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袁家老爷子 (第2/2页)
此致,袁定邦对聂家的看法也有所改变。 袁孟起是袁定…,与聂家的聂信是哥聂信评价不太高处,自从结识聂家的外孙女婿牛三立后,袁孟起对他的评价可是很高,今天回来说,听聂家那个外孙女婿的意思,郜叶的事,居然是他搞出来的? 袁定邦就有些好奇,倒是很想见见这个聂家的小辈。 晚上,牛三立先坐了聂信的车到袁孟起的住处,随后上了袁孟起的车,去了袁家。 牛三立见了袁定邦,恭恭敬敬地叫了声“袁老。” 袁定邦很是满意小伙子不怯场,有些气度。 袁定邦问过牛三立的名字后。道:“牛三立,三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呵呵“三立。这个名字很有深意 牛三立心道:“你的名字才好呢。定邦,何其响亮。” 想是这样想”却不敢说出来。 袁定邦道:“三立啊,听孟起说。你教了他一点道家功夫?” 牛三立道:“我也是跟人学的。自己练了几年,有些效果。” 袁定邦问道:“你师傅是谁?” 牛三立道:“是个普通道士,我也不是很清楚。” 这是不便多说的意思。 袁定邦点点头:“古代人称儒、释、道的为宗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牛三立道:“是,孔子要克已复礼,行不通;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其实也行不通。真要不敢为天下先,那里会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又那里会有**人的红色政权?许多人觉得改革开放搞了几十年,出了很多问题,却看不到:所有问题都是展中的问题,如果不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或者。假如**他老人家健健康康地活到四岁,华夏会是怎么回事?真的很难想象。 袁定邦听了就有些惊奇:“这今年轻人思维的跳跃性未免太大了。” 袁定邦道:小伙子,如果你有机会见到总书记或者是开基同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牛三立道:“我当过乡党委书记,如果有机会,我想把农村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如果要说几句话。那么。第一句话:以前说: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现在这句话要改成: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 袁定邦含笑道:“恩“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有道理。 牛三立点点头:“第二句话:所谓“稳定压倒一切。的提法有点过时了,应该强调“坚持改革和加快展压倒一切。” “恩,还有吗?” 比。石比北 “第三句话:将民主与法制建设落到实处,其实就是最大的政治变革。” 袁定邦笑了:“不错,不错,难怪孟起很看重你。” 牛三立道:“袁老,我想向您请教一件事。” “什么事?” “听说,京城有“左派势力。这些人势力大不大?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袁老略为惊异地看了三立一眼。反问道:“你先说说,什么叫“左派势力。?” 牛三立想了想,道:“是一些认为改革方向错了的人?” “改革方向错了吗?” “没错。” “那还担心什么呢?” 牛三立嘿嘿一笑。 袁定邦道:“我们**人。就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左派,因为我们代表了华夏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所以才能从井网山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才能用枪杆子打出一个红色政权,那场争夺政权的战争,我们叫解放战争,其实就本质而言,也可以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就是要让全天下的百姓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牛三立默默地弈着,思考着。 袁定邦道:“你能思考“左派势力。问题,很好,我个人认为,左派本来就是我们**人的本色,但是,这么些年,我们主张不争论,左派还是右派,姓社还是姓资,都不争论。我们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二件事:一件事,我们在位时。把改革开放的事情做好;另一件事,在我们退下来之前,把权力交给值得依赖的人。这二件事做好了,国家就稳定了,同时也为实现更大的政治、经济改草争取了时间和空间。” 后来,牛三立谈到自己在冠山乡的实践。谈到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谈到驻村指导员的尝试。思路越敏捷。 袁定邦越听越高兴,道:“好,有机会,我要去你说的冠山乡看看。” 这也有提醒牛三立的意思:“年轻人,冠山乡是不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牛三立道:“那太好了!您不妨先派个人去,明察,暗访,都行。” “这么自信啊?”袁定邦更高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