。 倒是没相到,一段时日过去,原先充满赞誉的消息很快地消失,取而代之的不单单是与之完全相反的传言,而且还真真是柳城的百姓们从柳城上到京城,就为了能把他们如今的生活原原本本告诉皇上。 平民自是极难面圣,由此可见能闹到皇上都有所耳闻,并不是什么小的阵仗。 “柳城过来的人道,太子在柳城的时候,他们的生活看似是好了许多。匪兵再也没有作乱,被太子当街斩亲手杀几个后。整个柳城更是风平狼静。 当时柳城的百姓们确实心中尽是感激,但在太子离去之后,生活并没能如他在之时一样平和安康。 太子回京城当日,就有人家的闺女被抢走,一家小户被抢掠一空,而一户颇有名气的商家更是被烧了个精光。 不过是刚刚离去就连着发生比原来还要严重,还要可怕的事情,谁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更没有想到更可怕的还在后头。 那些匪兵在太子来柳城的日子里,和官府达成了协议。倒是没想到太子会出手杀人来立威,匪兵当时是一声不吭,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咽下这口气。 短暂的所谓平静换来的是压抑了许久后爆发出来的积怨,百姓们万万没想到之后的生活会变得那样可怕,官匪想勾结,太子也已经离开柳城,回到他华贵平和的皇宫之中,没有谁帮柳城的百姓们出头,也没有谁会听到他们的求助。 所以他们只能靠自己,也是没有人想到他们竟是会这样直直地来到京城,也没有像官场上打通关系那般四处寻人,而是背着包袱,逃难似的来到京城,却是歪打正着的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柳城在太子离去后,即使变得再差也没有关系,挽回的余地十分大,但若是在真相已经摊开的时候,纵使如平宁侯爷那般有用一手烂牌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皇上下旨派人去彻查,这把火烧得很旺,柳城的衙门被彻底翻了个遍,里里外外的大小官员只要有一点儿劣迹都被做了降职,罚俸禄两年,具体的处罚还要等皇上派去彻查的官员回报才能做定夺。 柳城一时之间人人自危,百姓们则是交口称赞。 柳城之乱的这把火并没有因得下决断快而平息得快,反而是牵连甚广,不少京城里贪墨的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