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说下 (第3/3页)
白,这机会甚妙。” 走近门边细细观看,只见两扇黑漆门紧闭,门上贴一纸头,写着“二十日到轩辕家闲话,十日乃归,有慢尊客,先此布罪”行者看罢,回头就走,耳朵中只听得鸡唱三声,天已将明,走了数百万里,秦始皇只是不见。(第五回) 忽见一个黑人坐在高阁之上,行者笑道“古人世界也有贼哩,满面涂了乌煤在此示众。”走了几步,又道“不是逆贼。原来倒是张飞庙。”又想想道“既是张飞庙,该带一顶包巾。…带了皇帝帽,又是玄色面孔,此人决是大禹玄帝。我便上前见他,讨些治妖斩魔秘诀,我也不消寻着秦始皇了。”看看走到面前,只见台下立一石竿,竿上插一首飞白旗,旗上写六个紫色字: “先汉名士项羽。” 行者看罢,大笑一场,道“真个是‘事未来时休去想,想来到底不如心’。老孙疑来疑去,…谁想一些不是,倒是我绿珠楼上的遥丈夫。”当时又转一念道“哎哟,吾老孙专为寻秦始皇,替他借个驱山铎子,所以钻入古人世界来,楚伯王在他后头,如今已见了,他却为何不见?我有一个道理:径到台上见了项羽,把始皇消息问他,倒是个着脚信。”行者即时跳起细看,只见高阁之下,…坐着一个美人,耳朵边只听得叫“虞美人虞美人”…行者登时把身子一摇,仍前变做美人模样,竟上高阁,袖中取出一尺冰罗,不住的掩泪,单单露出半面,望着项羽,似怨似怒。项羽大惊,慌忙跪下,行者背转,项羽又飞趋跪在行者面前,叫“美人,可怜你枕席之人,聊开笑面”行者也不做声;项羽无奈,只得陪哭。行者方才红着桃花脸儿,指着项羽道“顽贼!你为赫赫将军,不能庇一女子,有何颜面坐此高台?”项羽只是哭,也不敢答应。行者微露不忍之态,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儿两膝有黄金。你今后不可乱跪!”… (第六回) 〔1〕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号退庵,清长乐(今属福建)人,官至江苏巡抚。撰有《归田琐记》、《狼迹丛谈》等。《狼迹续谈》,八卷,记述异闻逸事、名胜古迹,兼及戏剧小说。 〔2〕《六韬》相传为周代吕尚撰。《旧唐书·礼仪志》引《六韬》云:“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对曰:‘此必五方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既而克殷,风调雨顺。”《阴谋》,全名《太公阴谋书》,相传亦为周代吕尚撰。按《太平御览》十二有关“太公封神”的引文出自《金匮》,不是《阴谋》。 〔3〕许仲琳号钟山逸叟,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人,生平不详。按明万历金阊舒载阳《封神演义》刻本(日本内阁文库藏本)卷首李云翔序云:“舒仲甫自楚中重资购有锺伯敬先生批阅《封神》一册,尚未竟其业,乃託余终其事。”然卷二首页署“锺山逸叟许仲琳编辑” 大概此书原撰者为许仲琳,改定评次者为李云翔。 〔4〕《平妖传》序张无咎于崇祯年间重订《平妖传》,所撰序文中说:“至《续三国志》、《封神演义》等,如病人呓语,一味胡谈。” 〔5〕这里的“八神将,太公以来作之”一语,《史记·封禅书》原文作“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此处系据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七所引。 〔6〕《金匮》相传为周代吕尚撰,古代兵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卷。 〔7〕李瀚唐末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仕后晋为翰林学士。所撰《蒙求》,二卷,有宋徐子光集注。妲己为狐精,不见徐子光注本。 〔8〕钱静方别号泖东一蟹,近代青浦(今属上海)人。所撰《小说丛考》,一九一六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9〕罗懋登字登之,号二南里人,明万历年间人。 〔10〕郑和(1371—1435)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明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宦官,从燕王起兵,赐姓郑。曾七次出国通使“西洋”最远曾航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王景宏,即王景弘,明宦官。 曾多次任郑和副使,出使“西洋” 〔11〕天目山樵张文虎(1808—1885),字孟彪,别号天目山樵,清南汇(今属上海)人。曾评述《儒林外史》。 〔12〕《上堂晚参唱酬语录》(光绪乌程县志》卷三十一著录董说著作甚多,唯不及此书。鲁迅《小说旧闻钞》录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作《上堂晚参唱酬语录》,系董说出家后所撰。下文《丰草庵杂著》十种,据《光绪乌程县志》卷三十一载,十种为:《昭阳梦史》(一名《梦乡志》)、《非烟香法》、《柳谷编》、《河图卦板》、《文字发》、《分野发》、《诗律表》、《汉铙歌发》、《乐纬》及《扫叶录》。又,近人刘承幹辑《吴兴丛书》收有《丰草庵诗集》十一卷、《丰草庵文集》前集三卷、后集三卷、《宝云诗集》七卷、《禅乐府》一卷。 〔13〕《西游补》现存崇祯十四年(1641)嶷如居士序本,可证该书撰于明亡以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