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1:黑道风云20年_第十九节大侠刘海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节大侠刘海柱 (第2/3页)

这上面割个口子,我也没个老婆,我每天回来以后自己脱光了然后就xx巴塞进这猪rou里开始cao这块猪rou,cao个三四次以后我再切了吃”刘海柱说这些时面无表情。

    但是他可把他这几个兄弟恶心到了。

    “柱子哥,今天咱们吃的这猪rou你cao过吗?”他的一个兄弟强忍着没呕吐出来,想确定一下、核实一下。

    “当然cao过”

    “哇…”刘海柱的两个兄弟当场吐了出来

    “cao!我他妈的把这rou洗过了!洗干净了!看你俩那熊样!”刘海柱理直气壮且十分不屑这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兄弟。

    “柱子哥,你把你那东西也留在这rou里面了?”一个胃肠消化系统明显要好很多的兄弟胆战心惊的问。他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柱子哥,你在这猪rou里面内射了?”

    “恩,我不弄到里面我能弄到哪去?”刘海柱依然平静

    这个消化系统相对比较好的兄弟也承受不住了,当场呕吐不止。

    据说当时还有个没吐的,此人的神经貌似是钢铁打造的,像刘海柱一样镇定,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又说了一句。

    “柱子哥,你总cao这猪rou没意思吧?你要是对猪感兴趣,你直接找个母猪搞一下不就结了?”

    “哦,母猪也弄过,但是太松,还是这个紧。”

    唯一没呕吐的那个兄弟当场晕倒。

    小北京在叙述完这件事以后还补充说,当天在刘海柱家吃完饭的四个人后来有两个人信仰了佛教,另外两个人信奉了伊斯兰教。反正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四个人是再也没人吃过一口猪rou。

    虽然小北京的话可信程度二狗没办法核实,而且到今天依然半信半疑。但二狗认为刘海柱的做法貌似没什么不妥,毕竟,当时全中国也买不到一个充气娃娃。正所谓: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我们中国现在虽然发展很快,但毕竟还是在搞一些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离创新型国家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二狗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人聪明是无可置疑的,但国人太爱阉割人类本来就应该拥有的创新能力。刘海柱使用猪rou作为自慰的工具无疑是创新之举,但却很难为大家所接受。可悲啊!如果他的方法能通过适当的渠道予以推广,那么中国男人的性福指数是不是能madegreatprogress?(原谅二狗说了半句英文,如果说中文怕是大家联想起新闻联播,这玩意和那块猪rou差不多一样恶心)

    再者说,允许女人使用黄瓜就不许人家刘海柱使用猪rou?植物和动物区别大吗?很大吗?

    二狗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到刘海柱,那次他给二狗留下的印象非常好,认为他不但是个创新的人才,还是个行侠仗义之辈。那天赵红兵尚未携高欢私奔,带二狗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南北少林》。

    那天二狗去的是市中心的文化影院,文化影院前面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这个广场的一个作用就是法院经常来这里开公审大会,所以,还竖着一根旗杆。这根旗杆就在这个广场的正中央。

    当时我市比较著名的有四个疯子和两个傻子,在两个傻子中有一个傻子非常有名,他姓白,大家都叫他白傻子。这个傻子什么都不懂,但是唱歌唱的非常好。二狗很少真正的夸奖谁,说非常好那一定是非常好。他唱歌时的台风像杨坤、表情像孙楠、穿着像庞龙、嗓音像刀郎,总之,融20年后中国四大天王级巨星的优点于一身。唱歌时中气十足,从不跑调。白傻子的特点是表演欲特别强,哪里人多他去哪。80年代人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18英寸彩电没几家有,而且即使有了也没几个台可看。所以有了新电影,几乎全市的人都会去看,白傻子一听说“彩色宽银幕武打故事片”〈南北少林〉即将在文化影院上映,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去了那里走xue赶场,那里真是人山人海,有点现在春运的样子。

    “白兄弟,唱一个!”有小混混起哄

    “唱什么?”白傻子乐了

    “霍元甲”大家都喜欢听这歌

    “昏睡百年…”白傻子陶醉如孙楠般开唱

    “好!”他的粉丝们鼓起掌来

    “国人渐已醒…”白傻子唱的真不错

    “…岂能让国土再糟践踏,这睡狮渐已醒!”二狗从来没听过哪个东北人把粤语歌唱的如此标准,正是因为白傻子不识字,所以不受字幕干扰,只是学着歌里边的发音。看来的确有时候正常人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反而还不如傻子。

    “好!”掌声经久不息

    “白兄弟,还会唱什么?”

    “海灯法师,范无病那个”

    “这样吧,你唱的这么好,干脆上旗杆上去唱,你爬上旗杆上去唱,下来我给你买三毛钱的瓜子”几个小混混存心耍白傻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