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草解密中国大案1行长ld (第1/5页)
第二章 草根行长“勿忘 在讲述张恩照的故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叫“勿忘在莒” 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齐桓公和宰相管仲、大夫鲍叔、宁戚四人一起喝酒,喝到高兴时,齐桓公对鲍叔牙说:“为什么不给我祝酒?”鲍叔牙听了,就双手捧着杯站起来说:“希望您不要忘记流亡在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不要忘记在鲁国成为阶下囚的日子,希望宁戚不要忘记在齐都城外放牛的时候。” 齐桓公还没当上齐桓公之前,为避齐襄公之乱,逃居到莒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莒县,受尽了磨难;管仲为了公子纠曾被拘押在鲁国,吃尽了苦头;宁戚当初从卫国逃到齐国时,曾在车下喂牛,也是穷困潦倒。这三个时期,是三个人的人生中最艰苦、最难过、最困顿的时期。齐桓公继位之后,任命管仲、宁戚为重臣,三个人都有点骄傲情绪,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正直无私的鲍叔牙才借敬酒提醒他们不要忘记了那些苦难。应该说,鲍叔牙的提醒是及时的、深刻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人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多回忆过去,进而珍惜现在,继续保持以前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自己的本色。 这个典故出自《吕氏春秋直谏》,原文是这样的: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 勿忘在莒,简单说就是“不忘本” 很多人知道张恩照的名字,并不是他接任王雪冰担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而是他跟随王雪冰“前腐后继”倒下之后。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这位省部级高官来自山东莒县。 山东莒县,就是刚才成语中“勿忘在莒”的古莒国之地,地处民风淳朴的沂蒙山腹地,曾经为中国革命立下汗马功劳的沂蒙老区。张恩照是沂蒙山区里走出来的高官之一,也是沂蒙子弟中在新中国级别最高的落马官员。 根据司法机关提供的权威资料称,张恩照,男,60岁,1946年12月17日出生,汉族,出生地山东省莒县,大专文化,原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原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行长,住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某号楼某单元室,户籍所在地:上海市徐汇区某路某弄某公寓;因涉嫌犯受贿罪,于2005年6月13日被羁押,同日被逮捕,羁押在公安部秦城监狱。2006年11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张恩照犯有期徒刑15年。一审判决后,张恩照没有上诉,但却提出了到上海服刑的请求。 大上海,繁华的大上海,是沂蒙子弟张恩照的发迹之地。 勿忘在莒,张恩照此时想起他的崛起之地,是不是有点晚了? 上海故事,从城市平民拔地而起 张恩照祖籍山东莒县,解放前全家迁到上海虹口区,张恩照的父亲是一位普通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张恩照的出身用现在时髦的词汇讲,确实很“草根” 长大后,张恩照考入上海著名的重点中学复兴中学,他的学习成绩不错,然而高考时却没有考上大学。1963年,张恩照被招入上海建设银行做学徒。两年后,张恩照当上了拨款员。 据有关报道称“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上海建设银行的业务基本停顿,但山西、山东等地的几个军工厂和钢铁厂一直没有停产,张恩照因为年轻没有家庭负担,被派出专门负责这几个地方的建设拨款。所以张恩照没有被卷入当时的“滚滚洪流”也没有参与任何派系斗争,躲过了这场浩劫。 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恢复中国建设银行,但十年浩劫让建行内部的年轻人出现了断层,33岁的张恩照此时成了为数不多的中坚分子。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为了满足业务的人才需要,决定从社会上大量公开招聘人才,通过设立培训班使其速成。 张恩照因为拨款业务熟练,又是高中生,成为培训班当仁不让的授课老师。凭借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蔼可亲的平民性格,张恩照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加上张恩照骨子里山东人的直爽朴实,在学员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从1979年到1981年,培训班一共举办了3期,共培训了数百人,这3期学员后来成为上海建设银行的骨干力量,当然,这也与张恩照当上行长后的提拔是分不开的。即使后来在张恩照当上行长以后,他的这些学员私下也是以“老师”称呼他。后来,这3期学员被戏称为上海建设银行的“黄埔生”而张恩照俨然成为类似于“蒋校长”那样的“核心”人物。毕竟,当年的“张老师”后来成了一方诸侯“张行长” 据有关媒体报道,张恩照对他的学生相当义气,在提拔、住房、甚至家属的调动和孩子的工作安排上,只要能帮他都要帮。1987年张恩照就任建设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后,对自己当年学生大力提拔和重用。尤其到1990年代中期后,上海的主要支行领导以及信贷、公司业务等重要部门,基本上都是张恩照“黄埔生”的天下,其中80多名当上处级干部。 其实,张恩照不仅仅是个重情义的人,也是个勤奋好学的人。3期培训班结束后的1982年,张恩照到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了2年,获得金融管理专业大专学历。在当时,大专应该是高学历了,风光程度并不比当下的研究生差多少。 1984年张恩照从复旦大学进修后回到建设银行。此时,恰逢国家号召引入外资,鼓励成立合资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于1981年开始筹备中国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实际上和建设银行内部的投资业务一个班子两块牌子。由于张恩照有实践经验,又有学历,他被委派负责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投资业务部的筹建,这个部门对外称“中国投资银行上海分行”张恩照的身份是副行长。由此,张恩照人生的第一次大跨越开始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行上海市分行的客户上海石化总厂准备上马三期工程,由于资金不足,又等不到贷款的计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引进的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