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第2/2页)
边的亭中休歇。鬼仙人坐在临崖的一边眺望远方,土啻蜷在她腿上熟睡,她时不时地用手轻拂土啻的额发。 “蔡公子,听闻你博览群山,遍阅诗文,你看这山脉云海如何?” 鬼仙人转过头问话,蔡七连忙道:“浩瀚壮阔,穷斐玉毕生之识所未见。” “那你可知这是什么山?” 蔡七怔了怔,如此雄极巍峨的山脉人间罕有,莫不是哪里的仙山?蔡七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但想到这半月与这些言行举止奇怪的侍女童子住在一起,便是真是登了哪处的仙山也不无可能。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主其《五臧》,盖其传递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午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縠也,弋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地,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蔡七很难得听到鬼仙人说这么一大段话,惊讶之余一时不知如何接话,见她对天下名山分布如此了解,略思索了一会道:“远古之时,大禹为治水而游走四方山川湖海,对天下地理自然了若指掌。” “夏禹治水入蛮荒,头戴斗笠,右手执耒吕,回首顾望,山川连绵。此山便是当年大禹治水途经的其中一山,唤为阳华之山。” “阳华之山?果真是仙山,鄙人材疏学潜,闻所未闻。” 一旁的火蝶插嘴:“当然,此山在凡间有凡名,阳华这名可不是凡人能知道的的。” 凡人一词说得蔡七面色发窘,想到面前这几位美貌女子不知是仙是妖,而自己只是区区寿数有终的凡人,便觉得自己更加卑微渺小起来。 鬼仙人起身道:“我们继续上山吧。” 众人继续未完的路程,趁被水阑扶着在湿滑的石阶上攀爬的时机,蔡七问她:“火蝶刚才说这山有凡名,是什么?” 水阑道:“此山又被世人称为岱,在人间被奉为五岳之尊。” “岱,岱宗!”蔡七结结巴巴道“你,你是说我们正在攀爬泰山…但,但是,泰山远距京城三万九千里,我们只是从宅子后门出来——”蔡七顿时打住,蓦地醒悟,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大宅的门后竟是泰山!” 一旁的火蝶抢道:“此处正是山道十八盘,再爬一个时辰,我们就到山巅的玉皇顶了。” “…”蔡七突然觉得腿有些发软,竟是比之前还要无力,连一步也跨不上去。 水阑觉察到他的异状,看着他发白的脸色道:“你怎么?” “你,你们可知道…”蔡七声音发抖“此道是帝王登泰山封禅时的必经之途,是帝王之路。” “那又怎样。” 蔡七面对一脸迷茫的水阑,心思一滞,心道:“是了,她不是凡人,又怎会了解帝王之尊,君臣之道。便是告诉她们,擅走此道者是大逆之罪,她们又岂会在意。” “公子。”听水阑唤他,蔡七把心中乱七八糟的念头驱去,道:“没事了,我们走吧。” 便在此时,水阑没头没脑说了一句话:“我就是这座山里的。” 是出生在这里?是曾经住过里?蔡七在心中暗自猜测。 水阑不再说话,扶着他沉默前行。 路途之上,蔡七总控制不住地偷偷地打量水阑。初时他有点畏怕她的冷漠,而后每日的接触下来,他明白非她天性如此,若说她是面无表情,则更像她根本就不拥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一样。她给他如初生婴童般纯净无暇的感觉,但又并不完全是这样。婴童至少会哭会闹,而她更像是一块没有生命,没有知觉的石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做什么都那么安安静静,缺乏应有的生气。 在更深一步地接触下来,蔡七发现,在匮乏人类感情的同时,她却拥有惊人的学识。几次交谈下来,令被京城之人推崇为大才子的他也自愧弗如,一直引以为傲的丰富学识阅历在她面前根本是沧海一粟。当认识到这一点时,他深深地感到自尊心受到强大的冲击,为此还情绪低落了半天。 然而没过多久,他便意识到她在匮乏情感的同时,必然会缺少应有的常识,以前一些怪异疏僻的举动也在此得到解释。这段时日以来,她与他渐渐亲近之后,经常会和他讨论一些话题,尤其谈到常识的话题时,她出来的话无知到要么令他瞠目结舌,要么便是哭笑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