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二十二章乍现 (第1/2页)
一百二十二章 乍现 经过一场短暂而惨烈的屠杀,刘渊等人整理了心思,回到官道,继续前行。 一路上,望眼处,尽是一片萧索,在凄厉的秋风中,更显得凄凉。仿佛千里无jī鸣,百里无人烟。 要知道,颍川,可是整个大汉朝人口密集程度都是数得上号的地方。而如今,经过黄巾之乱,往日的繁华,已经彻底熄灭,不见了踪影。 刘渊刘焉每每言及此事,都相顾叹息,无言以对。 西行出了颍川,进入荆州南阳郡。 博望坡,当初曹cao放火的地方,刘渊还特意去观摩了一番。 那里,残枝断木,漫山遍野竟只有些许蒿草生长,往日高大茂密的丛林,早已消失不见。也就是在汉朝,若是拿到现代,这样放火烧林,曹cao定然要下大狱,坐个十几二十年的班房,兴许还要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过了博望,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南阳府,宛城。 远远望去,四五丈高的城墙上,刀痕斑驳,孔洞密布,一股悲凉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进入南阳,街上行人稀疏,很多门户紧闭,也不知道是没人还是怎么,无比的萧条。 寻了家客栈,一行人准备休息一晚。 一切安排妥当,刘渊与刘焉告了罪,便带着典韦出去了。 他心里可是一直惦记着南阳城内的一员虎将——黄忠! 当初黄巾乱世,张曼成围攻宛城,最终攻破城池,杀掉了太守秦颉,只有那黄忠带着少许人逃了出去。并因此声名传扬。到如今,黄巾被镇压,想必黄忠也应该回到了故居。 所以刘渊就想去碰碰运气,看能否将其征辟。 走在街上,刚刚问了一人,就知道了黄忠的住处。没办法,黄忠在南阳民间的名声,就像刘渊在幽州一样。 走过一条笔直的街道,七拐八拐转过好几个弯儿,终于,二人停在了一处偏僻的四合小院门前。 刘渊整了整衣袍,上前一步,拉住门环,轻轻敲了敲。 “谁呀?” 不一会儿,门内传来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接着,大门嘎吱一声就打开了。 “请问,这里是黄忠黄汉升家吗?” 刘渊看着眼前这中年妇女,和声问道。 “是啊,你们是…”中年妇女点点头,疑huo的看了看刘渊二人。 “哦,我二人久闻黄汉升威名,今此路过此地,正好前来拜访,请勿多虑。” 刘渊赶紧解释道。 “哦。”妇女点点头,道:“这样啊…两位来的并不是时候,我家夫君早些天出去了,恐需要些时日,才能回家。” “原来是黄夫人。”刘渊作揖一礼,遗憾道:“尊夫竟然没在家,看来是缘分使然,我等也就不便打扰,这便告辞。” “既如此,小妇人也就不留二位客人了…”看着脸上颇为遗憾的刘渊,黄夫人又道了句:“我家夫君前些日子听闻长沙张机太守妙手仁心,便带我儿前去看病医治,两位客人若到长沙,兴许能遇到汉升…” 刘渊脚一顿,又是一礼,道了声谢,转身而走。 “少爷,要不要去长沙?” 走了不远,典韦问道。 “嗯…”刘渊沉yín片刻,道:“去,怎不去。便是没遇上黄汉升,长沙不是还有张机在么?” “张机是谁呀?” “咦,我说老典,华佗你都知道,怎又不知张机?”刘渊奇怪的看着他。 “难道张机也是个医师?”典韦恍然道:“不过俺还是比较崇拜华神医,张机嘛,没听说过。” 刘渊无语,不过转念一想,却又释然。历史上记载,张机出身世家大户,如今还是长沙太守,怎么可能没事游走民间,到处医治平民呢?难怪他没有华佗名声响亮。 不过这并不能否认张机的医术。 历史上,华佗虽然名声不朽,但并没有只言片语的医书传下,而张机张仲景,则写下了《伤寒杂病论》这一千古奇书。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医术的巅峰之作。 所以,即便到长沙没遇上黄忠,但只要能见上张仲景一面,也不虚此行。 回到客栈,刘渊便将次日准备南下长沙的事与刘焉说了,刘焉表示无所谓。反正这里已经是南阳,往西过去就是益州上庸。到了益州,他这个新任的刺史自然会受到接待与保护,所以刘渊是否随同,都不重要。再说了,人家刘渊有自己的事情,不可能充当保镖,一路陪同吧。 次日,二人于宛城外道别,各自离去。 长沙郡,与南阳隔江夏而望。 刘渊一行十二骑,一路风尘仆仆,快马加鞭之下,不过五六日就已经穿过江夏郡,进入南郡一角长江岸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