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战后 (第1/3页)
第二十五章 战后 葫芦巷海战共歼敌473人,其中怀疑为倭寇者212人,俘获庆尚水军7846人(包括伤者),收缴船只412艘,击毁敌船33艘(有18艘是在最后和倭人的交战中沉没的);我军牺牲人员197人,伤476人,被毁船只118艘。从数字上看虽然损失的船只多了一些,但是大多是年久失修需要报废的船只,而缴获的则大都是目前朝鲜水军的主力战船—龟船,这一战双方投入兵力达4万余人,战船上千艘,能得到这样辉煌的战果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其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除了指挥环节上协调不一致,救援能力不强外,最主要的就是监查机制不完善让如此多的倭寇混进了水军。 为此在我的特别提议下进行了一次战后总结。这是我力主的,虽然我不太懂军事,这一仗的胜利巧合的成分很大,没办法最近的运气实在是不错,但是一个人的运气不能一直好下去,所以必须想办法在运气还不错时候想办法看如何能留住运气,这时我想起了**他老人家。**他老人家讲的好**人有三**宝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正是有了这三件法宝才能不断的取得进步和胜利。所以我准备向**取经,要说着理论基础我还是应该不错的,咱的**概论可不是白学的,考试时的那些书本更不是白背的,被进行了那么多年的思想教育这回也该是我教育教育别人的时候了。 其实**那套理论我也就学了一个皮毛,甚至是皮毛都没弄全,现在回忆起来记得都是当初的那些考点,根本就不成体系,这三**宝知道是有,可是不知道怎么用,不过中国现代的应试教育好就好在甭管你是不是融会贯通反正大水漫灌得让你及格。因此凡是记下的考点也就都成了精华,最让我觉得有用的就是这个批评和自我批评。至于农村包围城市,土地改革什么的还是到了将来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用吧,好东西不能一股脑的倒出来啊!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我绝对信奉的,所以如何抓住眼前的这支军队是我的当务之急,说服了几乎全部的人后,在三道水军统御府衙门,我召开了这次“全军高级干部会议”到会的不光有柳德恭、金起宗 养性、李哲这样的将领(李哲我准备让他做个一道的水军节制使),还有被俘的庆尚水军节制使安龙焕,安龙焕是被我的诚意打动的,带伤参加了这次会议,这些人都是目前朝鲜举足轻重的人物了,将来更会节制一方,所以必须好好把握。 在公布完这次的战果统计后,我说出了此次战役的不足,在场的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这次战役是堪称完美的,众人精心筹划了两天最后得到这样的战果在朝鲜历史上已经是绝无仅有的了,还有什么不足的呢,简直是吹毛求疵。只是碍于我的面子没人出声罢了。从现场的形势看来我是不能不说了: “众位将军诸位都参加了这次海战,对于这样的战果可能认为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但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可以说这次的取胜侥幸的成分很多,大家不要不承认,固然取胜是好事,而且大家也都各自付出了努力,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自己的缺点,所谓骄兵必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离失败也就不远了。”众人依旧不以为然,这让我有些动怒,但是还是强压住怒火,对安龙焕说道: “安将军,请您把当日情形详细说出来吧,若是不让他们知道真相,这些人可能还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胜的是多么幸运呢!” 众人听我这话均是不解,难道这场胜利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么,将目光投向了安龙焕。这安龙焕虽说是刻薄寡恩善于钻营了一些,但是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在朝鲜水军中地位还是很高的,安龙焕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缓缓地道出葫芦巷水战背后的莘密。 “诸位大人,这事我本来是不准备说的,要将他带到棺材里去,可是没想到李大人对我恩重如山,不但救活了我的性命,还饶恕了我谋逆造反的罪行,还让我参加这个会议,我真是无颜再见各位,也愧对先人,更愧对李舜臣大人在天之灵啊,所以今天我将当日的情况说出来,信不信由大家。”说着将那日的情形说了出来。 原来安龙焕确实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心思,只是一直在犹豫,毕竟在陆地上我军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就算有纯孝君在手,也不过是占岛为王,但是没有大陆的补给,维持这么大规模的水军实在是难上加难。何况还会有一大半的朝鲜水军在柳德恭手中,胜败难料,于是安龙焕已经开始准备投诚,可这时候化身为崔秀成的德川义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