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_第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节 (第5/6页)

  这让我想起元曲《天净沙?秋思》描述的:小桥、流水、人家。

    走在苏州街上,两岸店家的招牌均为古式模样,布幔、幌、旗都是招牌。

    清朝帝后喜欢在这里乘舟游街,店里的掌柜和伙计便由太监宫女装扮。

    百年前这里是全世界服务最好的商家,因为顾客上门店员都是跪着迎接。

    我和

    暖暖沿街漫步,远处绿树成林,河畔杨柳低垂,小船在河中划行;若不是偶见的告示牌提醒游人小心脚下别跌入河中,一切都让人彷佛置身于十八世纪的世外桃源。

    见到白底镶红边的旗子上写着“钱庄”二字,好奇便走进。

    原来苏州街以铜钱和元宝交易,钱庄便是人民币与铜钱元宝兑换的场所,一块人民币换铜钱一枚。

    我和

    暖暖换了些铜钱和元宝,然后走到附近的茶馆喝茶聊天。

    坐在茶馆二楼,俯视小桥曲水,幻想古时江南水乡是否真是眼前景象。

    而时间像苏州河水的流动一样,缓慢而寂静。

    “这里的东西一定卖得很便宜。”我说。

    “何以见得?”

    暖暖说。

    “咦?”我说“你讲话的口吻变了。”“环境使然。”

    暖暖说。

    “请尔重返21世纪,可乎?”“好呀。”

    暖暖笑了“你说呗。”“逛街时慈禧问:这衣服多少钱?宫女回答:十两白银。慈禧说:太贵。

    宫女马上跪下磕头哭喊:奴才该死!”我说“卖得贵的人都被杀光,自然会有东西得便宜卖的传统。”“目盲之言也。”“嗯?”“瞎说。”

    暖暖又笑了。

    离开茶馆,我们走过一座石拱桥到对街,看见白旗上的黑字:算字。

    “我只听过算命和测字,算字是什么?”我问

    暖暖。

    暖暖摇摇头,说:“去瞧瞧。”一位下巴鬍须垂到胸口的老者端坐亭内,旁边有行小字:铜钱五枚。

    我和

    暖暖对看了一眼,互相点点头,便坐了下来。

    “在纸上横排跟竖排各写十个字左右。”老者给我们两张纸,说:“多写几个字无妨,横竖字数不同也无妨。”我想了一下,先写竖排:作事jianian邪尽汝烧香无益。

    再写横排:居心正直见我不拜何妨。

    “这是啥?”

    暖暖问。

    “台南城隍庙的对联。”我说。

    “耍酷是吧?”

    暖暖笑得很开心。

    “这是饱读诗书的坏习惯,让你见笑了。”我说。

    暖暖也想了一下,然后先写横排: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再写竖排: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成都武侯祠的对联。”

    暖暖说。

    “你也有饱读诗书的坏习惯?”“是呀。”

    暖暖笑说:“但我吃得更饱,因为字比你多。”我们将这两张纸递给老者,他只看一眼便问我:“先生写繁体字?”“是啊。”我说“我从台湾来的。”“难怪。”老者微微点头。

    “是不是写繁体字的人,命会比较好?”我问。

    “我看的是性格,不是命。”老者说。

    这老者好酷,讲话都不笑的。

    “因横竖排列的不同,基本上会有├、┤、┼、┬、┴、┌、┐、└、┘这九种,代表每个人的基本思考。”老者将笔沾墨,在纸上边写边说“先生是┼,是唯一横排穿过竖排的写法,思考独特,通常与别人不同。

    姑娘是┴,思考细密谨慎,不容易出错。”“那其他的呢?”我问。

    “只要发问,须再加铜钱一枚。”老者说“这题暂不收钱,下不为例。

    简单而言,一般人最常见的写法是├与┤两种,思考容易偏向某一边,不懂从另一角度思考的道理。”我和

    暖暖都没开口,怕一开口便要多给一枚铜钱。老者喝口茶后,说:“先写横排或竖排表示做事风格。先生先写竖排,埋头向前,行动积极;又刚好搭配┼之排列,独特的思考会更明显,也会更不在乎别人想法。

    姑娘先写横排,凡事权衡左右以安定为先;加上搭配┴之排列,思考会更沉稳,思考的时间和次数会更多。”“哪种比较好?”我一说完便摀住嘴。

    老者没回话,端起茶碗喝茶。我拿出一枚铜钱放桌上,老者才接着说:“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万事无绝对好坏。做事太积极容易鲁莽;思虑太多容易停滞不前。两位各有缺憾,先生的缺憾在于不顾左右、一意孤行;姑娘的缺憾在于犹豫不决、无法行动。”“两位请看。”老者双手分别拿着我和

    暖暖写了字的纸,说:“两位无论横竖,字的排列都非常直。横排表空间,竖排表时间。竖排直表示两位会随时修正自己,具反省能力;横排直表示两位会想改善环境而且也会导正身旁的人。这正好可以稍微弥补两位的缺憾。”老者说完后,将纸收回面前,摊平在桌上,接着说:“从字迹笔划来看,先生写字力道大,做事有魄力;字的笔划太直,做事一板一眼,不知变通。就以先生写的“我”来说…”老者用笔将我刚刚写的“我”字圈起,说:“左下角的钩笔划太尖锐,右上角收笔那一“点”太大,力道又是整个字最强的,显示先生个性的稜角尖锐,容易得罪人且不自知。最重要的,先生的字太“方”,彷佛在写每个字时,周围有个方格围住,但白纸上并无方格,方格是先生自己在心中画出的,这是先生内在的束缚。”“姑娘就没这问题了。”老者视线转向

    暖暖写的那张纸,然后说:“字的力道适中,整个字一气呵成不停顿,笔划之间非常和谐,显示姑娘个性随和、人缘极好。可惜收尾的笔划既弱又不明显,字与字的间距有越来越小的现象,因此姑娘缺乏的是勇气与执行力。”“那她应该如何?”我又拿出一枚铜钱放在他面前。

    “做事别想太多、对人不用太好。”老者说。

    “那我呢?”我准备掏出铜钱时,老者朝我摇摇手。

    “你的问题请恕老朽无解,先生内在的束缚只能*自己突破。”老者说完后,比了个“请”的手势,我和

    暖暖便站起身离开。

    “请等等。”老者叫住我们“字是会变的,几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