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8来访 (第3/4页)
嬷嬷应是准备了一番带着人去了内务府,过了一个时辰却又气冲冲的回来了,陈婕妤瞧着微顿,问道“怎么了,广储司里头不会连这些玩意儿都没有了吧。”她上个月想添几个装饰的前朝花瓢梅瓶,就被告知说没有。 “您料的没错,奴婢一去,那些人找都没找就说没有。”嬷嬷被冷遇,气的不轻“奴婢想着,若是连这些最普通的东西都没有,那广储司里头还有什么。” 陈婕妤皱眉,指着嬷嬷道:“你再去。”自己也站了起来“什么筛绢,素软的段子什么名贵给我要什么,我到要看看里面广储司里面到底有什么。”是不给她,还是没有?! “是!”嬷嬷应是而去,陈婕妤冷笑着等着,低头摸摸自己的肚子,在殿里头转着圈儿,过了一刻嬷嬷回来,依旧是摇着头,陈婕妤便怒着道“走,去找皇后娘娘评理去。”说着就出了门,一路掩面轻泣到正德宫里,见着皇后便就是一愣,哭着了起来“娘娘,您可要为妾身做主啊。”余光瞧着皇后。 皇后眉梢微挑,便又皱了起来:“你这怀了身子,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哭哭泣泣的若是伤着孩子可怎么是好。” “臣妾可不就是因为心疼他才会这样。”就擦着眼泪,将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臣妾也不过是想着给小皇子或是公主做几件夏裳,正巧臣妾那里没有了,就想着去内务府讨些来,可连跑了几次,也没有见着半块帕子,可不是欺着臣妾娘家没人嘛。” “胡说什么。”皇后一拍桌子“不过几匹布,你若是没有就来寻本宫讨,何必闹成这样还扯到娘家去了,你年纪也不小说起话来也不过过脑子。”一顿又道“你先回去,一会儿本宫着人给你送去。” 陈婕妤抽噎着想说什么,还是忍了的样子,擦着眼泪行礼退出去,刚走到半道上这边太后娘娘身边的女官就来传她,陈婕妤目光微顿,就转去了凤梧宫,一进去太后娘娘就笑着道:“好好的,这眼睛怎么红了,可是身子不适?” “不是。”陈婕妤摇摇头,小心看了眼太后娘娘“不知太后娘娘喧臣妾是为何事。” 太后娘娘就摇摇头,道:“也没有旁的事,就想看看你和腹中的孩子如何了,既是见着你好的很,旁的话就不必多说了。”一顿叫人抬了几匹布出来,或绢或绸的颜色也是不一“拿回去给孩子做几身衣裳,放在我这里也用不上,哀家这老不死的穿了也是浪费了。” 陈婕妤一听就跪了下来,正要开口,太后娘娘就不在意的摆着手道:“赶紧起来,你若是伤着孩子哀家可就成了罪人了。” 陈婕妤垂着头应是,带人抱着几匹布料回了秀安宫,她一会去身边的嬷嬷就心有余悸的道:“太后娘娘这是在敲打您?” “这点事就这么紧张,看来广储司里还真是不简单。”陈婕妤转目看着那几匹布,冷笑了一声… 蓉卿从太子府了出来,又拐去了宋国公府,将肖夫人的意思大约说了一遍,单夫人自是一脸的高兴…待蓉卿回去已是正午,卫进在二门口候着,蓉卿见着她就回头看了眼正傻笑着的明期,她忍了笑问卫进:“你怎么回来了,五爷呢。” “五爷说夫人今儿去肖府了,让小人回来看看。”卫进说的毕恭毕敬,觉察到明期火辣辣的眼神越发的不自在,蓉卿点着头,道“我没事,你回去记得盯着五爷用午膳。”一顿又道“再等下,从家里带些点心过去。” 卫进应是,就跟着蓉卿后面往内院走,身后就听到明期小声和卫进说话:“你早上怎么也没有吃饭,这会儿饿不饿,先吃几块点心垫一垫?” “不…不饿。”卫进小心的看了眼蓉卿,低声道“我真的不饿,你别叫奶奶瞧见了,说我们不懂规矩。” 明期不以为然,回道:“我们是定亲的,你怕什么。”一顿看着蓉卿回道“奶奶,奴婢陪着卫侍卫去厨房拿点心吧,奴婢知道王爷爱吃什么。” 蓉卿哪里不知道明期的心思,笑着点头道:“好啊。”一顿又道“也给卫进带一些。” 明期笑弯了眉眼点头不叠,有用手肘拐着卫进:“我说的没错,你没事别往奶奶泼脏水,我们奶奶才不是这样小气的。” 卫进大囧不断去看蓉卿,生怕被她听见。 蓉卿笑着摇头回了房里,中午吃了饭睡了一刻,又坐了车去了大府里,齐老太君也刚起,正由朱mama服侍着喝茶,见着蓉卿她笑着道:“怎么想到下午来我这里,我当你今儿不来了呢。” “哪能不来,我两日不见您可就想的很。”蓉卿笑着挨着齐老太君坐下,撒着娇“瞧着您今儿气色好,可是有什么喜事?” 齐老太君就拍了她的手,笑道:“哪有什么喜事。”一顿问道“你今儿出门去了?” 蓉卿点着头,也不瞒齐老太君就一五一十的说了上午的行踪,道:“…您不会怪我不帮着逸meimei,却胳膊肘向外拐吧?”齐老太君无奈的看着她,笑道“我怪你作甚,这婚事要两家都有意才算是美事,一方不愿意,咱们总也不能强求人家,再说,武进伯和宋国公这门姻亲也不算白结的,你做的很好。” 齐老太君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我就怕五婶那边…”蓉卿说着垂着头“毕竟逸meimei到现在还没有着落。” 齐老太君就接了话,不以为然道:“你别管她怎么想,自己做自己的事。”一顿道“说起来,前几日江阴侯府请了刘夫人上门来为你逸meimei说亲事。”蓉卿听着一喜,问道“说的是哪家?” 太夫人就皱着眉头想了想,有些记不清的样子,这边朱mama就笑着解释道:“是江阴侯的一个旁枝,公子去年刚中了举人,如今在国子监读书,说是自小养在江阴侯膝下,识礼稳重!” 蓉卿听着心里就咯噔一声,小心的问道:“是不是今年十六岁,家境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