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远远不是结局 (第1/2页)
第九十九章 远远不是结局 谈判也好,调查也罢,可以妥协,但绝对要守住底限,任对方予取予是不行!虽然本着善良之心,但仍然不要去考验人性中恶。 谁说权贵一定是有罪,穷人一定是无辜?正义和道理,有时候并不站看起来柔弱一方。 “我们死了人。七条人命啊。”控诉。 “是自,而非白毓秀动手杀害。”顶回去。 “把人逼死,未必要自己动手。”再控诉。 “是不是白毓秀相逼,你可有确凿证据?”再顶回去。 “那些死去人,就是证据!”开始不讲理。 于是,她讲道理“请问,当初如果没有贪婪之心,为什么被逼迫时不来安国公府,向白相求告。长安城谁人不知,白相从来公正,地位超然。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如今年近花甲,可曾欺压过百姓良民?无论如何,你们扪心自问,自家就真没有一点责任?如果不是考虑到之后会赚大钱,为何当日忍气吞声?这是一笔糊涂账,你们心中都明白。但所谓人一死,万事休。再辩个谁对谁错还有意义吗?我知道你们心疼死者,可如果能得到后半辈子安稳生活,父母安度晚年,孩子前途无量,不也挺好吗?死者之所以选择了这么可怕手段来逼宫,为不也是你们这些活着人吗?如果你们非要闹上公堂,争一个头破血流,先思有没有赢把握,再思自己有无道理和底气,三思死者意愿。三思后,再来决定是否接受我提议。” 几句争执下来,再看对方脸色,春荼蘼很有把握。协议会达成。 人有从众心理,只要大多数人答应,若非不可化解矛盾,其他人也会跟随。本案中,有十五户原告苦主,其中七户死了人,还不到一半。加之刚才那泼妇那样,只想以死去老公换银子,所以大多数人必定点头。另一方面,这些人虽然嘴硬。却也知道,自己也并非全部有理。到底,贪心是始因。后来虽有强权和迫害举动,但那是拓拔所为,真没有证据,硬生生就按白毓秀身上。 法律讲,就是真凭实据。对某些冤案来说。这是无奈,不公平,明明对方是罪魁祸首,却无法将其绳之以法。但对大部分情况来说,确凿而真实证据是必须,是防止冤案发生基石。 律法又是不容随意变动改。那样会损伤律法尊严。所以对于前者情况,只能是努力寻找证据,别无他法。于此案之中。就是没有证据,所以不能定罪。 哪怕,白毓秀真是罪人。 “怎么赔偿?”有人怯生生提问。 “按你们各家手中握着、有关这趟海运生意出资证明,三倍赔付。相当于那条船并没有沉没,而是安全返航。赚到了当初预料银子。”就算还了高利贷,也有至少两倍多利润。 话音一落。就有人面露喜色。那是家里没死人。 也有人神情一松,随后露出哀色,眼中含泪。那是家里死了人,可是却明白是自家有错先,现却好歹有个不那么悲惨地结局,准备接受。 有人神情挣扎,是痛心与理智中犹豫。 而吴非却双眼通红,大哭了起来“我爹死了!我爹死了!我要银子有什么用!” “小少年,今天jiejie教教你。”春荼蘼叹息了声,真为吴非心痛来着。但很多话,不管多么残忍无情,却必须要说。 “人,都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也要付出代价。无论做任何事,无论是任何人都一样。你父亲固然可怜,可他拼死拼活,是为了你。他想要给你请个名儒先生,想要你摆脱商籍,成为人上之人。所以,他自己选铤而走险。那么,你为什么看不起他拿生命留给你银子?你可以用这笔钱好好读书,将来光宗耀祖,让你爹地下也含笑九泉。” “不…” “不然如何?”春荼蘼打断吴非话“你一定要让白毓秀偿命吗?可是,真是白毓秀要了你爹命吗?你是读书孩子,圣人教你道理,就是让你糊涂吗?别让怨气左右了你公正心,你自己想想。” 接着她又对其他犹豫人家说“我白家如此行事,你们再扪心自问,是否出于善意?如果官司真打起来,你们觉得自己真十足十有理?你们失去亲人,如今正义愤之中,等平静下来,将心比心,我白家做得还不够吗?除了安国公府和白相外,任何一个权贵会管你们死活,二话不说,并不绝对责任情况下,先赔银子,让你们渡过难关吗?” 连番问话,有软有硬,原告们渐渐息声。就连吴非,也明白他爹是为了让他有个好求学之路,这才冒险做生意。而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