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十四神仙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十四神仙十四 (第5/5页)

把仙人的教导详细记了下来。过了半天,那些仙人凌空升入云中了。虽然和仙人在一起只呆了一会儿,回到家却已是五天了。从这以后,对于人间的音乐,宝常没有不精通的。有时他和人一同吃饭时谈起了音乐,当时手头没有乐器,宝常就用筷子敲打手边的碗碟餐具和各种杂物,奏出“宫、商、角、微、羽”五音俱全的音乐,其和谐动听不亚于一支丝、竹俱全的乐队,使大家十分赞赏。从南北朝的北周到隋朝,宝常都放达飘逸没有做官。隋文帝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修订了宫廷中的乐谱和有关音乐礼仪的规章制度,文帝召见宝常,问他郑译修订的音乐行不行。宝常说那音乐是亡国之音,旋律哀怨软绵无力,不是正宗的宫廷音乐,极力反对使用这种音乐。文帝就下诏让宝常创作新乐曲,按新法编制了乐队,一演奏,果然和郑译的音乐大不相同。当时宝常又说,秦汉以前有按《周礼》创作的乐曲,是以十二律与七声相配的《旋宫》乐曲,但从汉、魏以来,《旋宫》音乐失传,连懂音乐的人都听不懂了。听了宝常创作的乐曲,很多人都给予嘲笑,于是文帝又让宝常试着奏一奏《旋宫》曲,宝常当场就演奏出来,人们十分惊奇。宝常对音乐的改革和创新作了很大贡献,记也记叙不完。但是,宝常创作的乐曲,旋律十分清新淡雅,不合世俗的口味,人们听不懂也就不爱听,所以宝常创作的乐曲大部分没有得到流行。每当他听到掌管宫廷音乐事务的“太常寺”演奏音乐时,就会哭着对人说:“这种哀伤yin糜的音乐,预示着天下不久就要大乱,刀兵不止,百姓又要陷入水火中了啊!”当时天下太平,处处歌舞升平,人们叫宝常这样说都不以为然。到了隋炀帝大业十四年时,天下大乱,终于验证了宝常的预言。当时郑译、何妥、卢贲、苏道、肖吉、王会言等人都能创作演奏高雅的音乐,安马驹、曾妙达、王长通、敦金乐等人都能创作新乐曲,这些人都非常佩服宝常,说他的音乐才能是上天赋予的。万宝常没有儿子,常对朋友说:“我要有了病,连个侍候我的人都没有啊。”后来宝常得了病,他老婆卷了他的财物跑了,宝常几乎要饿死。有天晚上,宝常早年在野外遇见的神仙降临到家中,神仙说:“你本就是上界的仙人,能够舍弃了天宫的安逸舒适,体会人间而下凡到世上,在人间沉沦了这么久,现在你在人间的期限到了。你还记得天界的云亭宫盛会吗?”宝常一时却有些发懵,过了很久才想起来,第二天他对邻居说:“我本来是神仙,偶然被贬谪到人间,就要回天上去了。”过了十天,忽然不见了,人们不知他去了哪里。

    李筌

    李筌道号叫达观子,隐居在少室山中。他好神仙道术,经常游历各山,广泛地搜集修炼的方术。在嵩山的虎口岩得到了黄帝的《阴符经》,经是写在白绢上的,卷在红漆轴上装在玉制的匣里,经卷上题字写的是“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谦之藏书在名山里,传给爱好道术的人。”这本书已经破烂不堪,李筌把它抄读了几千遍,还是不懂经里的深义。后来李筌到陕西,来到骊山下,遇见一个老妇,见她把头发挽在头顶,剩下的头发披散在肩上,穿着一件破衣拄着拐杖,神态相貌不同于凡人,老妇看见道旁有人点火烧树枝,就自言自语地说:“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李筌听见后吃惊地问老妇说:“这是黄帝《阴符经》上的话,你怎么知道?”老妇人回答说:“我把《阴符经》传授下去,已经历了三元(每元三千六百年)六个周(每周一百八十年)甲子了,你这个年轻人从哪儿得到的《阴符经》呢?“李筌赶快跪下磕头拜礼,说了他在嵩山得到《阴符经》的事,老妇说:“我看你的颧骨穿过生门xue位,两眼和额头相齐,血脉充沛,心房端正,性情善良爱好法术,精神振奋喜欢参与一切活动,真是我的一名好弟子,然而你四十五岁时会有一个大‘坎儿’。我来替你解一解。”说罢拿出朱砂写了一张符,挂在拐杖上,让李筌跪下,把符吞进肚里。老妇说:“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天地的佑护了。”说罢就坐在一块石头上,给李筌讲述《阴符经》的深奥含意,老妇说:“这部经共三百字,一百个字讲解修道的理论,一百个字讲的是修道的方术,一百个字讲的是修道的法度规章,上有对道术信仰固守的‘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的方法,下有用兵取胜的战术,这些都是靠内在的心领神会与客观的事物发展相符合。如果真正理解了这部《阴符经》的话,那道家最著名的《黄庭经》、《内景经》也不算玄奥,如果能借鉴这部经书的要点,那四书五经和《史记》都算不了什么好文章,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大军事家的用兵也不算奇了。这部《阴符经》,不是有道的人,不能让他看见。所以说圣贤掌握了它可以得到治天下的大道,君子掌握了他可以得到方术,而常人用它只能带来祸,这是由于他们的职位和使命不相同。如果要把这卷经传给同样好道的人,就得让他清心寡欲、斋戒善性才能授给他。有这本经的是当代的老师,接受了传授的就是弟子,不能对富贵的人就特别看重,对贫贱的人就特别轻视,谁违反了这个传授《阴符经》的规则,就会损寿二十年。在你本命年的生日那天读七遍《阴符经》就能对养生有益,可以增加寿数。每年的七月七日,要抄写一部《阴符经》藏到名山的石洞中,也可以增加寿数。”过了半天,老妇又说:“已经下午了,我有些麦子做的饭,咱俩一起吃吧。”说罢老妇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葫芦,让李筌到山谷里弄些水来。水装满后,葫芦忽然有一百斤重,李筌拿不起来,葫芦就沉到泉里去了。等李筌回来,老妇已经不见了,见石头上留着几升麦饭。李筌有大将的才学胆略,曾著了《太白阴符》十卷,他也是个当宰相的人才,还著有《中台志》十卷。但当时的jianian相李林甫排斥他,始终没有得到很高的官位,后来李筌就进入名山访道,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