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节 (第5/5页)
“池里头有小鱼。”过了许久, 暖暖终于开口。 池子里有五六条叁公分左右的小鱼正在岸边游动, 暖暖将右手伸进池子,跟在鱼后头游动。 我右手也伸进池子,有时跟在鱼后头,有时跑到前头拦截。 “唉呀,你别这样,会吓着鱼的。” 暖暖笑着说。 “那你吓着了吗?”我问。 暖暖没答话,轻轻点了点头。 “嗯…这个…”我有些侷促不安“我只是说些感受,你别介意。”“没事。” 暖暖说。 我和 暖暖的右手依然泡在水里且静止不动,好像空气中有种纯粹的气氛,只要轻轻搅动水面或是收回右手便会打乱这种纯粹。 “咋今天的嘴特甜?” 暖暖说“你老实说,是不是因为吃了炸奶糕?”“也许吧。”我说。 “吃了炸奶糕后,我到现在还口齿留香呢。” 暖暖笑了笑。 “我也是。”我说“不过即使我吃了一大盘臭豆腐,嘴变臭了,还是会这么说。因为这话是从心里出来的,不是从嘴里。”然后又是一阵沉默。 我看了看錶,决定打破沉默,说:“ 暖暖,时间差不多了。”“嗯。”暖暖收回右手,站起身。 我也站起身,转了转脖子,抒解一下刚刚久坐不动的僵硬。 暖暖左手正从口袋掏出面纸,我突然说:“等等。”“嗯?” 暖暖停止动作,看着我。 “你看,”我指着水池“这水池像什么?” 暖暖转头仔细端详水池,然后低叫一声:“是蝙蝠。”“我们最终还是沾上了福气。”我笑了笑“手就别擦干了。”走了几步, 暖暖右手手指突然朝我脸上一弹,笑着说:“让你的脸也沾点福气。”水珠把我的眼镜弄花了,拿下眼镜擦干再戴上后, 暖暖已经跑远了。 等我走到恭王府大门看见 暖暖准备要报仇时,右手也干了。 李老师带领大家到一僻静的胡同区,晚饭吃的是北京家常菜。 不算大的店被我们这群学生挤得满满的。 老板知道我们之中有一半是台湾来的,便一桌一桌问:“还吃得惯吗?”“是不是吃不惯不用给钱?”我转头问 暖暖。 “小点声。” 暖暖用手肘推了推我。 “是不是吃不惯…”我抬高音量。 “喂!” 暖暖急了,勐拉我衣袖,力道所及,桌上筷子掉落到地,发出清脆声响。 老板走过来,问我和 暖暖:“吃不惯吗?”“挺惯、特惯、惯得很。” 暖暖急忙回答。 “确实是吃不惯。”我说“我吃不惯这么好吃的菜,总觉得不太真实,像作梦似的。”老板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拍拍我肩膀说:“好样的,真是好样的。”“你非得瞎说才吃得下饭吗?” 暖暖的语气有些无奈。 “挺惯、特惯、惯得很。”我笑说:“好厉害,叁惯合一,所向无敌。” 暖暖扒了一口饭,自己也觉得好笑,便忍不住笑出来。 这顿饭很丰盛,有熬白菜、炒麻豆腐、油焖虾、蒜香肘子、京酱rou丝等,每一样都是味道鲜美而且很下饭,让我一口气吃了叁碗白饭。 李老师走来我们这桌,微笑说:“老板刚跟我说今天烤鸭特价,来点?”大家立刻放下筷子,拍起手来。拍手声一桌接着一桌响起。 看来我们这些学生果真沾上了福气。 吃完饭离开饭馆时,老板到门口跟我们说再见。 我对老板说:“欢迎以后常到北京玩。”老板又哈哈大笑,说:“你这小子挺妙。”我吃得太饱,一上车便摊坐在椅子上。 暖暖骂了声:“贪吃。”下车时还得让学弟拉一把才能站起身。 学生们好像养成了习惯,结束一天行程回学校洗个澡后,便聚在教室里。 学弟买了件印上福字的t恤,把它摊在桌上,大伙七嘴八舌研究这个字。 t恤上的图桉长这样:“琢磨出来了吗?”李老师走进教室说。 “还没。”大伙异口同声。 “右半部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李老师手指边描字边说“左半部像“子”还有“才”,右上角笔划像“多”,右下角是“田”,但田未封口,暗指无边之福。”大伙频频点头,似乎恍然大悟。 “这字包含子、才、多、田、福、寿,即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的意思。”李老师笑了笑“明白了吗?”“康熙的心机真重。”我说。 “别又瞎说。” 暖暖说。 “和珅才称得上是工于心计、聪明绝顶。只可惜他求福有方、享福有道,却不懂惜福。因此虽然荣华一生且是个万福之人,最终还是落了个自尽抄家的下场。”李老师顿了顿,说:“福的真谛,其实是惜福。”李老师说完后,交代大家早点休息,便走出教室。 大伙又闲聊一阵,才各自回房。 学弟回房后,立刻把福字t恤穿上。徐驰还过去摸了一圈。 “好舒服喔。”学弟说“学长,你也来摸吧。”我不想理他。 “学长,我还穿上福字内裤喔。”学弟又说“真的不摸吗?”“变态!”我抓起枕头往他头上敲了几下。 学弟哈哈大笑,徐驰和高亮也笑了。 我躺在床上,仔细思考李老师所说:福的真谛,其实是惜福。 如果说认识 暖暖真的是我的福气,那又该如何惜福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