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地缘政治 (第2/3页)
一直灌输着一种新的思想,民族思想,就是不论你是什么人都是炎黄子孙,只有民族不同,没有国家不同,朝鲜之所以向明朝称臣,也是考虑了这方面的原因,让所有的人有归属感,归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而不是分裂,自立为王,分裂只是短暂的,早晚有一天朝鲜、女真、中原这些地方要连在一起,统一是早晚的事。 过了一会我打破了这种沉寂,继续我的教学:“分裂只是暂时的,大一统的中国才是长久的,这点大家必须明白,只要有你们在,国家就不会衰亡,只要有你们在国家必然强盛,所以今天你们在这里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能用于将来。别看俄罗斯和奥斯曼这样的国家离我们远但是你们早晚也会象蒙古人一样去征服四海,富有四海,一个国家和民族必学要有雄心和野心,去不断的扩张,再扩张,让我们国人的足迹踏遍整个天下,让四海的番夷都臣服于大汉的天威!” 教室里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我的发言,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作为军人他们的职责就是战斗,是征服,在这一点上我从来不遏制他们。什么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那是蒙外国人的,任何一个明眼的人都知道只要中国的国立强盛了,绝对不会干心做老二,即使我们热爱和平可是别人也热爱和平么,和禽兽说话必须用枪炮,和君子交谈我们才能坐下来说。 “但是!”我话锋一转,众人也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居安思危,假如我们仅仅满足于现状,没有长久的打算,那么俄罗斯或者是奥斯曼有一天也会变成蒙古人一样来奴役我们,包括皇太极在内,不要以为我们打了几场胜仗,就忘乎所以,这几场仗皇太极根本就未伤筋骨,虽然他的领地减少了,但是某种程度上这对他是一种好事,可以集中兵力,不再像从前那样将兵力分散在辽阔的地域上,以辽东目前的生产能力来看,再加上他这次从中原掳掠的人口,支撑他的军队应该不成问题,试问有一天皇太极也有了火炮,再加上他强大的骑兵,你们还有把握战胜他么?” 我的质问确实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自从北京一战以后,军队里轻敌和狂妄的情绪在逐渐抬头,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一般,事实上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和任何一支部队硬碰硬的打过一场仗,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的军队能否承受这种压力和打击,一旦失败会否一蹶不振。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给军队带去的是太多的投机取巧,是太多的钻营和利益,部队缺少一种气质,能顶硬上,不怕死,不计伤亡的气质。这样的部队一旦受到挫折是很危险的,就像惯坏了的孩子无法面对挫折一样。 如何打造一直胜不骄败不馁的军队是我将来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没有完成这个课题之前,我不会再轻易的派出自己的军队了,那样实在是冒险。北京之战我是占了预先知道结果的便宜,可以说这场仗我作弊了,可是随着这场仗今后历史的改变很有可能不再是我所熟悉的历史了,而且是越来越不熟悉,再靠作弊那是很危险的。 这一堂课我给学生们留了很多作业,这些作业需要他们用很长的时间来思考完成,也同样需要我的将领们用很长的时间来完成,我需要的是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指挥员和将领,他们需要学会思考,要有文化,要不断吸取经验,要善于总结,善于求变,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对我和对军队中的将领都是一个挑战… 平壤大学有一条沿江甬道,甬道两侧都是垂柳,此时正值夏日,酷暑下柳荫中江风一吹霎是舒爽,此时我和袁崇焕正在这条甬道上漫步,这是袁崇焕到达朝鲜后我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促膝长谈。 “袁督师,近来一切可好,在朝鲜还习惯么?”我客气的问道。 “李大人,督师二字就不要再谈了,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袁某人在朝鲜一切都好,这还要谢谢李大人。”袁崇焕已经没有过去的那种锐气了,对我也客气了几分,或许是时间一长,他不再小窥我了,随着和我的接触他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有对我有敌意了。 “袁督师说的哪里话,在我心中,在所有朝鲜军民心中,都知道袁督师是被冤枉的,只是为了袁督师和您家人的安全,暂时不便公开您的身份,不过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吧,您的夫人和公子已经在来朝鲜的路上了,相信不久你们家人就可以团聚了。”我笑着说道。 “什么?”袁崇焕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我,毕竟袁崇焕也是血rou之躯,也有七情六欲,自从在北京城外看到崇祯所发的布告后,他就对自己的家人十分担心,尤其是他到达朝鲜后,自己安全了自然会不时地想起妻儿。身为现代人的我如何会考虑不到这一点,统战工作么,一定要做好,这可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看着袁崇焕那神情我就知道这事做对了,袁崇焕颤抖着双唇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