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慈母多败儿 (第1/2页)
第八十四章 慈母多败儿 人群中传来嗡嗡议论声。 白敬远咳嗽了下,喧闹才渐渐平息。 “死者为尊。无论如何,朗朗乾坤之下,魂魄不远。是非对错,都是活人事,唯愿诸位早日安息,再无烦恼。”白敬远语气沉痛地道“来人,先简单装殓一下几位遗体。” 白卫早就机灵叫人准备好白布,只等相爷一声令下,就立即上前,把尸体都蒙上,之后又拉来两辆马车,上覆草席,吩咐府内仆役,把尸体抬上马车上,还拉起了篷子。 这番作为,并不显得心虚,反而衬得白相爱民如子。 “此事涉及到命案和大笔银钱交易,甚至海运事宜,其中是非曲真,定然会复杂非常。”白敬远声间继续缓缓传来,带着一股以德服人权威感“老夫认为,还是报官解决为好。不管此事是否真与我白家有关,也不管是有人陷害我安国公府,还是白氏真有不肖子弟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全部交由官府,交由大唐律法来做出决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律法之上还有天理,真假不了,黑白不了。也请场诸位做个见证,我白家有理说理,绝对服从律法之判罚,也绝不使那官官相护台面儿下手段!白卫…” 白卫立即上前“相爷,有何吩咐。” “你带着这位小兄弟到长安县报案。”白敬远吩咐,看向吴非时,目光很是温和“如果县令大人决定立案,你就暂时留那里吧。” 无论什么大案,除非上面主动插手。或者皇上指派,不然都是从基层衙门审起。现代时看影视剧,动不动就直接到大理寺或者刑部鸣冤,甚至直接敲登闻鼓,都是奇葩做法。即便现代,一审也是从基层法院开始,不可能上来就是高法院。 这是管辖权限问题,有法定程序。 而唐长安很大,分为两县管理。一为长安县,一为大兴县。安国公府地处长安县管辖之内,出于原告就被告原则,确实应该向长安县去提告。至于说让白卫留下,那是因为唐律规定。只要是上告,无论原被告,都会暂时羁押。白敬远身为国相,无重大犯罪是不可以随便被提审。刚才所提到安国公府嫡长孙白毓秀,因是重臣之嫡孙,也特权保护范围内。所以,所谓被告人。就只能由大管家白卫暂代。 实话说,白卫虽是部曲奴仆出身,但宰相门前七品官,朝中一品大员见了他。都客客气气,因此他代替白家被收押,是绝对够分量。 而白敬远表态完毕,人群中竟有掌声响起。春荼蘼冷眼旁观。可以肯定说,若真有人陷害白家。此时一定会非常失望,因为它们第一招来势汹汹,却如一拳打棉花上。自家外祖父危机公关做得非常好,民众非但没有敌视安国公府,反而觉得此案中有重大隐情。虽然好奇心盛了,态度却还公正。 其实,仇富和仇官心理,古来有之,若弱势群体对上权贵之家,一般人都会偏向弱者,这也是人们同情心天性,谁还会考虑对富豪公平与否?你有钱,你有钱,你活该吃点亏。这种情况下,白敬远通过语言和神情举止,保持民意天平没有倾斜,已经相当不错了。 一边,白卫已经依言上前,带着吴非去见官。吴非似乎有些紧张,也非常意外,脸上泪痕犹,却又露出不知所措神情来,一个劲儿看向那名自称郑有为中年男子。可郑有为却向人群中退去,看来并没有跟去长安县衙打算。 场面一时比较乱,没人注意到他们,但躲门后春荼蘼却把此情此景看了个满眼。不用说,即便这姓郑不是主使,也必定是瓜牙,推手。 “小凤,去盯着那个郑有为。”春荼蘼悄声道“记着,跟得远点,提防他身后还有其他人。” 螳螂捕蝉、黄雀后,远远坠着,做后黄雀为好。对于小凤轻功,她很相信。 小凤嗯了声,瞬间就不见了踪影。春荼蘼见外面人渐渐散去,连忙从门后闪开,等外祖父和二舅舅进来。外祖父尚好,二舅舅却面白如纸,显然受了很大打击。 大舅舅白世玉没有子嗣留下,白毓秀虽是二房、非长子白世林所出,确是如假包换嫡长孙。他身份,对白家是很重要。所以,白敬远虽然面色平静,但眼神中充满疲惫,显然也为这个突如其来事件忧心。 “来人,把毓秀叫到大书房来。”白敬远吩咐下去,立即有人一溜烟跑去传人。 “荼蘼跟我来。”他又说,随后头也不回进了内院。 “父亲…”才书房坐定,白世林就叫了声,看样子有点乱方寸。 有什么办法?关心则乱。自己儿子遇到大事,他平时再怎么刻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