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一百三十五征应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一百三十五征应一 (第3/4页)

帝的吉祥之兆吧。

    汉高祖

    荥阳南面的原野上有一口破旧的井,当地的老人说:“汉高祖曾经在这个井里躲避过项羽,被两只鸠鸟救了。”所以世上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汉高祖当时避战乱,躲藏在破井里,有两只鸠鸟落在井上面,谁知道井下面还有人呢。以后汉朝每年正月的第一天,就要放两只鸠鸟就是从这开始的。

    陆贾

    将军樊哙问陆贾说:“从古到今,人们都说做皇帝的人是上天授给他们以重任,还说事先都有吉祥的征兆,难道真有这样的事吗?”陆贾回答说:“确实有”接着又说:“眼睛如果跳,就要有美酒佳肴;灯如果冒火花,就能得到钱财;中午喜鹊如果叫,就要有人来;蜘蛛如果聚集,就会有高兴事。小事都有这样的征兆,大事也应当是这样。所以说,眼睛跳,就要祷告;灯冒火花,就要拜谢;中午喜鹊叫,就要喂它;蜘蛛聚集,就要放了它。如此说来,更何况是天降下的珍宝,皇帝的重位,不是上天授给,怎么能够得到呢?吉祥的宝物就是一种信号,上天用宝物做为信号,反映到有德之人的身上,所以说是吉祥的征兆。上天如果没有信号,就是凭着武力也不能得到。”

    汉元后

    元后在家时,曾经有个白色的燕子嘴里面含着块石头,象手指甲那样大。掉下来后落在筐里。元后拣起石头,那石头就自然地分成了两块,其中上面写有文字说:“母天后地。”于是就又合在一起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就是天书啊。元后后来做了皇后。她经常将这块石头放在装玉玺的盒子里,称它是“天玺”

    后汉章帝

    后汉章帝永宁五年的时候,条支国来献上了一只奇异的鸟,鸟的名字叫鳷鹊。它高有七尺,能听懂人语。这真是国家如果太平,那么群鸟也会鸣叫啊。

    吴大帝

    吴国孙权在武昌樊山下打猎,遇见一个老太太,她问孙权有什么收获,孙权说:“只获得了一只豹。”老太太说:“为什么不把它的尾巴树起?”说完老太太就不见了。孙权称帝于江东时,在山下为它立了庙。

    魏明帝

    魏明帝时,泰山下出产一种有连理一样花纹的石头。有十二丈高,形状象柏树。它的花纹和色彩非常鲜明焕发。好象人工雕刻的一样。上面和下面都连在一起,中间是离开的,有五尺多宽。当地的人们说,在秦朝末年,两块石头相距有一百多步,满地都是荒芜的杂草,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等魏明帝之初,发现两块石头渐渐的靠近了,就象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那样的形状。属土王阴之类,魏时把它叫土德。这是神灵显现的征兆。另外沛国有个叫戊己的地方,是土德的吉祥美好的地方。就在那里修建了一个戊己坛,坛象黄色星星一样照亮了夜空。又在那里建起了昂台,在那上面写上祭文说:这是魏的分界。从此每年都要修整并在这里祭祀。

    晋司马氏

    水星的精华落到了张掖郡柳谷里,变成了黑色的大石头,宽一丈多,高三尺。到了后汉末年,石头渐渐有了文彩。却不很分明。到魏青龙年间,忽然象打雷似的震天动地,在百里之外都能听见,那石头自己竖立起来,变成了白色,上面有牛马仙人以及玉镮玉玦、文字的图像。后来司马氏做了皇帝,认为是符合了金德。

    白燕

    魏禅晋之年,在北面的皇宫门前有个白色的燕子,人们认为是神物,就用金笼把它装起来放在了宫里,过了十天白燕不知哪里去了。议论的人们都认为晋是金德吉祥。从前师旷的时候,有白燕飞来筑巢,认为是吉祥的征兆。后来师旷就在晋做了官。古今的议论是相符合的。

    晋武帝

    晋武帝做抚军时,在府内后堂忽然长出了三棵草。那草的茎是黄色的,叶子是绿色的,那黄色的茎就好象金子,抽出的绿叶就好象是翡翠一样。枝条柔弱好似金簦。有个羌族人姚覆,他的字叫世分,是个养马的。他有卜算阴阳的本领。说:“这草是金德的吉祥物。”武帝就把这草给了张华,张华就做了一首金簦赋说:“玩九茎于汉庭,美三珠于兹馆,贵表祥乎金德,比名类而相乱。”

    晋惠帝

    高堂隆曾经在邺的宫殿的柱子上刻字说:“以后的若干年,应当有天子住在这里。”等晋惠帝到邺的时候,正好和柱子上所刻年代相同。

    晋元帝

    晋中宗做丞相时,有一只麻雀飞落在了小鸡的背上,将它赶走又回来了,象这样赶走又来有两三次。有个会占卜的人说:“鸡属酉,酉属金,所以麻雀前来,这就是做皇帝的象征。”接着又说:“元帝时,有三只麻雀一齐登在了一只雄鸡的背上,所以元帝三进安东厅。”占卜的人认为中宗应当三进爵位才能做天子。

    蜀李雄

    蜀国有个长老说:“宕渠从前是赛国,所以现在有赛城、卢城。”秦始皇的时候,有个人高二十五丈,发现了宕渠。秦史胡毋敬说:“这以后五百年以外,一定有非同一般的人物做皇上。”等到李雄称王,他的祖先就是宕渠人。有见识的人都认为这是应验了秦史胡毋敬的说法。

    宋高祖

    晋安帝的时候,冀州桑门有个法珍和尚告诉他的弟子普严说:“嵩山的神告诉我,江东有个刘将军,是汉家的后代,他应当做皇帝。我把三十二枚璧玉和一块金子给了他,是刘氏几代次数的卜算。”普严把这事告诉了同学法义。在安帝义熙十三年的时候,法义在嵩山的庙里的一个石坛下面,果然找到了璧玉三十二枚。后来有天下三十二世,相继共有八个皇帝,共享帝位六十年。

    宋孝武帝

    南朝刘宋元嘉七年的五月,武陵发大水,善德有大山崩裂,剩下了两块一丈多高的大石头,象人的模样。雕刻的十分精细奇巧,形体非常完备是古代刻制的式样。有个会卜算的人说:“武陵这个地方出天子。”那年的八月,孝武帝在后宫出生了。十五岁被封为武陵王,到三十岁就做了皇帝。

    宋明帝

    南朝宋明帝自述说:“我当初被封为湘东王,住在侍中卫尉府。孝武皇帝给我在萧惠建了个住宅,刚开始建造,挖池,获得了一枚红色的宝玉。颜色就象红色的布帛,半圆半方,有五斤重,光华润泽闪闪发光。世祖死了,少帝继承了王位,我从姑熟进入朝廷。住在西面的宅院里。少帝性情狂暴,讨厌听到直言的话,喝醉了酒做了非法的事,我急忙劝谏他,他却非常气愤,就让人拿着木杖严加防守。左右文武都惊慌恐怖逃走了。西面的住所就空荡无人了。于是老百姓全都进入了西宅,随意的抢夺财物,一丝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