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九十八异僧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九十八异僧十二 (第4/4页)

兴元上座

    兴元县西郊有座寺庙,上座僧人常常喝酒吃rou,下面的许多僧人都跟着效仿。有一天早上寺庙里做了许多大饼,上座僧人招呼着一群门徒,走进了专门停放尸体的山林。他用大饼包着腐尸的rou吃,一块一块地吃起来没完。僧人们一个个捂起鼻子就跑。上座僧却说:“你们只有能吃此rou,才能吃其他的rou。”从此以后,佛教徒因为能吃此物更修行精深了。

    赵蕃

    唐朝国子祭酒赵蕃,文宗大和七年时任南宫郎。一天,忽然有个僧人到他门前讨饭,并且对僮仆说:“我要见见你家赵公。可以吗?”僮仆报告了赵蕃,赵蕃就让把僧人领进屋,又让他坐下。僧人说:“你要面临忧患,但这忧患也是可以消除的。”赵蕃急忙施礼祈求消除之法,僧人说:“送给我一千五百把剪刀,说不上就能解除你的祸患。不然,你要离开朝廷而去东南一个郡任职。”赵蕃答应了他,约定明天把剪刀送去,并且询问僧人的名字与住所,僧人说:“我住在青龙寺,法安是我的名字。”说完他就走了。第二天,赵蕃就备齐了剪刀派人给送去。使者到了青龙寺时,根据相貌在僧人群里查找法安,僧人们一个个都不像。他便询问法安师父在什么地方。全寺庙都找遍了,也没见到法安的音讯和踪迹。过了几天,赵蕃离开京城出任袁州刺史。

    怀浚

    秭归郡草圣僧人怀浚,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唐昭宗乾宁初年到了秭归。他能预测未来的事情,每次都像神灵一样准确。爱好草书,对于儒教、佛教、道教等思想学说,乃至于诗歌、笔记、小说等文字,无不广泛涉猎,都能驾驭运用。别人跟他说话时,他只是哼哼哈哈而已。乡里人都把他当做神人圣人看待。秭归刺史于公以“惑众”之罪名把他绑了去审问,他用诗歌代替状子道:“家在闽川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如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又一次审问他,他又用诗回答道:“家住闽川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而今不在红花处,花在旧时红处红。”郡守以为他是异人,就把他释放了。推究他的那两首诗的含义。似乎说的是在海中的事,怀浚莫非是杯渡之流吗?过路的行人在路过此地时,必定泊船停车前去访问他。他在告诉人家吉凶之事时,只写几句文字,一直不明说。事过之后,往往都能应验。荆南大校尉周崇宾访向他时,他写了几个字送给他,这几个字是:“付皇都勘”尔后氏入朝进贡,因为朝廷军队南下讨伐,周崇宾被拘囚在南府,终于被杀死了。押衙孙道能访向他时,他写的几个字是:“付竹林寺”这年孙道能死了,安葬的地点就是过去一座竹林寺的旧址。皇甫铉知州访问他时,他画了一个人带着枷,有一女子在旁边。后来皇甫铉因为娶了民家女子一事吃了官司,被关押在官府里。波斯人穆昭嗣年幼时爱好制药的技术,跟着父亲去访问怀浚时,怀浚画了一个道士手把胡卢坐在云端,并在画上题字道:“指挥使高牒衙推。”穆昭嗣后来因为药做得好,很有疗效,南平王高从海给一套官服,让他统摄府内衙推。南平王出师讨伐荆州时,怀浚师寄给南平王两句诗:“马头渐入扬州路,亲眷应须洗眼前。”这一年南平王输诚于淮海,才得以解脱了重围。类似的例子很多,其他的就不能一件件都写在这里了。有一天,怀浚在院子内的芭蕉叶上题写道:“今日还债。”因为州县之中没有比他更贫穷的,所以当天并没人杀害他。后来有一天被人害死了,尸体就象活着时一样,表情很自然,刺史高公将他遗体火化了。

    智者禅师

    唐代,越州山阴县有个智禅师。寺庙院里有个池塘,他经常赎回被人扑捞的生物放到池塘里。池塘里有一只大鳄鱼,有三尺长,总吃池塘里的鱼。禅师把它当作祸患,便把它送到禹王庙前面的池塘里去了。到了夜晚,这只大鳄鱼又自己回来了。禅师对它诅咒道:“你不吃我的鱼,就随你呆在这里。”从此,鳄鱼到池塘外面排粪时,排出的全是黑泥。禅师到池边一召唤它就爬上来,趴在禅师面前。过了几十年,这只鳄鱼慢慢长到七八尺长。禅师去世后,鳄鱼也看不到了。

    法本

    晋朝天福年间,考功员外赵洙说,近日有个僧人从相州来到京城,对他说:“贫道在襄州禅院里与一个叫法本的僧人一起避暑,朝夕共处,情投意合。法本经常说:‘贫道在相州西山中住持竹林寺,寺前有石柱。他日有闲暇时,请你一定去访向我。’”这位僧人一直惦记着法本的话,便去相州寻访法本。他到了相州西山下的村庄,在一座寺庙里寄宿。他问村里的僧人,去竹林寺还有多远。村中僧人指着远处孤峰的侧面说:“那个地方就是竹林寺。自古以来代代相传,说那个地方是从前圣贤所居之地。但是现在只保留下竹林寺的名称,并没有寺院房舍。”这位僧人表示怀疑,第二天一早就朝那里走去。走到竹林丛中,果然看到有石柱,但除了石柱之外,再也看不到可供找寻的标志。他想起法本临别时说过,只要敲上石柱就能见到他本人,于是就用手中的小锡杖敲了石柱几下。顿时风雨四起,眼前漆黑一团,咫尺之内都看不见东西。眨眼之间又豁然开朗,耳目为之一新,只见楼台双双耸立,自己就站在寺庙的山门跟前。不大一会儿,法本从寺内走了出来,两人相见十分高兴,又问起当初在襄州相处时的往事,然后就领着这位僧人穿过重门,走上秘殿,参见法本的老前辈。老前辈询问法本为什么领进这位僧人来,法本说:“早年在相州一起避暑时,约他来此访问我,所以他才来到山门下的。”老人家说:“请他吃过饭后就出去吧。在这里没有他的座位。”吃完饭后,法本送他到山门。于是两人相别。他与法本刚刚分手,就见眼前天昏地暗,不知该往哪里走。转眼之间,他已站在竹林丛中石柱旁边,刚才看到的一切全不见了。由此可知,古代圣贤在世间是存在的,只不过他们的存在或隐或显很难辨清而已;岂止像金粟如来等能够化身而出现在世上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