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十二章三国兵主锋关羽 (第2/2页)
连忙招呼各自部下撤退,整个大军更是乱作一团! 轰隆隆…马蹄声近了! 更近了! “跑哇!” 不知是谁大吼了一声,黄巾士兵们竟不听渠帅号令,各个乱窜了出去! 那近在耳边的马蹄声,仿佛催命的死神,让这些黄巾军脑海里一片空白,只晓的逃!逃逃逃! “举马刀!” 黄昌暴喝一声,一刀劈碎了面前的几个黄巾军,打马追了上去!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一方逃窜无助,一方杀气凛然! 不一刻,幽州骑军就冲破了黄巾乱兵,瞬间拔转马头,又杀了回来!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战场上,此起彼伏的大吼声,让绝望的黄巾军看到了一丝丝希望,没有逃走的黄巾军连忙放下了手中乱七八糟的兵刃,全都蹲伏在地上,瑟瑟抖。 忽而,一片寂静,一群黑色死神静静林立,满是残肢断臂的地面上,投降的黄巾军被赶在一处,不敢动弹。 战争,以幽州军获得初次胜利而告终。 望都城墙上,县令、将校、士兵、青壮,一个个目瞪口呆。 仿佛眨眼间,恶魔一般的黄巾军就被杀败,消失了! “这就是幽州铁骑?!” 昏暗的天穹下,城墙的拐角处,一黑影呐呐自语。 “大哥…”一位身材颀长的人,手执一人多高,杵在地上的长柄大刀,道:“这就是幽州军。” “厉害呀厉害!那管亥乃是万夫莫敌的猛将,这些天不知多少将校死在他手上,竟被幽州大将十合生擒!”那黑影仿佛在摇头感叹。 “哼,黄昌…大哥,小弟也不是吃素的!” … 望都城外十里,密林。黄巾军残兵败将全都躲在这里。 “廖渠帅,如今当如何是好?” “是啊,管将军被擒,大军失利,折损大半,如何向地公将军交代呀!” 几位渠帅围在一起,颓然,唉声叹气。 “我也不知道…”那廖渠帅喃喃道,脸上尽是迷茫。 “幽州军尽是骑军,这里是山中密林,料想不敢追击,只是地公将军那里…” “骑兵…山中密林…大败…” 廖渠帅听着同僚交谈,忽然眼睛亮了起来。 “诸位,我有一记,当能挽回损失!” “哦?!” “快快道来!” “诈降!” … 望都城下,黄昌与望都县令见了礼,正在交谈,这时候,麾下士兵来报。 “禀将军,此次大战,共斩杀黄巾贼三万余,俘虏大将管亥并黄巾士兵两万余,还有黄巾大营中老弱妇孺约八万余。” “我军损伤如何?”黄昌点点头,继而问道。 “我军没有损失,仅仅轻伤七人。” “嗯,下去吧。” 黄昌挥退士兵,转脸看着呆滞的望都县令,嘴角一翘,显出一抹笑意。 “呼,幽州铁骑果真名不虚传!” 那县令良久才回过神,真诚赞道。 黄昌谦谦一笑,没有说话。忽然地面又震动起来。 那望都县令一惊,连忙看向远处,又把目光转向黄昌,满是焦急。 “县令大人且放心,那是我后军来临。” 话音刚落,就有士兵来报,说重骑兵到了。 “重骑兵?” 望都县令有些疑huo,跟着黄昌迎了上去,抬眼一看,不由倒吸凉气。 只见这一支大军竟全身裹在盔甲之中,连战马都身披重甲!那一把把重型斩马刀,明晃晃的,在黑暗中,都刺得人心中慌! 县令犹如行尸走rou,跟着黄昌将大军安排妥当,这才回到城内。 夜间,望都县令设酒宴款待幽州诸将以及帮助守城的仁人志士。 黄昌坐在左,头一偏,细细瞄了一眼堂下诸人,忽然,眼神定住了。 “长生!” 黄昌的声音将县令都惊住了。顺着黄昌的眼神,一看,竟然是那个今天帮助守城的长须赤面绿色战袍的汉子。 “公义兄,别来无恙啊!”关羽站起身,举起酒杯示意,接着一饮而尽。 “长生怎在此处?你母亲…” 关羽赤面一暗,沉默了片刻,道:“家母年前病重,业已去世…” “长生且节哀。”黄昌见此,不好再提,连忙扯开话题,道:“长生既然离家,为何不来幽州?大人时时刻刻都提及你,甚是想念。” 关羽愣了愣,再看了眼身旁的一人,沉默了片刻,道:“不想恩公仍记得我关长生…可惜…” 黄昌见此,也把目光瞟向了那人,只见这人二十几岁年龄,面如欲冠,笑意温和,让人颇有好感,只那一双稍大的耳垂,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 这人见黄昌看来,抬头给了一个笑容,举杯示意了一下,饮了一小口,那动作神情,十分优雅。 “这位是我结义大哥,刘备刘玄德。” 关羽介绍道:“这位幽州将军,是小弟家乡同好。” “原来黄将军竟是二弟乡亲,刘备见礼了。”说着,刘备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区别于刚才的优雅,这时又显得豪迈大气。 黄昌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