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惊喜 (第1/3页)
第九章 惊喜 皇太极对于我的提议并不感兴趣,或者说是拉不开这个脸,丢不起这个面子。不过他到是没有为难我的信使,这点我也是相信他的,以皇太极深沉的个性是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和我做文章的,他是一个很好的对手,至少值的人尊敬,把他搞得这么惨我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嘿嘿,也不要这么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谁让你把老子惹毛了,不值得同情。 看来是必须给他一些压力了,是夜一阵阵轰鸣打破了宁静的夜晚,皇太极的驻地遭受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炮击,其实深夜中火炮根本无法瞄准,它所带来的无非是一种心理压力和震撼。我和众将站在山头上欣赏着美丽的夜景,皇太极的大营里乱成了一锅粥,人仰马翻,火光冲天,那些士兵们哭爹喊娘的找不到东南西北,在大营里乱窜。 “不错,不错,夜里看景别有一番风味!”我装作斯文道,这时若是再有一个羽毛扇就能学着诸葛孔明羽扇纶巾,那岂不是快哉,我脑子里琢磨到。可惜周围众人都是武将笔墨不通,更是没人上来凑趣奉承我几句,让我多少有些遗憾。众人哪知道我脑子里在想什么,只是在闪烁的炮火中看见我诡异的笑容,心中是又敬又怕,这个夜晚让众人永远难忘,他们真正第一次近距离的见识了火炮的威力,这才哪算哪啊!这些不过是实心的铅弹,若是换成开花弹我估摸着低下的人就都差不多该报销了,这点我曾经考虑过,是否开发接近于现代的炮弹,但是考虑到这种跨越太大,最主要是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杀伤力太强还是暂时不要搞了,归咎起来还是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这一夜对皇太极也是十分难忘的,这些天来他疲于奔命,到处都受到阻击,索性就地扎营哪里也不走了,盘算着想一个好办法突围。担惊受怕的这么多夜了好不容易入睡,就被突如其来的炮声惊醒。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皇太极冲出大帐大声问道。“回禀大汗敌军偷营!” 只见四处的士兵已经炸了营,到处乱窜,营内火光冲天,人喊马嘶,却没有见到半个敌人的影子,这些天八旗已经被我折腾的成了惊弓之鸟,一碰就跳。皇太极叹了一口气颓然的蹲在地上,自己上辈子得罪了这个李开阳么,怎么老是阴魂不散啊,就不能让自己好好的睡一觉,如今皇太极已经眼窝深陷,头发蓬乱比街边的叫花子好不了多少,看着四处奔走的士兵皇太极揪心的疼痛。咬了咬牙,皇太极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皇太极的信使到了元山,完全同意了我的条件,这似乎出乎了众人的意料,没想到一晚的炮击就让负隅顽抗的皇太极这么快的妥协,虽然我也有些诧异,原本是连着这样给他一个两三夜的,但是对于能这么快就达成目的我还是很高兴。早点结束战争吧,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我不能一直在这里陪他玩… 三天后目送着皇太极带着残余的不到三万的军队从咸兴离开平原的背影后我一番唏嘘,皇太极果然不是等闲之辈。这样的奇耻大辱也能忍受,将来这个人不容小视啊,说不准还给我惹出什么乱子来,我这样算不算是放虎归山呢? 历史上早有证明,这个人心机之深、谋略之高≈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这自然与其先天禀赋有关,但所处环境和人生经历则是更重要的原因。 皇太极出生那年,努尔哈赤34岁,生母那拉氏18岁。他的生母是叶赫部贝勒扬佳努的爱女,被称为孟古格格。14岁嫁给努尔哈赤,29岁撒手归天。12岁的皇太极自此失去母爱,当年古勒山一战,孟古的堂兄布斋贝勒,战马在厮杀中被木墩绊倒,死于非命,努尔哈赤命将布斋的遗体劈作两段,将其一半归还,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那拉氏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心情抑郁所致。 皇太极少年丧母,又没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可以说是孤苦伶仃!而他的家庭,却是一个大家族。他有4个叔父,仅二叔穆尔哈齐门下就有11个堂兄弟,三叔舒尔哈齐门下有9个堂兄弟,其中阿敏门下有6位侄子、济尔哈朗门下有11位侄子。而他又有15位同父异母兄弟,亲兄弟的子侄多达一百四五十人(真是够多的,也够乱的,看吧这就是没有计划生育的坏处)。皇太极的7位同父异母的兄长由5位福晋所出,这5位福晋都是建州本部人,唯独其生母是叶赫部,而叶赫又同建州结下血海深仇,这种家庭环境,对皇太极少年时代的成长有着许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磨练了他的心志。 试问他如何会因为在朝鲜的这次挫折停滞不前或者自暴自弃呢?不会的,从我对皇太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