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八神仙十八 (第2/4页)
翁曰:“牵牛蹊人之田,信有罪矣。而夺之牛者,罪又重矣。”文因稽首谢过。翁云:“过而知改,是无过矣。此猪前缘,应有其报,君无谢焉。”翁呼文通至厅上,见十数书生,皆冠章甫之冠,服缝掖之衣,有博士,独一榻面南谈《老子》。又见西斋有十人相对,弹一弦琴,而五声自韵。有童子酌酒,呼令设客。文饮半酣,四体怡然,因尔辞退。观其墟陌人事,不异外间,觉其清虚独远,自是胜地,徘徊欲住。翁乃遣小儿送之,令坚关门,勿复令外人来也。文与小儿行,问其始末,答曰:“彼诸贤避夏桀难来此,因学道得仙。独榻座谈《老子》者,昔河上公也。仆汉时山阳王辅嗣,至此请问,《老子》滞义。仆自扫门已来,于兹十纪,始蒙召进,得预门人,犹未深受要诀,只令守门。”至洞口,分别殷勤,自言相见未期。文通自所入处,见所用弩皆已朽断。初谓少顷。已十二年矣。文通家已成丧讫,闻其归,乃举村惊疑。明日,与村人寻其xue口,唯见巨石塞之,烧凿不可为攻焉。(出《神仙感遇传》) 杨伯丑 杨伯丑,冯翊武乡人。好读《易》,隐于华山。隋开皇初,文帝搜访逸隐,闻其有道,徵至京师。见公卿不为礼,人无贵贱,皆汝之,人不能测。帝赐衣,着至朝堂,舍之而去。常被发徉狂,游行市里,形体垢秽,未尝栉沐。亦开肆卖卜,卦无不中。有人失马,诣伯丑卜之,伯丑方为太子所召,在途遇之,立为作卦,曰:“可于西市东壁南第三店,为我买鱼作鲙。”如其言,诣所指店中,果有人牵所失马而至,遂擒之。何妥尝与论《易》,闻妥之言,笑曰:“何用郑玄、王弼之言乎?”于是别(别原作测,据明抄本改)理辨答,思理玄妙,大异先儒之旨。论者谓其有玄机,因问其所学,曰:“太华之下,金天洞中,我曾受羲皇所教之《易》,与大道‘玄同’,理穷众妙,岂可与世儒常谈,而测神仙之旨乎?”数年复归华山上,后世世有人见之。(出《仙传拾遗》) 刘法师 唐贞观中,华阴云台观有刘法师者,炼气绝粒,迨二十年。每三元设斋,则见一人,衣缝掖,回黧瘦,来居末坐,斋毕而去。如此者十余年,而衣服颜色不改。法师异而问之,对曰:“余姓张,名公弼,住莲花峰东隅。”法师意此处无人之境,请同往。公弼怡然许之曰:“此中甚乐,师能便住,亦当无闷。”法师遂随公弼行。三二十里,扳萝攀葛,才有鸟径。其崖谷险绝,虽猿猟不能过也,而公弼履之若夷途。法师从行,亦无难。遂至一石壁,削成,高直千余仞,下临无底之谷。一迳阔数寸,法师与公弼,侧足而立。公弼乃以指扣石壁,中有人问曰:“为谁?”对曰:“某。”遂划然开一门,门中有天地日月。公弼将入,法师随公弼亦入。其人乃怒谓公弼曰:“何故引外人来?”其人因阖门,则又成石壁矣。公弼曰:“此非他人,乃云台刘法师也,与余久故,故请此来。何见拒之深也?”又开门,纳公弼及法师。公弼曰:“法师此来甚饥,君可丰食遣之。”其人遂问法师便住否?法师请以后期。其人遂取一盂水,以肘后青囊中刀圭粉和之以饮法师,其味甚甘香,饮毕而饥渴之想顿除矣。公弼曰:“余昨云山中甚乐,君盍为戏,令法师观之?”其人乃以水噀东谷中,俄有苍龙白象各一,对舞,舞甚妙;威凤彩鸾各一,对歌,歌甚清。顷之,公弼送法师回。师却顾,唯见青崖丹壑,向之歌舞,一无所睹矣。及去观将近,公弼乃辞。法师至观,处置事毕,却寻公弼。则步步险阻,杳不可阶。法师痛恨前者不住,号天叫地,遂成腰疾。公弼更不复至矣。(出《续玄怪录》) 译文 柳归舜 元藏几 文广通 杨伯丑 刘法师 柳归舜 柳归舜是吴兴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时,柳归舜从江南乘船去巴陵,江上起了大风,把船吹到君山(又名湘山,在湖南洞庭湖中)下面,只好拴船登岸。顺着小路不觉走了四五里,兴致很高地跨过小溪山涧,也不顺着路走了。忽见道旁有一块大石头,整个石头都透明铮亮,又圆又平,方圆六七亩大小。石外都长满了翠绿的竹子,像盆口那么粗,有一百多尺高,顶端都触到了云彩,郁郁森森映着蓝天。一阵清风吹过,竹林发出了动听的音乐声。大石的中央长着一棵树,一百多尺高,枝干是彩色的,树叶有盘子那样大,花的直径有一尺宽,花瓣深蓝色,花中飘出奇异的香气笼罩着周围,如烟似雾。树上有好几千只红嘴绿毛二三尺长尾巴的鹦鹉上下翻飞,互相叫着彼此的姓名,有的名叫“武游郎”,有的名叫“阿苏儿”,有的叫“武仙郎”,有的叫“自在先生”,还有的名叫“踏莲露”、“凤花台”、“戴蝉儿”、“多花子”有个鹦鹉唱着歌,并说:“我这个歌儿是汉武帝时的钩弋夫人常唱的,歌词是‘戴蝉儿,分明传于君王语。建章殿里未得归,朱箔金缸双凤舞’。”名叫阿苏儿的鹦鹉说:“我记得阿娇听了这个歌以后在深宫里流泪了。”接着就唱道:“昔请司马相如为作《长门赋》,徒使费百金,君王终不顾。”这时又有只鹦鹉开始背诵司马相如的《大人赋》。这鹦鹉背完了《大人赋》后说:“我当初学这首赋时,被赵昭仪用头上的宝钗狠抽了一顿,当时把我痛坏了,但我到底还是背出来了,成了我的一件绝活儿。”名叫武游郎的鹦鹉说:“我当年见过汉武帝,他乘着镶金的船在宫中的积翠池里泛游,自己吹起了紫玉笛,吹得十分动听,皇上十分高兴,李夫人就伴着笛子唱起了歌,歌词是:‘顾鄙贱,奉恩私。愿吾君,万岁期。’”这时叫武仙郎的那只鹦鹉就问柳归舜“你贵姓?排行第几?”柳归舜说:“我姓柳,排行十二。”鹦鹉说:“柳十二郎从哪里来?”柳归舜说:“我要去巴陵,遇到大风船靠了岸,一时高兴走到了这里。”武仙郎就说:“柳十二郎由于遇风得以来到这仙境,这真可谓因祸得福了,然而我只是一只鸟,不能为你效什么力。不过我可以为你转达桂家三十娘子,请她接待你。”说完就向远处喊道:“阿春,来客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