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少帝纪 (第18/18页)
礼遇。现今我国威远扬,令天下为之归心。不管中原还是边疆,都将统一。吕兴率先归附王朝,率交阝止郡的官吏民众稽首称臣,又不远万里上书表达诚意,请求为朝廷治理边远之地,对如此忠义的行动,应该给予特别的优待,既使吕兴等人感到高兴,也能给他人以鼓舞。因此我决定任吕兴为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南中大将军,定安县侯。遇事可自行决策,先行后奏的权力。”朝廷的任命文书尚未传到交阝止,吕兴已被手下人杀死。 十月初一,皇帝下诏说:“古代贤明的君主能够平定战乱,造福百姓,开创宏业稳定江山。文治武功虽是不同的方面,但皆可成就功业。他们有的能手执兵器亲自征讨叛臣逆子,有的能统率大军抵御强暴的侵犯;至于造福于民,总是先创办文教,教给民众礼仪,除非不得已才动用武力,其盛德在这些方面都是相同的。汉末之际天下大乱,九州分崩,刘备、孙权又乘机作乱。我朝武、文、明三位先帝为了平定战乱,一天到晚忙不过来,遂使贼寇长时间里不能剿灭。今幸赖先帝神灵的保佑,相国大将军的勇猛,我王朝大军得以征讨四方,平定巴蜀。近年来江东孙权政权日益衰败,由于西蜀已经灭亡,他们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交阝止、越州、荆州、扬州等地的官吏百姓纷纷归附我朝。又有交阝止吴将吕兴带领三郡万里归命,武陵邑侯相严联络五县归降我朝,豫章庐陵山民举众叛吴,以助北将军作为他们首领的称号。加上东吴国内孙休病死,主帅易人,面对危局,上下各思其保。伪将施绩,本是东吴的名臣,却遭众人猜忌,处境很是危险。如今的东吴政权,可称是众叛亲离,人心惶惶,自古至今,没见过哪个国家有如此明显的亡国之兆。倘若我大军出师征讨,南抵江汉,东吴都城一带的百姓也会扶老携幼迎接王师,这也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大军出师远征,毕竟劳民伤财,不如对东吴政权告以威德,示以仁信,使他们明白归附王朝和避免交战的好处。朝中相国参军事徐绍、水曹掾孙。。,都是当年寿春战役中被俘吴将,徐绍本是东吴南陵督,很有军事政治才干;孙。。是孙权的同宗,为人处事以忠良著称。现在我决定派徐绍为特使、孙。。为副使南返,其使命是宣扬我魏王朝的威德,将我们的建议告诉东吴君臣,以事实促使他们认清形势。若是他们能觉悟过来,我们可以不动干戈。对重大决策深思熟虑,为古今用兵之道。特任命徐绍兼散骑常侍,加奉车都尉,封都亭侯。孙。。兼给事黄门侍郎,赐爵关内侯。二人身边的妻妾及家人,留走悉听自便。完成任务后二人也不必回来了,以此显示国恩,并表示对二位使者的信任。”二十日,皇帝诏命抚军大将军新昌乡侯司马炎为晋王世子。这一年,朝廷撤销各地的屯田行政机构,罢免屯田官改任相应的职务。原任典农都改为太守,诸典农都尉皆为县令、长。又在蜀地劝募移民迁往内地,由官府供给两年的生活用粮,并在二十年内不征赋税。安弥、福禄等县都上报有嘉禾生长于田中。 咸熙二年(265)二月十九日,朐月忍县得到灵龟,进献给朝廷,灵龟收归于相国府。二十五日,天子追念虎贲张修当初在成都驰马至诸军营中报告钟会谋反的消息而献身,为褒奖烈士,特赐张修的弟弟张倚为关内侯。四月,南深泽县报天降甘露。东吴特遣使臣纪陟、弘趚来魏王朝求和。五月,皇帝下诏说:“相国晋王大展神思妙运,德溢四海。统兵征伐,则威德震撼边疆;推行王教,则以礼仪传播国土内外。对于江东孙吴政权,他不忍让众多的士兵百姓死于战火,故而谋求用和平手法来解决问题。在他的武力威慑和仁德感召下,孙吴政权已有归附之意。遣特使进献宝物,正是他们这种打算的具体表示。而晋王谦让之至,对东吴所献礼品登记入簿,全送交给我。这并不是安慰孙皓来归附,遵从孙皓的本来愿望的好白话二十四史办法。对于孙皓进贡来的礼品,我决定都赐给晋王,这样才符合古人的尊贤之义。”晋王极力辞谢,方才作罢。于是皇帝特许晋王戴只有皇帝戴的前后有十二根玉串的冠冕,使用天子的旗帜,出入有御林军沿途警卫并禁止路人通行,乘坐皇帝专用的六匹马拉的金根车,后面跟随配以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五辆从车。又特许晋王出行时有羽林骑兵开道,宫殿中设置悬挂钟磬的木架,可以演奏皇宫中的八佾乐舞。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子、王女、王孙爵号照旧。三十日,大赦天下。八月九日,晋王、相国司马昭死去。十日,晋太子司马炎继承王位,统领百官,独揽朝政。是月,襄武县报称有异人出现,高三丈有余,脚迹长三尺二寸,白发,着黄衣黄巾,拄拐。他喊来乡民王始,对他说:“现在天下太平了。”九月十四日,大赦天下。十月六日,任命司徒何曾为晋丞相。十一日,任命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征东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二十三日,为晋文王举行葬礼。闰月,西域康居、大宛来朝进献名马,都归于相国府,以表彰司马相国怀柔万国的不朽功勋。十二月十三日,曹魏王朝的天禄永远地结束了。朝政转到了司马氏手中,称晋王朝,魏元帝曹奂诏令群臣商议在京都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又派遣特使捧着皇帝的玉玺、绶带和诏书正式禅位于晋嗣王,如同当初汉献帝禅位给曹氏皇帝一般。十五日,晋武帝派人给前魏元帝曹奂送去文书,把他迁置到金墉城居住,后来,又改驻邺城,最终他病死在那里。曹奂禅让帝位那年,正好二十岁。 评曰:古人以天下为公,贤士方能被推为帝王人君。后来的帝王把江山视为一家所有,故而把皇位世代相传,让自己的儿子来承嗣。若赶上帝王没有嫡子,便在同宗近支中选择贤明有德者来继承王位,像汉代的文帝、宣帝都是如此。这样做也没有改变正常的传位原则。明帝既然无嫡子可立,而又情系自己所爱之人,乃在宗族中抱养婴儿,传与江山社稷之大任。但他所托付的辅佐之臣不专,异姓宗族占了上风以致终于使曹爽被诛、齐王被废。高贵乡公聪明好学,大器早成,喜欢探讨经典大义,似有文帝之风采;然而他处事沉着冷静不够,往往冲动行事,终于引来大祸。陈留王在位期间明哲保身,做了个老实皇帝,一切朝政大权统统交给司马昭来掌管,最后又效仿汉献帝禅位曹丕的先例,把江山社稷拱手送给司马家族。他因此也被封为藩国之王,以宾客的身份生活在晋朝,不过比起汉献帝禅位后仅被封为山阳公,他所受的待遇还算是大大提高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