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一百四十三征应九 (第4/4页)
概意思是:解停滞消壅肿,一天的暂时利益很好,等到瘠气侵入精髓,终身的害处很大。获得益处就归功于茶力,遇到祸患则不说是茶带来的灾难。难道不是福临近容易知道,灾祸远离很难看见吗?后来他一直集贤著书,不多久因热疾突然死了。当初他曾梦到自己穿上衣服戴上帽子上北邙山,亲友们都来相送。等到了山顶,回头看竟没有一人。心里厌恶这件事。等他死了,亲友送葬到北邙山。果然同当初的梦相同。玄宗听说这件事也为他悼念,赠谥号朝散大夫。 杨慎矜 唐朝的杨慎矜,是隋朝宫室的后代。他的父亲崇礼,曾任太府卿,死后葬在少陵原。在他的封地内,草木都流血,守墓的人把这件事报告给杨慎矜,慎矜很恐惧。问史敬忠怎么回事。史敬忠会法术,对慎矜说:“可以祈祷免祸。”于是就在慎矜的后花园大摆法事。慎矜上朝回来,就光着身子戴上脚镣和手铐,坐在荆棘丛里。象这样过了几十天,草木也不流血了。敬忠说:“可以免祸了。”慎矜觉得惭愧,就把奴婢明珠赠送给敬忠了。明珠是很有姿色的。敬忠他们经过八姨门、八姨正好登楼,那楼又临近大道,八姨认识敬忠,就派人对敬忠说:“怎么得到一个从车?”敬忠没有回答。八姨就让人去掉车帘看里面。八姨于是坚决让他们留下,邀请敬忠上楼坐一会儿,然后说:“后面车里的美人,送给我好吗?”因此叫人赶那辆车进来,敬忠不敢抗拒。八姨第二天进宫,让明珠以侍婢的身份随从。皇帝见到很奇怪,问明珠是哪里来的。明珠说:“我是杨慎矜家里的人,最近赠送给史敬忠了。”皇帝说:“敬忠是什么人,杨慎矜就赠送给他奴婢。”于是明珠就把杨慎矜信巫术的事全都告诉了皇帝。皇帝很生气,把这事告诉了李林甫,林甫平常就忌妒慎矜的才能,认为他以后一定会作宰相。便用吉温暗害慎矜,因为林甫曾有憾于慎矜。马上就罗织罪名。下令吉温审理此案。吉温到汝州找到敬忠,诬陷慎矜因为自己是亡隋的后代,暗中密谋反叛,将要恢复祖宗的家业。于是杨慎矜赐自尽死,其家族也未幸免。 王儦 唐朝太子仆通事的舍人王儦。肃宗重登皇位后被降官。因为被人告发,囚禁在御史台。王儦未被囚禁的前一年九月,一天夜晚他与宠爱的妾在堂下坐着,有一颗象盎那么大的流星,光明耀眼,坠到井里,在井里很长时间还很亮。派人到井里寻求,什么也没有。王儦害怕出了宅院。囚禁流徙到播州,但他却没有想到,走到凤州,背上生毒疮崩裂而死。 崔曙 唐朝崔曙考中进士。作明堂火珠诗赎帖。诗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当时认为是警句,等到来年崔曙死了,只剩下他的一个女儿名叫星星。人们才领悟他自己的预言。 元载 唐朝元载作宰相时,大白天有一个书生来求见。接见后,那书生参拜后说:“听说你品格高尚,仁德而喜欢有才能的人。我就献诗一篇,用来寄托我的敬意。诗是这样的:‘城南的路长没有住宿的地方,荻花飘飞好象柳絮。海燕衔泥想要作窝,空屋里没有人又飞走了。”元载不明白他的用意。书生出了门就不见踪形了。后来过了一年多,元载被法办其家也破败了。 彭偃 唐朝大历年间,彭偃未作官时,曾经有人对他说:“您会因得到珠而富贵,后来就会有灾祸。”不久他作官有了罪过,被贬官作澧州司马。到了澧州,因江里的蚌很多,他很高兴,认为可以取珠了,立即命人采蚌,结果采到很多。然而以前那句话并没有应验,等到朱泚造反,召彭偃作伪中书舍人,他才领悟得珠是朱泚。后被杀死。 刘淝 唐朝贞元年间,淮西有战事。当时刘淝仅是一名小将,每次潜伏捉俘虏,淝必定在里面,前后多次受重伤,有四次将近死亡。后来又一次因为月黑风大,又命令他去捉俘虏。淝很气愤激动,深入敌后,心里想这次必死无疑。走了十多里,因为疲乏坐着休息刚要睡,忽然有人叫醒他,给他两支蜡烛,说:“你将有大贵,但心里要想着这两支烛在,就没有什么忧患。”刘淝后来提升为大将,常常见到烛的影子在双旗上。后来不再见到烛了,就得病回到京城死了。 韩滉 唐朝的丞相韩滉从金陵入朝。一年多后,在扬子江中,有龟鳖满江飘浮流下。正在这时,韩滉在城中死了。人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 严震 唐朝司空严震,梓州盐亭县人。居所靠釜戴山。只要有鹿鸣叫,严家必定有一个人死。有一天,有一个表兄与严震对面坐着。又听到鹿叫,他的表兄说:“釜戴山中鹿又叫。”严震说:“这回多半要应验到表兄身上。”他的表兄立刻说:“我不是严家子弟呀,该是三兄与四兄吧。”没过几天,严家子弟果然有一人死亡。这是多么奇怪啊! 李德裕 唐朝卫公李德裕当初任太原从事。看公文中文水县的呈文中称:“武士彟在文水县的墓前有石碑。元和年间,忽然guitou不知去向,碑上有十一处武字,都被刻掉。”那个石碑高大如华山,不是人力所能攀上刻掉的。没过半年,武丞相被人害死。 李师道 唐朝李师道已经凭借青齐而反叛,章武帝将讨伐他。经几年时间皇帝的军队不能得胜。师道更骄傲了。曾有一天,师道在厅堂坐着,他的床前有银鼎,忽然互相撞击,其中一个鼎的耳、足都掉了。一个多月后,刘(概系师道部下)悟亲手杀了师道,青齐之乱立刻平息。大概是银鼎相撞的预兆吧。 韦温 唐朝韦温治理宣州,在头上生了疮,因此托付后事给女婿,并且说:“我二十九岁那年,当校书郎,作梦渡浐水,在江中间见到两个官吏,抱着官牒召我,一吏说:“他的坟太大,须万日的功夫,今天还不到。”现在正好万日,我难道能避免吗?”不多几天就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