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六十三女仙八 (第4/4页)
位女郎是谁呀?”胡僧说:“您所娶的妻子,是西王母的第三个女儿玉卮娘子。她的jiejie在仙界也负有美名,何况在人间呢?所可惜的是您娶了她时间不长,如果能同住上一年,您的全家就都可以不死了!” 骊山姥 骊山姥,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人。李筌喜好神仙之道,经常游历名山,广泛采集方术,在嵩山虎口岩石室中,得到了黄帝《阴符》本绢素书。素书封固得很严密。上面有题字,内容是: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道士寇谦之把它藏在名山,用它传给爱好相同的人。因书已糜烂,李筌将书抄下来,并读了几千遍,但始终不明白《阴符》的义理。因为到陕西去,走到骊山脚下,遇到一个老mama,这个老mama的发髻从鬓边梳到头顶,其余的头发半垂,穿着破衣服,拄着拐杖,神情状态很不一般。老mama看到路旁有遗火烧树,就自言自语地说:“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李筌听到这话很惊讶,就上前问她:“这是黄帝《阴符》中的秘言,老mama怎么能说出它呢?”老mama说:“我接受这个符,已经三元六周甲子了。三元一周,共计一百八十年,六周共计一千零八十年了。年轻人,你从哪里得知《阴符》呢?”李筌行过稽首礼又行拜礼,就详细地告诉老mama得符的地方,趁便请问《阴符》的玄义。老mama让李筌正面站立,向着亮处把他看了看,说:“接受这个符的人,该当名列仙籍,骨相应当成仙,然后可以告诉他至道的幽深奥妙,付与他开启玄关之锁的钥匙。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反而会受到责罚。年轻人的颧骨通到生门,命轮与月角相齐,血脉未灭,心影不偏,本性贤德而又喜好法术,精神旺盛而又喜欢动脑子,真是我的弟子啊!然而四十五岁时,你当有场大难。”于是拿出朱砂写了一道符,串在拐杖尖上,令李筌跪着把它吞下去。说:“天地保佑你。”于是命季筌坐下,给他解说《阴符》的意义,她说:“阴符是上清秘密保存而又为玄台所尊崇的道经,用它治国,国家就太平;用它治理自身,自身就能得道。不仅仅用于机变权谋以制胜,乃是至道的核心要诀,哪里是人间的一般典籍呢?从前虽有横暴,黄帝推举任用贤能的人,诛伐强暴叛逆,来帮助神农治国。三年作战一百次,而功用仍没有完成。他就诚心斋戒,禀告上天,归罪自己,请求天命。九灵金母命蒙狐使者授给黄帝玉符,然后就通天达诚,感动天帝。天帝又命玄女教给他兵机,赐给黄帝九天六甲兵信之符,这本书才在世上流行。《阴符》总共三百多字,一百字解说道,一百字解说法,一百字解说术。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这都出自天机,合乎神智。观看了它的精妙,黄庭八景就不以为玄;洞察它的至要,经传子史就不足以称为文章;考较它的巧智,孙吴韩白等人都不足以称作奇人。这书还有一名,叫《黄帝天机之书》,不是奇人不可随便传授。九窍四肢不全,或悭贫愚痴、骄奢yin逸的人,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它。凡是传给爱好相同的人,应当斋戒之后传给他,有本的人是师父,受书的人是弟子。不能把富贵看得很重,把贫贱看得很轻,违背它的人则被夺去二十年寿命。每年七月七日写一本,藏在名山石岩中,就能得到增加寿算,本命日读七遍,可以有益于心机、增加寿命、跳出三尸、使九虫降服。保守秘密而珍重它,并且只能传给爱好相同的人。这本书至人学它可以得其道,贤人学它可以得其法,凡人学它则会得到惩罚,这是因为人的职分不同啊。经上说君子得到它可以固身,小人得到它可以丧失性命,原因是小人泄露天机。泄露天机的人要沉沦三劫,能不警惕吗?”说完这些道理,又对李筌说:“已经到吃饭的时候了,我有麦饭,一起吃饭吧!”又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瓢,令李筌到山谷中去取水。瓢里的水满了以后,瓢忽然有一百多斤重,李筌的力气小,不能控制,瓢就沉到泉水中了。李筌回到树下时,骊山老mama已经不见了,只是在石头上留着几升麦饭。李筌惆怅地等到晚上,也没有再见到骊山老姥。李筌吃了麦饭以后,从此不再吃饭,就绝食求道,注解《阴符》,陈述二十四机,著《太白阴经》,又写下了《中台志阃外春秋》,在世上流行。李筌后来做了官,任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吏。 黄观福 黄观福,是雅州百丈县一个普通百姓家的女儿。她小时候就不吃荤腥之物,喜好清静。她的家里没有香,她就用柏叶、柏子当香烧。她还经常凝神静坐,什么事情也不做,静坐几天不倦怠。有时吃柏叶、饮水来供给自己,不爱吃五谷。她的父母怜爱她,就全由她的性子。成年以后,父母想让她出嫁,她忽然对父母说:“门前水中有极灵异之物。”女儿平时经常与父母说一些奇事的先兆,往往真实,得到验证,所以听了她这句话,就以为真是这样,就随着她前去看灵物。这时河水果然来势汹涌,黄观福就自己投进河水中,很久她也没出来。人们去捞她,只打捞到一尊古木天尊像,像上的金彩已经掉落斑驳,像的状貌与黄观福无异,这时河水也澄清安静了。她的父母就把木像放在道路上,哭泣着回家了。她的母亲时常来看她,忆念不已。有一天,忽然有彩云仙乐,黄观福引领很多护卫,与三个女子从空中下降到黄家院子里。黄观福对她的父母说:“女人本来是上清的仙人,因为有小过错,被贬到人间。现在年限已毕,又回到天上。你们不要太忧愁想念了。同来的三个人,一位是玉皇的侍女,一位是天帝的侍辰女,一位是上清的侍书。这次离去就不再回来了。近来这个地方疾疫死人很多,我把金子留给父母,让你们把家迁移到益州,用以躲避凶年。”于是她就留下几块金子,升天而去。父母按照她的话去做,把家搬到蜀郡。那一年疫毒在黎、雅二州尤其严重,十个人中就死三四个,这就是唐代麟德年间的事。如今世俗之人把她称作黄冠佛,原因是不认识天尊的道像,乃是相传时言语讹误,把黄冠福当作黄冠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