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职的兽医_第十八章不称职的兽医世之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不称职的兽医世之谜 (第1/3页)

    第十八章 身世之谜

    王明建双眼一时失神,那神色仿佛在痛苦中挣扎一样,随后才渐渐恢复平静。

    “先生听说过闻香教吧,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白莲教?”王明建缓缓道来。

    白莲教?白莲教我怎么没有听说过,那简直是如雷贯耳了,难不成这兄妹俩还和白莲教有瓜葛。王明建没有等我回答接着说道:

    “白莲教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始于东晋净土宗的祖师慧远。慧远曾在庐山建立白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称莲宗,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至南宋初吴郡和尚茅子元依照净土弥陀派创建“白莲宗”主持者既有僧侣,也有在家信徒。白莲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为号召,形成了一大批有家室的教徒,称白莲道人,因为他们“在家出家”不剃发,不穿僧衣,又被称为不剃染道人或有发僧。到了元朝白莲教受到朝廷承认和奖掖,进入全时期,由白莲道人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数十,规模堪与佛寺道观相比。堂庵上供奉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合称弥陀三圣)等佛像,上为皇家祝福祈寿,下为地方主办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筑桥之类的善举。

    然而经过长期流传,白莲教的组织和教义都发生了变化,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改奉弥勒佛,宣扬“弥勒下生”还有的教徒夜聚明散反抗元廷统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红巾军的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人,他们都是白莲教徒,并且吸收了摩尼教义,创建明教,宣扬明王出世和弥勒下生反抗暴元,在韩山童等人兵败之后,朱元璋继承了明王之名,赶走了蒙人取得江山。因为这江山是明教打下的,故其国号不得不称一个“明”字,不过,朱元璋在立国之后,即大力打压明教信徒,专门开始针对白莲教等派别予以禁止,例如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ˇ婆,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众等会,一应左道异端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为首者,绞(监候);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自此白莲教日渐式微。

    其实白莲教来源于佛教又有别于佛教,现在白莲教所谓的经卷,无非就是佛教,摩尼教,道教,儒家经典的拼凑,所以各教派都不承认他的存在,偏偏他又因教义浅显、修行简便而得以传播发展的极快,自然招来各家所忌。”王明建一席话说的是头头是道,将白莲教的发展渊源讲得一清二楚,让我这个现代人也受益匪浅,没想到金庸笔下的《倚天屠龙记》还真是有史学根据,并非杜撰,更没想到朱元璋的底子竟然是白莲教。这也难怪他要大肆取缔所谓的邪教了。

    对于白莲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因为很多历史书都将之归为借助迷信敛财的邪教,并且很多农民起义都从这白莲教而起,一说道他,我就自然而然的和迷信联想在一起。

    “说了这么多先生或许会问我兄妹和白莲教到底是什么关系,实不相瞒白莲教上一代教主王好贤正是我俩的父亲,我本名确实叫王明建,可是这个明应该是铭岚的铭。”

    说出了自己的身份,王铭建仿佛作了一个极大的决定,更像是抖掉了长期以来背在身上的包裹一样,深深的吐了一口气轻松了很多。

    此时的我虽然内心巨撼,可是不得不装出平静的神色,尽量的压制自己的情绪,谁能想到在自己身旁五年之久的铭岚竟然是白莲教教主的女儿,而自己如此信任甚至是将性命交托的亲卫队长也成了白莲教主的儿子,那么自然而然的他也就继承了王好贤教主的身份。如果我没有记错,王好贤的父亲王森自称“闻香教主”建立了在明代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白莲教,白莲教兴盛之时教徒不下二百万,遍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省,且组织十分严密,有大小传头以及会首等称号。白莲教置竹签飞筹,传报机要大事,据说“倾刻可传千里”后因王森的一个徒弟李国用另立会门制造分裂,把王森的事暴露了,结果王森被捕,死在狱中。王森死后,白莲教分为两支,一支由他的儿子王好贤和徒弟于宏志领导,在山东曹州一带活动,另一支则由徒弟徐鸿儒带领。后来,王好贤和徐鸿儒、于宏志等约定于1622年中秋节于河北景州、蓟州和山东郓城三方同时起义。可是由于两去配合不好,约定共同起义的计划失败,徐鸿儒临时决定单独起事。

    这是明代历史上被称为大明建立二百六十年间从未有过的大暴乱,起义军在整个北方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当时的熹宗皇帝足足调集了天津、保定等几十万大军,配合山东巡抚赵彦进行血腥镇压,历时三个月才将起义扑灭,徐鸿儒被俘。记得徐鸿儒临刑时还不胜感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