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四十八神仙四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四十八神仙四十八 (第4/4页)

客满座,用它来倒酒,会整天不竭,只要倒就有。有时让他喝酒,就是喝一百斗也不会醉。夜里就把头发下垂在盆中,那些酒就顺着头发滴进盆里,曲药的香味,总是一毫不减。有时和猎人聚集在一起,其中有的游览者不是朋友。一会儿看见有十几个人,仪表容貌没有什么区别。有时扔朱箓在空中飞,就可以飞到千里之外。用布巾擦拭病人,没有不应手就好的。唐宣宗召见轩辕先生,把他请进宫内,给他的待遇很优厚。唐宣宗问他说:“长生的道术可以得到吗?”轩辕集说:“废止歌舞和女色,去掉食物的滋味,对待哀和乐象一件事,施舍恩惠不偏不倚,自然和天地会合恩德,日月齐明,到达尧、舜、禹、汤的治道。长生不老的方法,算得上什么难呢?”唐宣宗又问轩辕先生的道术与张果老相比,谁能胜过谁。轩辕先生说:“我不知道其他人,只知道我比张果老少。”等轩辕先生退出去以后,皇上就派嫔御拿来金盆遮盖白鹊来试轩辕先生。当时轩辕集正在他住的地方休息,忽然对那里的太监说:“皇帝怎么能再让老夫射覆呢?”那些太监不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在这时唐宣宗下诏让轩辕集快去。轩辕集才到玉阶就对宣宗说:“盆下白鹊,应该早放它。”唐宣宗笑着说:“先生早已知道了。”轩辕集坐在皇帝的床前。唐宣宗命令宫中人进茶水。有宫中人笑话轩辕集容貌古怪,衣着朴素。转眼之间头发稠黑,红嘴唇,年龄十六七的宫中人就变成老年妇女,皮肤粗糙。像鸡皮一样,驼背,鬓发稀疏,在唐宣宗面前涕泪交流。唐宣宗知道这是宫中人的过错,于是让她拜求轩辕先生,她的面貌又象原来一样了。唐宣宗顺便说京师没有豆寇荔枝花,一会儿,这两种花都连接着叶子,花各近百朵,新鲜芬芳象才折下来的一样。又赏赐柑子。轩辕先生对唐宣宗说:“我山下的,香味超过这个。”唐宣宗说:“我没有得到呀!”轩辕集于是取来皇帝面前的碧玉瓯,用宝盘盖上它,一会儿,撤去宝盘,马上柑子到了,香气芬芳,充满大殿,柑子的个头儿很大。唐宣宗吃它,赞叹它甘甜味美,没有能比得上它的。唐宣宗又问他说:“我能作几年天子?”轩辕先生就拿过笔写:“四十年。”但十字跳脚。唐宣宗笑着说:“我怎么敢奢望四十年呢?”等到唐宣宗晏驾,是十四年。轩辕先生最初告辞归山,从长安到江陵,在布囊中拿出金钱,用它布施贫困的人,约有几十万钱,护送他的宦官跟随着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忽然,轩辕先生在他住的客舍丢失了,使臣惶恐不能自安。过了几天,南海奏报轩辕先生返回罗浮山了。

    李元

    谏议大夫李元。曾经隐居在嵩山的茅舍。因为冬天寒冷。对着门生起旺火,有一个老人戴着大帽子,直接走进来烤脚,过了好长时间,老人问李元说:“能够和我一起离开这里吗?知道你有志向。”于是老人自己介绍说:“我是秦时的宦官,因为避祸获得了道术。”于是摘去帽子,须髯飘洒,很雄伟。老人又说:“这些须髯都是在山中长出来的。”李元想了很久,这才回答说:“我的家事还没了,再过几天可以不?”老人揭然而起说:“原来你的意思是这样!”于是出门一直走了。李元牵着老人的衣服羞愧地再三道歉,但也不可以让老人暂停。第二天,李元去寻找老人,没有一点他的踪迹。

    韦卿材

    卢元公信奉道术。空闲的日子和朋友谈论,必定涉及有关神仙的事情。他说,我有一个表弟,叫韦卿材。大和年间,经选择合格,授官江淮县的县令,赴任出京那天,亲戚朋友都来相送。离开灞水浐河的时候,已经日落黄昏了。走了一二十里以外,觉得道路逐渐异常,不是往常日子经过的地方,再向前望,有灯光闪耀的样子,林木青翠茂盛,好像不是人间。不久,有一个人在马前拜见。象州、县里担任侦察任务的官吏。他问韦卿材说:“从什么地方到这里?这不是俗世。”不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到,对先前那个拜见的人说:“既然到这了,就需要快报告给上公。”韦卿材问他们道:“上公是什么品级呀?”官吏也不回答,退了几步转身跑着离去了。不一会儿,大声连续呼喊说:“上公到!”韦卿材下了马,小步跑着进了门,里面却是高大的房屋,刻画的墙壁,一层一层的楼阁,曲径回廊侍卫森严肃穆,极似王侯。看见一个人,年龄约有四十岁,头上戴着平常的头巾,身上穿着朴素的衣服。在远处对韦卿材说:“上到台阶上来。”韦卿材叩拜而上。命令他坐下,慰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佳肴、美酒、茶水、果品之类的设置。上公慢慢地对韦卿材说:我因为世道混乱,许多人家或家族,聚集起来,逃避在这里,众人推举我为长,强迫叫我“上公”这几百年来,也没号令约束,仅仅是任其自然罢了。公能够到这,是我们这尘俗之地的荣幸,这里不可以久留。公应当快一点离开。上公命令手下人拿来十匹绢赠送给韦卿材。韦卿材出门上马,去寻找旧路。回过头来看,再也看不到所见的一切了。半夜,月光不明亮,韦卿材只能让马随便走。到天明,就已经在大路上了。在旅馆中暂时休息。向别人询问昨天所见的事,没有能够知道的人。取出绢来看,光亮洁白,可以照影。韦卿材于是包裹着绢暂且入京,到亲友家去,一五一十地述说了他遇到的那件事。顺便把绢分别赠给自己亲近喜爱的人。韦卿材说,约莫那个地方,是在骊山蓝田之间,大概是地仙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