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商人 (第3/4页)
载略一颔首,也走了开去。 “怎么了?”四处无人,跃问载。 “次兄,”载皱着眉头,道:“伐工方之事,我不想去。” 跃明白过来。 工方位于王畿东南面,是一个蕞尔小国。去年伐羌方时,商王曾令工伯一道出师,工伯拒绝,不但如此,岁末的进贡也少了大半。商王恼怒,就打算开春之后讨伐工方。 工方地域不大,攻打没什么难度,商王并不打算亲自上阵。要是往常,商王会把这样容易立功的事交给王子弓,让他锻炼一下威信。可是这一回,商王却令载率师,全然不提王子弓。 这事,载的母亲妇妌曾极力促成,跃是知晓的。年幼的王子出征,最有资历的小王却被派去督造庙宫,即便外人看了也觉得别扭。 “为何不去?”跃问。 “兄长的东西,我不能要。”载低低道“传出去,我成了什么人。” 跃看着他,心中一阵欣慰。 “此事乃父亲之命,你不愿去,该与父亲去提。”他想了想,对载说。 “早提了。”载苦恼地说:“次兄知道父亲如今脾性,什么也说不得。” 跃无奈地笑:“如此,只怕我也无法。” 载面上一阵失望。 “回去吧。”跃拍拍他的肩头,正容道“父亲那边我会再想些办法;你既然定下了出征,也须好好准备,不可误了正事。” 载望着跃,似乎想说什么,动动嘴唇。 “知晓了。”他闷闷道,向跃一礼,转身离开。 跃立在原地,想起前些日子凡尹来找自己的情形,联系起与王子弓的谈话和商王的种种举动,不禁凝眉沉思。 “可惜呢。”这时,一个声音传入耳中,跃回头,却见少雀从树丛中踱了出来。他看着载的身影,轻轻叹口气“他到底是妇妌的儿子。” 跃看看他,唇边无言地勾起一抹苦笑。 早春的天气时晴时雨,莘国来的众人已经在路上行走了整整一个月。 牛车实在走得不快,道路也常常因为下雨变得泥泞,耽搁了许多时间。小臣和庶从之人常常出行,不觉得有什么,有莘的女子们却从未吃过这样的苦,个个都变得黑瘦了许多。 罂终于知道为什么妇妸还没走到莘国就去世了。这一个月里面,她感冒了两回,又兼歇宿环境太差,脸上连续多日挂着黑眼圈。出游看风景的兴致早已烟消云散,她已经不记得自己上次换衣服是什么时候,低头就能闻到身上汗腻的臭气。 不过路途上也并非全是烦闷之事。羌丁又交到了几个羌人朋友,比在莘国的时候活泼了许多;而莘国的女子们爱唱歌,时常能听到她们一路相和吟唱,很是悦耳;罂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歇息之时,女子们就围在她身旁听她谈天说地,有时连小臣驺也凑过来偷听。 “睢罂知道得可真多!”一名叫芮的莘女羡慕地说。 “就是,我叔父去过鬼方,可他都不曾跟我说过什么神灯。”另一名叫千的莘女说。 羌丁则自豪非常:“罂什么都知道,她还知道东海龙宫。” “东海龙宫?”众女子露出更加好奇地神色。 罂讪笑。 当众人终于看到了黄河的时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沿河往东,再行三十里就是王畿,睢国亦指日可待。”小臣驺如释重负,笑呵呵地对罂说。 这话不假,靠近王畿,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而再往前走一些,众人甚至不必再到野外歇息,因为路边已经有了供来往之人歇息的羁舍。当莘国的人们露出钦慕的表情,小臣驺更是得意。 “这是天子下令新造的呢。”他滔滔不绝“王畿三百里之内,往来之人皆可入羁舍食宿。” 有莘众人恍然大悟,罂听着小臣驺的介绍,也随着众人打量这羁舍。只见房子不算大,却收拾得干净,里面有些简单的草席案台。莘国众人占了半间屋子,负责招待的羁人忙得不亦乐乎。而进来歇息的行人不少,罂朝旁边看去,丈余外的一张案席上就坐了几个人,看样子,似乎是大邑商出来贩货的殷人。 王畿天气温暖,这些殷人因为赶路,已经穿上了单衣。他们的装束与莘国也很不一样,衣服并不宽大,显得身形结实精干。 好不容易坐定下来,莘国众人兴致颇高,开始谈论起路途上的趣事来。 “羁人。”小臣驺饶有兴味地问正在斟水的羁人:“近来王畿可有新鲜事?” “新鲜事么…”羁人笑道:“倒是有一件,只不知确否。” “何事?” 羁人看看旁边,低头对他们说:“我听说,宫里的王子载不见了哩。” “王子载?”小臣驺想了想:“不就是妇妌之子?” “正是。” “怎不见了?” “我也不知,只听说他突然不见了,大邑商里都翻了个遍。” 小臣驺还想再问,莘国小臣笑道:“理他做甚!王子载想必是去哪处别宫玩耍又忘了告知妇妌哩。那般贵人,小臣簇拥,丢不得。” 小臣驺笑笑:“此言甚是。”说罢,转而谈论其他话题。 “睢罂。” 罂正听着他们说话,忽然听到有人唤她。转头,原来是芮和千坐了过来。她们是那些莘女里面与罂相处得最好的,一个月下来,互相之间已经熟知了不少。 “听说你不与我等一道去大邑商?”芮问。 罂笑笑,摇头:“不去呢。”方才在羁舍门前,小臣驺已经跟她说过这事。王畿就在前方,莘人往东入大邑商,睢人往北去睢国,两队人马要分道扬镳。 芮和千相视一眼,皆露出失望之色。 “还以为我等可聚作一处…”千惋惜地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