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_第五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节 (第1/3页)

    第五节

    [松山](1)

    爱媛县的松山市,一样拥有陈列着名牌的橱窗,中心商业街在夜晚七点人头攒动很是热闹,便利店一家接着一家,花花绿绿的杂志朝外摆着。但是松山拥有并不常见的有轨电车,沿路面划定的轨道,短短一截黄色的电车行驶在街头,并不快速,甚至有些悠然自得。

    很小很小的时候在大连搭乘过类似的有轨电车。一个暑假里,跟着父母去旅游。大连给了我非常好的印象。很喜欢那里的沙滩,绿化,皮肤白皙漂亮的女孩子。有轨电车的颜色搭配漂亮可爱,并且几乎都没有争夺座位的人。

    我在松山一角,道后温泉前小小的商店街里。

    对陈列在店面外的招财猫按着快门,更换相纸时察觉来自身旁的视线。站着一位五十出头的男性,戴大框眼镜,中等身高,有些瘦弱。深灰蓝色的外套和蓝色围巾。——过去数个月后,难免记忆松动,不断地挠头:也许是驼色围巾?

    和奥田先生的相遇。

    我停下动作,朝当时还不知道名字的奥田先生笑了笑,点点头。

    于是他开口对我说话:“来旅行的?”

    “啊,嗯,是的。”

    “从哪里来的呢?”

    “中国,从上海来的。”

    “哦?上海啊?‘侬好’!”

    他突然冒出一句上海话,让我很吃惊,看出我的心理,他大声笑起来:“我学过!”指着路的另一头“那里,通往某某寺,”看我没明白,他从身上的口袋里掏出本子和笔,在上面写下寺的名字,然后画出两条直线说“在通往那间寺前的路上,以前住过一个上海人,对,也是从上海来的,是他教我的上海话。”

    “啊是嘛,真的呀?”我抬高音调,表现出配合的惊讶。

    “对,就在那里,往前走一段,到头就是。”

    “嗯,那里吗。”这时我依然把它当做一段普通的对话,附和地应着。

    “你投宿在某某旅店吧。”他问我。

    “哎,是呀,您怎么知道。”

    “我刚刚看见的呵,你走进店里的时候。”

    “啊…”我这才想起之前老板娘“边与人说话边走出来”的句子中的那位对象,似乎就是奥田先生。

    从哪里开始产生契机,他说“我带你去”用奥田先生的原句进行翻译,更准确的意思是“我给你做向导”

    但“我带你去”和“我给你做向导”的意义终究存在确切的不同。选择了前者进行理解的我,当跟随奥田先生走向他先前画在本子上的那座寺院——上坡路尽头,建在半山,此时我才发觉,他原来是想表达后者的意思。

    奥田先生带我走进去。无人的空寂的院子里,树和石碑当然最常见。

    石碑上刻着过往的古人写下的俳句。奥田先生读一遍,对我介绍说这位作者是生于爱媛的诗人正冈子规。“你看,这里的‘五七五’法则。”他说“你念念看?”

    我跟着把那行俳句念了一遍。但当时内心却冒出“哎哎?怎么变成这样”的问号。有些尴尬和好笑,又得按捺着不说,直到跟他退出到寺院前。

    举起相机,我向他道谢,希望能拍张他的照片留念。

    [松山](2)

    奥田先生也拿出手机,给我留了影。因为逆光的站相,换了两个地方重拍,最后他说“好,这张好”

    “真是非常谢谢。”我说。

    作为一段际遇后告别的句子。打算在这里分开了。

    “你接下来打算去哪里?”他问我。

    “啊?哦…想去一个名叫梅津站的JR站。以前有部非常著名的日剧,叫做《东京爱情故事》,它最终话的拍摄地就在那里。在中国也曾播放过,引起很大的轰动啊。所以一直想去看一看。”

    而奥田先生随后说:“啊,那我带你去吧。”

    “诶?”我愣了愣,很快摆手“不,不用啦。太麻烦你了。”

    “没事,反正我今天也没事。刚才不是说了吗,今天给你做向导,你想去哪里,我带你去。”

    {拜拜}

    在结束了所有拜访,最后从爱媛返回时,同样乘坐巴士。我在靠窗的位子,长达五六个小时的旅途里,一直望着窗外。

    巴士进入市区,随着两旁陡然增多的漂流,开始一同在路面上停停走走。

    停下来。再次发动。

    又停下来。和别的车一起。

    于是我注意到窗外,就在自己乘坐的客运巴士旁,一辆蓝色的环卫车。虽然说是环卫车,不过看着非常干净,并且涂有粉红色的樱花图案和卡通人物在车身上。

    算是新奇和可爱吧。津津有味地打量它。

    两股同向的漂流节奏不一致。有时它先朝前挪了十几米,又被我所在的巴士追上。有时候巴士领先,但再次停下没多久,它又出现在我的旁边。

    就这样断断续续,十几分钟过去,我突然发现,环卫车的驾驶室内,坐着正副三位驾驶员,朝我笑着在挥手。

    最初里怀疑,我回头看车内,直到确信他们是在冲我打招呼。“难道因为知道我是外国人?”随后提出的理由也很快被否决,我乘坐的是当地普通的客运巴士,并没有标志国际旅行的注明。

    或许之前长时间盯着那辆新奇的车身,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吧。

    漂流错开,巴士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