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3/5页)
怕停留在清末,搞不好还更早。 “如果黑龙江真是你形容的这样,那你还来吗?” 暖暖停下脚步,转身面对着我。 “ 暖暖。”我也停下脚步。 “嗯?”“我会耶。”我笑了笑。 暖暖也笑了,笑容很灿烂,像冬天的太阳,明亮而温暖。 我天真地相信,为了看一眼 暖暖灿烂的笑容,西伯利亚我也会去。 “不过你得先教我打猎。”我说。 “才不呢。” 暖暖说“最好让黑熊咬死你。”“碰到黑熊就装死啊,反正装死我很在行。”“还有东北虎呢。”“嗯…”我说“我还是不去好了。”“不成,你刚答应要来的。”“随便说说不犯法吧。”“喂。”“好。我去。”我说“万一碰到东北虎,就跟牠晓以大义。”“东北虎可听不懂人话。”“为了见你一面,我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应该会感动老天。老天都深受感动了,更何况东北虎。也许牠还会含着感动的泪水帮我指引方向。”“那是因为牠饿慌了,突然看见大餐送上门,才会感动得流泪。” 暖暖边说边笑,我觉得有趣,也跟着笑。 我和 暖暖一路说说笑笑,又走回银锭桥。 李老师已经找好20多辆人力叁轮车,每两个学生一辆。 他让学生们先上车,然后一辆一辆交代事情,不知道说些什么。 他一来到我和 暖暖坐的叁轮车,先称呼叁轮车夫为板爷儿,然后交代:终点是恭王府,沿路上如果我们喜欢可随时下车走走,但别太久。 “慢慢逛,放松心情熘达熘达。”李老师对我们微微一笑。 叁轮车刚起动, 暖暖便说她来北京这么久,坐叁轮车逛胡同还是头一遭。 “跟大姑娘坐花轿一样。”我说。 “啥?”“都叫头一遭。”“你挺无聊的。” 暖暖瞪了我一眼。 “爷,听您的口音,您是南方人?”板爷突然开口。 “请叫我小兄弟就好。”听他叫爷,我实在受不起“我是台湾来的。”“难怪。”板爷说“你们台湾来的特有礼貌、人都挺好。”我腼腆笑了笑,然后转头跟 暖暖说:“嘿,人家说我很有礼貌耶。”“那是客套。” 暖暖澹澹地说。 “小姑娘,俺从不客套。”板爷笑了笑。 “听见没?小姑娘。”我很得意。 没想到我是爷, 暖暖只是小姑娘,一下子差了两个辈份,这让我很得意。 “爷,我瞅您挺乐的。”板爷说。 “因为今天的天气实在太好了!”我意犹未尽,不禁伸直双臂高喊:“实在太好了!”“幼稚。” 暖暖说。 “小姑娘,您说啥?”我说。 暖暖转过头不理我,但没多久便笑了出来。 “真幼稚。” 暖暖把头转回来,又说。 几百公尺外摩天大楼林立,街上车声鼎沸、霓虹灯闪烁;但一拐进胡同,却回到几百年前,见到北京居民的纯朴生活。 四合院前闭目休息的老太太,大杂院里拉胡琴的老先生,这些人并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推着走。 从大街走进胡同,彷佛穿过时光隧道,看到两个不同的时代。 这里没有车声,有的只是小贩抑扬顿挫的吆喝叫卖声。 青灰色的墙和屋瓦、朱红斑驳的大门、掉了漆的金色门环、深陷的门墩,胡同里到处古意盎然。 我和 暖暖下车走进一大杂院,院里的居民很亲切的跟我们聊几句。 梁上褪了色的彩绘、地上缺了角的青砖,都让我们看得津津有味。 板爷跟我们说起胡同的种种,他说还有不到半米宽的胡同。 “胖一点的人,还挤不进去呢。”他笑着说。 “如果两人在胡同中相遇,怎么办?”我转头问 暖暖。 “用轻功呗。” 暖暖笑说“咻的一声,就越过去了。”“万一两人都会轻功呢?”我说“那不就咻咻两声再加个砰。”“砰?”“两人都咻一声,共咻咻两声;然后在半空中相撞,又砰一声。” 暖暖脸上一副又好气又好笑的神情;板爷则放声大笑,宏亮的笑声萦绕在胡同间。 说说笑笑之际,我被路旁炸东西的香味吸引, 暖暖也专注地看着。 “你想吃吗?”我问 暖暖。 暖暖有些不好意思,点了点头。 我让板爷停下车,走近一看,油锅旁有一大块已搅拌揉匀好的面团。 问起这东西,大婶说是炸奶糕,然后捏下一小块面团,用手摁成圆饼,下油锅后当饼膨胀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再滚上白糖。 我买了一些回车上,跟 暖暖分着吃。 炸奶糕外脆里嫩,柔而细滑,咬了一口,散发浓郁奶香。 板爷维持规律的节奏踩着车,偶尔嘴里哼唱小曲。 我和 暖暖边吃边聊,边聊边看。 在这样的角落,很难察觉时间的流逝,心情容易沉淀。 “恭王府到了。”板爷停下车。 李老师在恭王府前清点人数,发现还少两个人。 过了一会,一辆叁轮车载着学弟和王克,板爷以最快的速度踩过来。 我走过去敲了一下学弟的头,他苦着脸说他并非忘了时间,只是迷了路。 原来他和王克下车走进胡同闲晃时,越走越远、越远越杂、越杂越乱,结果让穿梭复杂的胡同给困住,王克还急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