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四谁没认清形势 (第3/3页)
记,一面等着李卫东说正事。 李卫东来找拉拉,是要和拉拉商量,联合马菜一起,共同改革完善招聘流程。拉拉明白李卫东的意思,是嫌现有招聘流程不够专业。 但拉拉感到,其实招聘的情况还算过得去了,相比之下,C&B才是千万头绪等人理呢。拉拉眼下实在是没有精力可以分配给招聘组,但她又不好意思说得太直白,她想了想说:“卫东.现在你和我都特别忙,恐怕没有足够精力来具体筹划这事儿——我有个建议,何不从三个招聘组里各抽一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修整招聘流程。马莱那边的潘吉文是招聘主管,由他来做组长,你看如何?” 李卫东觉得这主意可行,不过,他心里有谱,别看潘吉文是招聘主管,他的能力其实不如拉拉手下的艾玛,因此李卫东说:“拉拉,其实你这一组的招聘任务是最重的,人手也最多——我看,不如让艾玛来挑头好了!” 如果让艾玛挑头,势必给她已经不轻的工作量上再加负荷,这是拉拉不愿意发生的,加上她本来就不想在这个阶段来整治招聘流程,因此她婉拒道:“卫东,说实在的,我也觉得艾玛的脑子挺清楚的——可是,让艾玛挑头,我恐怕不但潘吉文心里不舒服,就连马莱说不定也要不自在。” 李卫东确实没有考虑过马莱的感受,叫拉拉一说,他也犹豫起来。拉拉又出了个折中的主意道:“要不也别选小组长了,就让他们三人共同商量,自定分工好了!” 李卫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接受了。 两人就算是统一了观点。拉拉当时没有料到,为了整改招聘流程的事情,自己和李卫东之间后来会发生那么些不痛快。 谈完正事,李卫东关心地对拉拉说:“拉拉,我看你今天气色不太好,是不是心情不好?” 拉拉马上不说话了。为了不让李卫东看出来黄国栋对自己的态度,她曾经努力过。然而,黄国栋今天当着李卫东对她发飙,等于彻底撕破了她的遮羞布。拉拉觉得再在李卫东面前遮遮掩掩已经毫无必要了。想到这里,拉拉苦笑声道:“今天你也都看到了。” 李卫东安慰拉拉说:“他是老板嘛,他喜欢耍耍威风.你就由着他去好了,不用太往心里去。” 拉拉摇摇头不说话。李卫东也知道自己的安慰比较空洞,想了想又说:“今天他的态度确实令我比较奇怪。他现在很需要我们,我们又都挺努力的,按说他应该对我们好一点才是。我们俩中只要有个跑了,他都会陷入很麻烦的境地。他也是这么多年的职业经理人了,怎么就认不清形势呢?” 拉拉说:“他对你还是好的。” 李卫东愣了一下,劝说道:“是,他对我确实不错。不过,拉拉,你也不要太敏感。我知道.你是从DB出来的,DB是好公司,你以前那两个HR总监我也都听说过.你不能指望黄国栋有他们的水平呀!” 拉拉点点头,却仍旧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李卫东看在跟里,忍不住笑道:“拉拉,要我说,你是好环境里待惯了,人就变得娇气了。我以前待过的公司,有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同事之间当面拍桌子、背后下绊子的事情我都经历过不少,那又怎么样?我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李卫东这一说,拉拉也有点不好意思了,她说:“卫东,谢谢你宽慰我。” 李卫东笑道:“拉拉,黄国栋确实没在我面前说过你半个不字。今天他确实是小题大做了——我不妨告诉你,他当时是在和我讨论财务总监荣妙之的事情。好几个部门都反映荣这个人本位主义特别强,又惯于捣糨糊,真正有问题去找他很难痛快地给你解决。所以公司可能会考虑换掉他——这事儿你知道就好,不要和别人说。我是怕我今天不说出来当时和黄国栋到底在商量什么事你这颗心就放不下。” 李卫东一席话说中了拉拉的心事,她不由有点脸红,发自肺腑地说:“卫东,谢谢你的好意,真的。你放心,我不会出去说的。” 在杜拉拉和李卫东关在房间里谈话的时候,何查理和黄国栋也正关着门谈话。 何查理先说丁PR0RATE的事情,黄国栋马上同意按何查理的意思修改加薪方案,取消PRORATE的做法。 何查理话题转说:“陈杰走之前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你这两个新经理都不错!聪明,又卖力!陈杰当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招这两个人,总算是卓有成效!可他自己一天都没有享受过这两个经理的好处。老黄,还是你命好呀!” 黄国栋矜持地笑道:“还好吧。李卫东确实很聪明!” 何查理看他没下文了,马上说:“杜拉拉一样聪明!两个都聪明!我本来还有点担心杜拉拉没有做过C&B,工作上会吃力,结果我发现她上手还比较快,重点抓得很清楚,沟通也非常积极主动。老黄呀,这两个HR经理真的不错,你好好保留他们吧,千万别让他们被别人撬走了!要想再找到这么好的,可就难喽!”何查理说罢,爽朗地大笑起来。 黄国栋也跟着笑。他多少感受到了何查理话里有话的提醒。他不由再次暗暗对比了一下杜拉拉和李卫东,李卫东总是反应很快也很得体,至于杜拉拉,她的反应永远比李卫东慢半拍,话也说不顺溜,一副缺少自信的样儿,就像呆笨的小媳妇只好尽量缩小占用的空间以免招人不待见。 黄国栋不由对何查理强调杜拉拉聪明感到奇怪,和陈杰当初一个论调。黄国栋认为何查理是还没看清楚形势才会这么说,再过一两个月,何查理就会明白,李卫东和杜拉拉不可同日而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