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一枪_朝令七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朝令七改 (第2/4页)

   一家大小来吃个饱的、跟三五好友来小酌的、跑江湖的、干一整天活的、寥落不得志的、当官发财得意的,全在这儿,各据一桌,或各占一座,聊天的聊天,充饥的充饥,醉翁之意的醉翁之意。

    人多极了。

    几乎客满。

    ——如此兴旺发达,岂能联想到万民疾苦、边疆告急?!

    王小石一上楼,见到一个手里拿着个鸟笼的相师就问:“你喝的是什么茶?”

    相师想也不想,即答:“检查。”

    王小石立刻就上二楼。

    因为那是一句暗号。

    (王小石问:“点子在不在上面?”对方答:“在。”)

    在——他就上去。

    上了二楼。

    一上二楼,他就问那个不住打喷嚏的店伙:“山有好树,就有好水;一家好酒楼要用什么方法才能留得住永久的客人?”

    店伙答:“终生名菜。”

    王小石听罢,即上三楼。

    因为那也是一句暗号。

    (王小石问:“一切行动都照常吗?”对方答:“照样。”)

    于是他上了三楼,到了北四房。

    房前站了两个人,腰系蟒鞭,背插金鞭,目含厉光,站在那儿,就像两座门神,一看便知是曾经着意打扮,其中一人,不知怎的,王小石觉得有些眼熟。

    三楼都是为贵宾而设的厅房,虽人客满,但人客都在房里,反而很觉清静。

    王小石一步上楼来,那两人完全不动、不看、不回头,但王小石却感觉到他们已在留意着自己。

    他毫不犹豫地就走了过去。

    直走向北三房。

    还走过了北三房。

    到了北四房。

    他施施然经过那两人身前。

    走进了第五房。

    王小石一掀开帘子走了进去,在那一房人的诧异与询问声中,他已冲了进去。他不等傅宗书的掷杯为号,已一脚踢破两房相隔的木板墙,墙倒桌翻,王小石就看见四房里有两个人正离桌而起。

    其中一人,紫膛国字脸,五绺长髯如铁,不怒而成,惊而镇定,正是傅宗书。

    另一人,深目浓眉,脸透赤色,仓惶而起。

    座上还有几个人,但王小石一眼望去,只看见这两人。

    王小石冲了过去。

    那人大喝一声:“拿下!”

    有三个人已欺近王小石,另外一人已护在那人身前。

    那三名逼近王小石的人,一人施展“擒拿手”要制住王小石的攻势,一人举藤盾要拦住王小石的刀光,一人以扫堂腿、拦江网猛攻王小石的下盘。

    这三人的攻势,王小石绝不是应付不了。

    不过,如果他要应付这三人的攻势,他的攻势就免不了要一缓。

    他不想缓。

    他不能缓。

    他发出了刀和剑。

    空手发出隔空相思刀、凌空销魂剑。

    这三人立刻倒下了两人。

    可是王小石背部也受重击。

    他的血涌在喉间,但还没有溢出唇边,他已冲近诸葛先生身前。

    诸葛先生身前的那名侍卫立即出刀。

    一出刀,刀就断成七截。

    七截刀分七个部位激射向王小石。

    ——原来那不是刀,而是暗器!

    王小石拔刀。

    刀光惊艳般地亮起,一如流星自长空划过。

    七截断刀,自七个方向射出。

    有人闷哼,有人哀号,有人自血光中倒了下来。

    刚才三人中剩下的一人,和护在诸葛先生面前的高手,一前一后,夹击王小石。

    这时,诸葛先生已跃到了窗前,准备跳下去——一落大街,要杀他就难若登天了。

    王小石双袖忽然一卷,把一前一后两名敌手都卷飞出去,撞向诸葛先生!

    ——如果诸葛先生这时跳下去,就一定给这两人砸个正着,以这种猛势,只怕非死亦得重伤不可!

    诸葛先生忽如游鱼般一溜,避过窗口,背贴板墙。那两名高手不及半声呼叫,已自窗口掉落街心。

    王小石身形展动,已到了诸葛先生身前。

    他只求速杀诸葛。

    就在这时,他的胸际又着了一击。

    重击。

    他闷哼一声,那一刀像一记无意的顾盼、刻意的雷殛,直劈诸葛先生。

    刀光如深深的恨,浅浅的梦,又似岁月的泪痕。

    诸葛先生忽然尖啸起来。

    遽然之间,他只一举手、一投足间,王小石那一刀就不知怎的,给一种完全无法抗拒的大力,转移了并空发了那一刀。

    那一刀虽然空发,但刀势依然击落在诸葛先生身上。

    诸葛先生大喝一声,身后的墙轰然而塌,他已退身到北三房里。

    这时,那两名给王小石推出窗外的高于,这时才“嘭嘭”二声落到地面。街外传来惊呼。王小石跟进北三房。

    北三房杯碎碗裂,有人惊呼,有人摔跌。

    王小石什么都看不见。

    他看不见其他的人。

    他看不见杯,看不见碗,看不见酒,看不见桌,看不见椅,甚至连墙都看不见。

    他只看见一个人。

    诸葛先生。

    ——他要杀他。

    ——非杀不可。

    他拔剑。

    他拔剑的时候,前面迎过来、后面追过来、左右包抄过来的至少有七个人向他发出了攻袭。

    狠命的攻袭。

    但当他拔出了剑的时候,那七人都已倒了下去,就只剩下了剑光。

    那三分惊艳、三分潇洒、三分惆怅和一分不可一世的剑光。

    那一剑的意境,无法用语言、用图画、用文字去形容,既不是快,亦不是奇,也不是绝,更不只是优美。

    而是一种只应天上有、不应世间有的剑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