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节 (第3/3页)
“嗯” 感觉说不出任何有意义的话。持续着可耻的词穷。 {happi,y} 确实每次旅行都会遇到好心的,热情的善良的人。不止一次。 有一年夜晚在东京。11点将近,我从地铁站出来去往酒店的路上,走了一天后非常疲劳的腿,于是对路旁出现的大排档充满感激。 搭着顶棚的小推车,四周垂下透明的厚塑料软片,老板坐在其中,身旁挂着一只纸灯笼。 几乎可以想象自己是被等待的人一样。 我掀起帘子坐在凳子上。说着“好晚的客人呀”老板一边与我聊天,一边从浓汤里捞出关东煮、萝卜、鱼丸、海带等等。 然后有位老板的熟客走来,三十多岁的男子,穿圆领上衣,束在皮带里。他加入我们的对话。听我提到想去看看夏天里的祭祀活动,那位皮带先生拍着脑袋说“啊,明天晚上,附近的神社里就有举办哎”随后又从身后的背包里摸出一张白纸,替我画了地图。 排档老板对他说:“她一个人来的,从中国上海来的,对咱们这里传统的东西感兴趣,”转向我“是吧。” “啊?…啊,是。”我吞下一块萝卜,赶紧点头。 “这样啊,”皮带先生接起这个话题问我“对了,你想不想去看一种服装,算是这里独有的吧。” 他发音说那叫“happi” “哎…”我放下筷子“什么?” “我想想,那家店里应该能看到,”皮带先生问“要我带你去看看吗,很近的。” 排档老板也出声建议我:“去吧,我在这里等你。背包就放在这里好了。” 带着一丝摸不着头脑的茫然,我跟随皮带先生,穿过两条小马路,拐弯,一座电梯,很小的轿厢,他带我到三楼,门打开,是间料理店。 我听见皮带先生朝门边的侍应问:“哎?你们今天的‘happi’呢?没来吗?” “哦,今天不在啊。”对方回答他。 “啊…”挠了挠头“那你知道哪里还能找到?” “○○烤rou那里还有吧。” “噢,谢谢啦。” 我跟随他又挤进电梯。当时正值八月最炎热的时候,近距离时看清他脑门上渗着亮晶晶的汗水。 走出大楼,皮带先生继续领着我,快步找到那家烤rou店。 斜挎的背包在他身后一跳一跳。 而原本以为皮带先生和他们认识,但是他敲敲门,里面已经打烊,正聚坐在一起闲谈的服务生回过头来。 “那个,打搅了…是这样的…”我听见皮带先生对他们说“这是位从中国来的朋友,想看看穿happi的人。请问,你们能跟她合个影吗。” 到这时我才意识到,那些穿着大大袖子,宽松外袍,有些接近“短打”上衣的人,他们身上的那身就是“happi”包括两个年轻的男生,两个年轻的女生,四人互相看了一眼后说“哦,好啊”有一人已经脱下happi,把它重新披穿在身上,走出店外门。我来不及道谢,又将相机交给皮带先生。被服务生包围在中间。 皮带先生举起相机,他喊:“一——二——三——!” 后来放大的照片,女生们微笑比出“V”字手势,而其中一位显然性格豪放的男服务生,夸张的动作,高高伸出手臂,还半扎着马步“耶——”欢呼的样子。 {奥田先生·四} 那所保存着柱子的“故土旅行村”在深山里。巴士无法直接到达,还得换乘的士。于是奥田先生带着我在下车后走到一处出租车暂停点。 与大都市不同,行驶在乡间的出租车更像公交,普通的小道上根本无法期待它们出现,必须走到固定的停车点才能搭乘。 一位胖胖的看来也有六十出头的老先生从休息室推门出来。“哦哦,要去哪里?”他问。 的确是非常远的目的地。出租车也得开三四十分钟。 一路上,奥田先生精神很好,他与司机不断地闲聊着。从我说起,说到我看过的那部日剧,说到今天早上我们去了哪里,说到松山,说到爱媛特有的口音。 “哦——啊…哈哈”“真的呢…”“是哦——”“原来这样啊——”司机先生在前面一点头一点头地附声。 绕着山路。穿过隧道。 奥田先生原来是说话更加滔滔不绝,而且嗓音有些沙哑,并不那么清晰的人。 他说他五十八岁。 没有子嗣和家人。一个人在松山开着间教授法语和英语的私塾为生,但是今天都没有课。 他独自生活。 {是的} 和所有我曾经遇见过,旅途中短短时间相见的人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